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童趣化理念为导向的护理策略用于唇腭裂患儿的临床观察

2019-11-01许雪萍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7期
关键词:童趣家属研究组

安 嫄,王 静,许雪萍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唇腭裂可引起患儿面部形态、功能和结构不同程度异常,作为是儿童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先天性面部畸形疾病,其给患儿及其家属精神及心理上均带来巨大伤害,目前临床对于此类患儿常采用手术治疗[1]。但患儿术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且家属由于对预后过度担忧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2]。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对外界认知尚未形成自主化模式,无法向成人一样实施常规护理。童趣化理念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干预手段将护理措施融入患儿真实化的情感认知过程中,使患儿以其独特的认知方式理解疾病,从而充分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并减轻家属的不良情绪[3]。本次试验研究以童趣化理念为导向的护理策略用于唇腭裂患儿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唇腭裂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纳入标准:患儿均经我院整形外科检查诊断为唇腭裂;年龄3~7岁,智力、听力均正常,躯体功能正常者;至少具有1位直系亲属照料;本次研究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免疫性疾病和先天性实质性脏器功能异常者。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岁,均值(5.14±1.25)岁;城市患儿17例,农村患儿13例;父母高中文化及以下11例,父母大学文化及以上19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岁,均值(5.16±1.23)岁;城市患儿18例,农村患儿12例;父母高中文化及以下8例,父母大学文化及以上22例。比较两组的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基本生活指导、躯体症状的个体化处理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童趣化理念护理。具体如下:(1)童趣化宣教:护理人员采用童趣化方式与患儿交谈,深入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及诉求,同时结合家长提供的资料评估患儿的性格特征,为患儿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童趣化唇部康复训练:术后1-2个月指导患儿进行训练:展唇训练中指导患儿闭合双唇,然后模仿动画中动物模型,向两侧展开口唇,发出“咿”音;圆唇训练中指导患儿模仿小狗,向前伸上下口唇,向中间聚拢,发出“呜”音;双唇互压训练中指导患儿模仿小羊进食树叶,两唇用力夹紧干净纱布,反复用力拉出纱布;咂唇训练中指导患儿先闭合唇部,然后用力张开嘴巴,模仿泡泡破灭的声音,发出“啪”音;舌部训练中指导患儿想象自己的舌头为小蜜蜂,在口腔内伸缩、沿着嘴角飞行移动,并做顺时针、逆时针运动。(3)童趣化的情境演练:护理人员根据童趣化宣教过程所掌握的有关知识,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拟定出与患儿日常生活相关的童趣化情境。可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动画或引导患儿观看卡通手绘式漫画,并最大可能地按照童趣化的原则,使其了解唇腭裂修复术后的基本注意事项及以及自我护理技能,鼓励患儿建立康复的信心,同时告知家属护理技能,指导家属遵循童趣化理念向患儿宣教,与患儿产生共情,引导患儿表达,使自己和患儿交谈过程中思维能产生共鸣和碰撞。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儿减轻疼痛的策略,对正确的做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错误的做法给予温柔、耐心地纠正,该项护理措施可于每日18∶00实施一次。在实施这项措施时,护理人员注意与患儿交流时传达的信息、态度及肢体动作,并及时回答患儿疑问,提高患儿疾病认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疼痛越剧烈则分值越高。

(2)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TM4.0)评估患儿生存质量,本研究主要涉及该量表中2-4岁、5-7岁的部分,量表包括23个问题,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情感功能4个维度,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比。

(3)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家属对护理实施的满意度,总分0~10分,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沟通能力、护理认可等方面,分值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

(4)比较两组家属情绪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家属的情绪状态,分值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s)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各部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各部分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2.3 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续表 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续表 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s)

表3 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s)

表4 两组家属情绪状态比较(±s)

表4 两组家属情绪状态比较(±s)

3 讨 论

唇腭裂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小儿身心发育不完全,其思维与成年人差异较大,认知能力不足,常规健康宣教不能满足小儿的宣教效果。以往由于唇腭裂患儿术后常规护理未重视小儿在身心层面的个体化干预,导致患儿抵触,护理效果依从性差[4]。童趣化护理理念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策略,充分考虑患儿感受,以患儿角度看待疾病,糅合心理学相关技巧,帮助其认识疾病,从而最大限度地掌握应对疾病的技能[5]。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唇腭裂患儿实施童趣化理念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

患儿通过童趣化的理念宣教,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情感与精力去反复学习,潜移默化中掌握疼痛的规律,通过提高认知进而提高自护能力,这样的学习模式对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重视唇腭裂术后有关知识,帮助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强化健康生活意识[13]。本次研究旨在提高患儿认知程度,使其主动参与自身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来,通过童趣化互动,使其产生自我意识概念,增强克服疼痛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通过童趣化理念的护理策略,可使患儿不在过度注重自身的疼痛,更多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而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感觉[14-15]。此外,家属全程参与童趣化情景交流及知识宣教中,童趣化护理干预充分发挥家属在唇腭裂患儿康复中的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且避免了常规健康宣教对家属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动机尚未充分挖掘,仅采取“填鸭式”的宣教策略向家属灌输知识,导致其主动性及积极性不足,宣教效果不理想等缺陷[16]。当家属对疾病有关知识缺乏系统认识时,将不能指导自身做出相应的照护行为,导致不良情绪的发生。童趣化理念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指引家属了解童趣化,使其能将唇腭裂有关健康知识运用儿童喜欢的童趣化肢体动作或语言表达,不仅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提高家属照护能力,降低患儿的疼痛感觉,进而改善家属不良心理应激,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童趣化理念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与上述文献一致。

综上所述,对唇腭裂患儿实施以童趣化理念为导向的护理策略可有效减轻患儿的躯体疼痛感,改善家属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但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小,其远期安全性及效果还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童趣家属研究组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