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共携手,书写伟大复兴

2019-11-01

现代苏州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人情味洗衣服邻里

【李珊,湖东社工委党群办工作人员,85后的她奋战在社区工作的一线,她用笔记录着园区的变迁和发展。】

老一辈最喜欢和孩子们讲“过去的事”,李珊的家人也不例外。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奶奶看着举国欢庆的电视画面,跟李珊喃喃自语着:“现在真的盛世啊!生活真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又方便又舒心,回想起以前啊……”

在李珊奶奶的少女时代,大家还是穿着布衣裳,颜色单调,款式单一,吃的粮食、豆制品、猪肉等,要凭票限量购买,一辆自行车是让人羡慕的交通工具,全家老老小小住在小小的平房里,不仅光线不足,还拥挤狭窄。除了过年,平时没有新衣穿,更不要谈什么水果、饮料、零食吃了,洗衣用搓衣板,既费力,又费衣,大冬天的洗衣服更是堪比打仗。

如今,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随时随地买到各式各样的衣服,现代时尚、色彩缤纷,想吃什么都能在市场上买到,不愿意出门的话,在家点个外卖也能吃到所有想吃的东西。住的楼房,既宽敞又明亮,周边的环境还美如画。洗衣服也有全自动洗衣机代劳,何止洗衣服,基本上大多数家务都能靠着智能家居代劳,连窗帘都不用伸手去拉了,大家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可谓是从沉寂单调到丰富多彩!

爱上这里的人情味

作为一个85后,李珊一出生就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比起奶奶辈工作为了生存,我们这一代更注重工作的价值和意义。2015年,我辞掉了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来到了已富有盛名的园区,加入了湖东社工委的大家庭。

刚来园区,给李珊的第一印象便是“整洁”。邻里中心取代了李珊曾经熟悉的大街小巷商贩,“脏乱差”不见了,但“人情味”还在。说起邻里中心,李珊称自己因为工作原因也做了些功课,“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时,就有规定——中方可以有选择地引进或借鉴新加坡成功的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经验,而源自新加坡的邻里中心就是一个典型,1998年5月,全国第一家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开业,服务半径1.5公里之内的居民’,解决居民的‘开门七件事’。”

如今的园区已经有18个邻里中心。现在的周末,李珊会和老公会带孩子去邻里中心的宝宝屋,奶奶去邻里中心菜场买菜,爷爷可能就在邻里中心的图书馆看看书,一个空间可以容纳一家人的闲暇时光,共处的同时享有私人空间,这是更有人情味的“人情味”。李珊表示,在园区生活的越久,越能够感受园区的独特。

做一个快乐的社工,触及城市的灵魂

邻里中心让李珊在不经意的时间流转中,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物理空间,而社工这份工作帮她触及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有时候,我感觉我们社区工作者像极了各怀绝技的‘超级英雄’,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琐碎和不琐碎的事情,遇见许许多多的人,处理许许多多的事。人们常说,社工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在小区里的日日夜夜,有太多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在经历这些的同时也在经历我自己的成长。朋友圈的微信运动计步可能出错,但青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李珊说:“来园区四年了,我希望我接下来的人生可以绑定在这片土地上。在社工委宣传岗位上,我有幸从园区建设的受益者变成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用笔记录园区未来的变迁,书写园区日后的辉煌,发掘社区里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故事或许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当微光与微光相遇,当每一个故事汇聚在一起,定会照亮世界,温暖他人。”

猜你喜欢

人情味洗衣服邻里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洗衣服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人情味
帮妈妈洗衣服
拒绝洗衣服的母亲
华住酒店集团:有“人情味”的IT微创新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
人情味与人情风
养猪致富不忘乡亲邻里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