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9-11-01陈晓昱黄玉成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7期
关键词:激光治疗瘢痕例数

梁 艳,陈晓昱,黄玉成

(1.郑州人民医院 整形外科,河南 郑州,450000;2.郑州人民医院 医学美容中心,河南 郑州,450000)

机体受创后,组织在修复、愈合过程中出现过度增生,即产生增生性瘢痕,常伴随疼痛、瘙痒等症状,且影响美观,给患者增加较大的心理压力[1]。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激光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十余种激光被应用于瘢痕的治疗,其中CO2点阵激光广泛应用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2],但目前对于其创面修复、术后疗效评估等的前瞻性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将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应用于我院增生性瘢痕患者的治疗中,并观察其预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5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①创伤、手术、烧伤、痤疮等形成的瘢痕;②瘢痕病程2个月以上,且无瘢痕破溃;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④接受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②6个月内接受过放射治疗、瘢痕注射;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周围存在感染。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清洁、消毒皮肤,醋酸曲安奈德(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mL;国药准字:H33020762)在瘢痕组织内注射,注射避免过深,以瘢痕组织颜色变白、轻微隆起为止,注射1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

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前降瘢痕区域彻底清洁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保鲜膜覆盖90min,皮肤出现麻木感后开始治疗。设备采用国产科英CO2点阵激光;参数设置:SCAAR FX模式,能量120~200mJ/cm2,密度5%~10%,频率250Hz;UP模式,能量150~175mJ/cm2,频率40~60Hz;Active FX模式,能量120~200mJ/cm2,频率40~60Hz,CPG光斑图形3,3~5mm;DEEP FX模式:能量12.5~20mJ/cm2,密度5%~10%。对于色泽不均匀、凹凸不平、面积较大的瘢痕,首先采用UP模式,对凹陷或凸起区域周边瘢痕组织间断性汽化,至真皮乳头层深,直至由凹凸不平区域变为平滑过渡区域;采用Active FX模式以及SCAAR FX模式,密度与能量根据瘢痕情况调整设置,对于较严重的增生性瘢痕加大治疗强度,待瘢痕恢复平坦、颜色变淡后,采用Active FX模式结合UP模式、DEEP FX模式治疗。激光治疗后,烧伤湿润膏涂抹于创面,每隔6h涂抹一次,直到创面结痂脱落。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n=26)

表2 治疗效果(n=26)

1.3 指标评估

1.3.1 治疗效果[3]治愈:经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显效:经治疗后,皮损恢复70%以上;有效:经治疗后,皮损恢复30~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温哥华瘢痕量表(VSS)[4]采用 VSS量表,从色泽、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四个方面评价瘢痕情况,评分范围0~15分,分值越高表面瘢痕越严重。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后VS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专业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SS评分比较((±s,分)n=26)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SS评分比较((±s,分)n=26)

图1 治疗前

图2 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3个月后

图3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3个月后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2例患者治疗后瘢痕表面产生水疱,水疱破裂后出现创面,换药治疗后1周内创面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瘢痕加重或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

2.4 典型案例见图1-3

3 讨论

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必然结果,但过度愈合过程中可能产生病理性瘢痕[5]。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外基质胶原的降解与合成失调,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共同构成病理性瘢痕增生的生物学基础[6]。

增生性瘢痕是病理性瘢痕的一种,在严重的创伤、烧伤患者中较为多见,增生期瘢痕处毛细血管扩张、色泽深红,稳定期瘢痕质地、色泽、血管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7],但多数仍存在瘢痕挛缩、弹性差、质地硬等症状,严重影响功能与外观[8]。基于此,临床治疗重点在于消除痒痛症状,改善瘢痕质地,促进瘢痕组织稳定成熟。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机制为抑制瘢痕血液循环以及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激光照射处局部温度升高,热效应促进胶原纤维蛋白质溶解断裂、随机组合,促进胶原重建[9~10]。另外,激光刺激炎症反应,加速成纤维细胞凋亡、促进释放胶原酶也是其可能机制[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V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付学锋等[12]的研究一致,提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是一种剥脱类激光,利用局灶性光热作用,对瘢痕作用时形成矩阵状排列的微热损伤,启动皮肤修复程序,促进皮肤全层重建再生[13]。剥脱类激光热损伤的穿透力深,可引起较强的重塑反应,选择性光热作用产生微小热损伤带,在瘢痕组织中形成显微治疗微孔,微孔周围为正常桥梁状结构,可促进组织新生,利于治疗后快速恢复[14]。治疗后,潜能再生细胞被激活,但其对于干细胞有序分裂的促进能力有限,需为其提供适宜分裂增殖的生理环境[15]。治疗后采用美宝烧伤湿润膏模拟适宜增殖的营养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避免红斑、色素沉着等并发症。本研究中试验组2例患者治疗后瘢痕表面产生水疱,水疱破裂后出现创面,换药治疗后1周内创面愈合,未见瘢痕加重或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提示不良反应轻微。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15%,分析其取得理想疗效的原因,是由于激光作用在皮肤上,可形成均匀排列、大小一致的三维柱状热损伤带,且周围形成组织凝固带,促进周围未受损的健康组织迁移,加快表皮细胞修复;然而,临床经验显示单独应用激光治疗虽然疗效显著,单易于复发,因此本研究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尚有有争议,伤后1~3个月内的创面表皮尚未稳定,此时实施点阵激光治疗疗效无法预期,甚至可能加重损伤;而对于相对成熟,伴随局灶性溃疡,已经上皮化的瘢痕,点阵激光治疗可加速愈合。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治疗时间应在创面愈合后2个月,而具体时机应视瘢痕组织恢复的具体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版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激光治疗瘢痕例数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疤痕临床疗效观察
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效果和对面容美观的影响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