APP下载

张爱玲在香港

2019-11-01李欧梵著卢冶译

南方文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车张爱玲上海

李欧梵著 卢冶译

【1941年12月25日】

日军占领香港

再也不会跟从前一样了,她想。

张爱玲(1920—1995)在自传体英文小说《易经》(The Book of Change)中写道:

忽然间她被一束强光迎头摄住,在这乳黄色、有着球形立柱的小小门廊里,她从头到脚都浸润在光雾之中。过了一会儿她才发觉,这是海那头射过来的探照灯。她一动也不动,立在这光的神龛里……在黑暗中她无声地轻笑,身体仍被笼在光中。再也不会跟从前一样了,她想。

时间来到1941年底的香港,其时,张爱玲已被香港大学录取。二十余年后回首,她以如是抒情口吻写下这梦幻时刻,恰如詹姆斯·乔伊斯式的“顿悟”(epiphany)般,预见了她此后的写作生涯。那“探照灯”仿佛是预示日军即将入侵、并在那一年圣诞节占领香港的不祥信号。两年之后,张爱玲果真在上海这座她所热爱的城市闪亮登场,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一颗文学新星于焉诞生。

如果张爱玲没有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求学,她会从事别的职业吗?很可能不会:创作的种子早在她童年时期的上海就已播下。香港经验对她而言之所以重要,在于标志着她的人生转捩点,为她的创作增添了崭新的“超出传统的”(extra-traditional)维度。若无此番经历,她不可能写出《倾城之恋》(1943),也表现不出《烬余录》(1944)中那种心理与道德上的强度。前者是她最令人难忘的两部中篇小说之一,而后者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体裁的壓卷之作。假若张爱玲在文学上再无所出,仅这两部作品,也足以奠定她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地位了。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小说还是现实中,香港的三年时光(1939年夏至1942年夏)标志着张爱玲的成长过渡期。她因目睹“战争的残酷和人类无谓的执着”,在返回故乡上海之前已然脱胎换骨。兴许她是带着“浪女”回归之感,把自己的小说热情奉献给心爱的故乡读者,其中部分作品的叙述背景正是香港。香港的暂居经验,显然令她的创造力有如泉涌。归返上海前两年(1943—1944),她写出十余篇短篇小说和数量相当的散文。1944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上市后四天即告售罄,同年稍晚面世的散文集也同样畅销。正如王德威所言:“对历史和人类命运中意外事件的惶然一瞥,从此成为张爱玲写作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为此,香港具有了一个形而上的维度,易与常、个人欲望与社会命运,在这座城市中反复无端地交错相杂。”

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1943)和《沉香屑:第二炉香》(1943)均以香港为背景,因其中杂处着英国人、中葡混血儿和印度人而充满了异国奇风,与她此前笔下的上海大相径庭。表面上看,小说的场景充满了南洋浪漫的异域元素。第一个故事里的高级妓院是香港的替代,这一座被野花包围着的白色山顶别墅,成为展现年轻女主人公——一个来自上海的纯真少女——自愿被诱惑与堕落过程而设置的诱人背景。第二个故事中,性压抑的女主人公——一个生活在这座小岛上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女性——在新婚之夜遭遇了精神创伤。如果这两篇小说一开始是用英文写就(张氏后来流寓美国时即用英语写作),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毛姆(W.Somerset Maugham,1874—1965)的作品。而当我们将这两篇小说与毛姆的《面纱》(The Painted Veil,1941)——一部以香港和虚构的中国南方小镇为背景、关于通奸和救赎的故事——相比较时,便会发现,比起毛姆笔下英国殖民者面对中国人所表现优越感十足的刻画,张爱玲的描述更为可靠,也更加富于情感的真实性。

张氏未完成的小说《连环套》(1944),是其香港故事的另一典型,背景为更早期的香港,描述一个底层中国妇女和她相继委身的四个丈夫/情人动荡不安的生活。她先后同一个印度人、两个中国人和一个英国人生养了五个孩子。作品向香港的底层居民投以极为罕见的一瞥,他们的生活围绕着西环和中环西部人口密集区域,那里是印度和中国商人、鱼贩子和仆役们的聚居地。我们可以跟随女主人公霓喜的脚步穿街走巷,逼仄狭窄的石子街两旁商店林立,“来往的都是些短打的黑衣人;穷人是黑色的”。一个在此开设绸缎店的印度富商,买下十四岁的霓喜,但始终未正式娶她为妻。霓喜为了生活自此周旋在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身上,像是一个个的连环套。尽管张爱玲公开承认,她在小说中着意呈现的是一个上海人眼中的香港——亦即带着一点东方主义(和自我东方化的)味道,然而这并非完全出于她的想象而已。

大学时期张爱玲居住在香港大学女生宿舍“梅舍”。港大校园不仅是张氏小说《茉莉香片》(1943)和散文《烬余录》的核心背景,也是前述《易经》中“探照灯”事件的发生地。它坐落在俯瞰中国商圈的薄扶林道中段,山顶的那些豪宅住着香港的高级官员及其家眷。年轻的爱玲拿着奖学金在一所香港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因而享受着特权地位,和在山下生活的绝大多数本地中国居民有着隔阂。也许偶然的涉足中国人居住区,并未给她留下好印象,她的日常用语是英语,而非本地人说的广东话。老师们是英国人,同学则大多来自香港、印度、马来亚和新加坡的上层富户。其中一位名为法提玛·摩西甸(Fatima Muheeden),又名炎樱(1920—1977)的中国、斯里兰卡混血女性成为她的终生密友,增订版《传奇》的封面设计者就是炎樱,张氏文中不时提起她。尽管事实上她无论与哪个群体都相对疏离,但作为在一个香港精英学校中备受呵护的学生,她的生活享受着某种程度上的舒适和稳定,直到战争及日军的入侵猝然夺走了这一切。

如前所述,战争的恐怖和暴行给了张爱玲创作《烬余录》的灵感,此文生动地描述了她的同学们对于这场战争是如何毫无防备心。直到日军的枪炮在他们脚下炸响之前,有人还在忧虑晚餐时的穿着,有人(即炎樱)正准备到城里去看“五彩卡通电影”。文中作者绘制了废弃的街道上一辆空电车茕茕孑立的奇景。时光仿佛在蒙太奇式的断片中瞬间凝滞:“一辆空电车停在街心,电车外面,淡淡的太阳,电车里面,也是太阳——单只这电车便有一种原始的荒凉。”这是“探照灯”之外,让一个年轻女孩成长的另一个天启般的时刻。冰冷的超现实主义语调,与同时期的另一篇散文《公寓生活记趣》(1943)中对上海电车的温情描述形成强烈对比。张氏声称,她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于她而言,深夜里电车回厂的声音,“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

张爱玲香港故事中的另一个地标是浅水湾饭店。它曾经坐落于港岛南岸,今已不存;旧址上盖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高级公寓,顶层的露台饭店里怀旧式的吊扇装饰和英式风格的家具,历历在目引人追念小说《倾城之恋》中的情状。

小说图景分为两幕,第一幕在上海。在那里,白流苏——一个离了婚、受困于传统大家庭的上海女人,遇到了从英国归来的花花公子范柳原。范邀请她去香港相会。随着场景的转移,故事也开启了新的征程。一个新的世界骤然开始,旧的规矩不复存在,她被迫扮演一个纵情声色的离婚女人,和她那位风流成性的追求者棋逢对手,就像在拍摄一部怪诞的好莱坞喜剧片或歌舞片。浅水湾饭店正是上演风流韵事的绝佳地点。置身于新的环境中,白流苏感到自己获得了解放,人生第一次能够追寻自己的身份,掌控自己的命运。显然,将小小的悲剧化作喜剧需要香港这样具有异域色彩的土地。如果范柳原和白流苏仍在上海,他们的罗曼史将永无机缘开花结果。故事结尾,叙述者嘲弄地点评道,正是战争和成千上万人的死亡,成全了女主人公的幸福结局。的确,正是这一时间(一场战争)和空间(香港)的绝妙勾连使得平凡化为非凡,历史成为传奇。

根据张爱玲的回忆,她是在1941年香港大学暑假期间,去浅水湾饭店探望母亲时首次听到一对男女的情事八卦。他们是张母的麻将牌友,女子在打牌中的母亲身后眉目传情,将男人钓上钩,接着两人便相爱并同居了。是据这段流言,她织就了一个精湛的浪漫故事。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人从上海来到香港究竟意欲何为,难道仅仅是为了逃避战争?1941年的上海还没有被日军占领,1943年前上海租界一直是一座未受影响的“孤岛”。除了陪伴女儿这个借口,张爱玲的母亲到香港做什么?实际上,张爱玲很少见到母亲,即使见面也往往充满剑拔弩张的气氛。随着《易经》(2010)和《小团圆》(2009)的出版,这对母女的關系也以其更丰富的面貌昭示于众。在张爱玲早期的作品中几乎视母亲为偶像。是她为这个乳名唤作“煐”的女儿起了“Eileen”的英文名字,并以其发音取中文名“爱玲”。张母是一位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与保守传统的丈夫顽强对峙,终至离婚。如果说,张爱玲身上与专制的父亲相反的一切都来自她的母亲,那么在香港,情况就全变了。她后来的小说中所揭露的母亲是“刻薄,任性,放荡”,一个为了获得安全感和经济支持,不惜走马灯似的大换英国情人的彷徨无助女人,她甚至在牌桌上挥霍掉女儿的奖学金。她那上流社会的生活姿态,不过是伪善和颓废的面具。曾几何时,她的女儿以写作的方式虚构性地重返彼时彼地,向她不再崇拜的母亲索取宿债。

简而言之,张爱玲的香港故事,呈现了奢华与衰颓、浪漫迷魅和精神堕落并置的复杂图景。这个岛屿,为张爱玲眼中深受传统制约的上海中国人,提供了一面扭曲的镜子;相对于所扎根的上海,香港成了她的自我“他者”。多年之后的1952年,当她被迫离开上海时,她别无选择再次前往香港,并以之为试图开启新文学生涯的临时基地,尔后再移居美国。可以说,是香港,才令她后来的文学写作成为可能。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卢冶,辽宁大学)

猜你喜欢

电车张爱玲上海
欢乐上海迪士尼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
由电车引出的故事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电车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