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法律文化培育问题

2019-10-30郑辉张梦婷

大经贸 2019年8期
关键词:法律文化知识产权高校

郑辉 张梦婷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在知识产权教育中法律文化培育是核心,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从而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秩序。本文从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在知识产权教育中进行法律文化培育的必要性,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法律文化培育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 知识产权 法律文化

一、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发展,在如今信息化社会中,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知识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和各国的竞争重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起步较晚,为跟上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更应当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和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展知识经济必然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正因如此,我国将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于2008年制定并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①随后各省、各地方也分别制定了本地区的知识产权发展纲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顺利推进必然要求有大量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进入经济管理、企业运营、国际贸易、立法、司法、行政各个领域,为知识产权事业添砖加瓦。而目前知识产权人才的匮乏,已然成为阻碍知识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全方位、多层次加强知识产权培育极为重要。

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各类科技人员和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著作权法的保护;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需要专利法的支撑;市场交易需要商标法、商业秘密保护法等;企业要长足发展、走出国门,亦离不开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亟需各类知识产权人才,不仅包括知识产权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方面,还涉及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各个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急需高校培养输送各类跨专业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目前,我国众多高校中,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院校仅80余所,已经建立知识产权院(系)的院校30余所。②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上下同心,安排好各项教学、科研环节,为社会培养各类知识产权人才。

二、知识产权教育中法律文化培育的必要性

知识产权制度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早在17、18世纪,尤其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本国的知识立权立法进程,而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单行法,通过大量法律移植,在短短四十年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我国法律制度的快速建立,使得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积淀不足,民众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认识程度和保护意识非常薄弱。因此,在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不应局限于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当重视受教育者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推进和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培育。

一方面,法律制度的良性运行要求法律文化支持。文化为法律的发展提供基础与条件。在一定意义上法律也是一种文化。人们对于法的态度、信念、价值、情感、习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法律行为,进而制约一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在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积累之后,心理和价值层面的法律文化才能形成。社会公众对于某一法律制度的内在认可,外化表现为对该法律制度的认可和自觉遵守,该法律制度才可以称得上是“良法”,得以良性运行,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只有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对法律有自觉的需求时,法律才会得到人们自觉遵守。[1]同理,只有人们从内心深处接受知识产权制度,将知识产权这一私权融入自己的观念、价值和习惯中,才能够自觉遵守和维护知识产权制度。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现状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主要移植西方国家的相关制度,在四十年的发展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现今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是知识产权法律文化是无法依靠简单的法律移植而塑造的。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时间尚短,缺乏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积淀,知识产权意识远没有进入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只有在法律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法律观念的推广,才能加强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可程度,增进社会公众自觉尊法、守法意识。只有使尊重知识产权成为社会公众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中的一部分,才能最终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秩序。

总之,法律文化对法律制度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是极其必要且重要的。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促进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更好的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三、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的途径

目前,知识产权培育主要依托于高等院校。高校进行知识产权教育主要是通过授课、讲座、培训等途径,向学生传授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因此,要重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同时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不能只是专业教育,更应该借助高校这一平台加强知识产权的普及教育,重视知识产权培训,将法律文化的培育融入到知识产权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文化素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由点及面,进而促进社会尊重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本文认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法律文化培育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加大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力度

关键要改变对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误区,知识产权不仅是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也应该是其他专业学生应当了解和认识的一门课程。一方面,知识产权教育是点燃大学生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的动力。知识产权制度旨在鼓励科技和文化创新发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护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创造的知识产品拥有专有权或独占权,让人们的智力劳动得到回报,充分发挥该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对其他专业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必将成为他们在各专业领域创新的最佳动力。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可以面向各专业大学生开展知识产权的通识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知识产权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权利内容、保护方式等知识产权相关问题。通过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精神,提高其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与水平,使大学生们能够主动、及时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通过他们去影响和带动周围人增强知識产权意识,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知识产权的普及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开设全校通识课,例如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产权实务、知识产权案例分析、专利法等课程。二是在必要的专业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程,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可以开设知识产权评估、商标法课程;艺术专业、新闻专业可开设著作权法课程;计算机专业的网络著作权法;理工科专业可开设专利法。通过在非法学院系开设相应知识产权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强知识产权的教育,让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有助于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形成。三是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环境塑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打造系列特色活动,营造知识产权法律文化氛围,使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长期培育中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

(二)巩固已有知识产权专业教育

就知识产权专业教育而言,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知识产权专业教育中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其一,应当鼓励有一定法学背景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完善知识产权专业课程设置,逐步形成稳定的“学士硕士博士”一体化知识产权专业教育体系。其二,以熟悉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招生环节,招收具有管理学、工学、理学等背景的学生,以培养出掌握多门学科知识融合交叉的知识产权人才。其三,高校应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律所以及高科技术相关企业的积极互动,聘请具有实务经验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分派学生到相应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培养专业能力强、适应能力高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其四,鼓励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对实践中有重大影响或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侵权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知程度,对知识产权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研究型人才,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应当注重更深远的层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知识产权文化研究机构,解决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问题,亦可为我国高端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教育。通过幵展与知识产权文化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立法研究,努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经验,形成具有科学性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文化学术思想,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提供服务。

(三)加强知识产权培训

知识产权培训是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知识产权培训,可以有效将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前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将知识产权法律文化根植于社会中。

第一,制定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计划。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多部法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进行专业培训。第二,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知识产权培训中,重要的不仅仅是实务问题,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理论以及法律文化的教育同等重要。在培训中应该加强法律文化教育,逐步将知识产权的保护融入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之中。第三,知识产权培训中需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强合作、交流,使得培训对象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切意识到创新的价值以及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进而在观念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当中去。第四,在知识产权培训中,吸收多方力量,高校专业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相结合,推动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的融合,使培训内容更为多样化、全面化,提高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

(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知识产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障,该制度的完善是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生成的基础。任何法律制度都应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知识产权制度与一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地域性决定了该制度本身只有与我国科技水平与经济现状相适应才能最好发挥效用。结合我国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现状,顺应发展趋势,逐步完善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只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才能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该制度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将其内化为人们自觉的守法意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结 语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上,仅有形式上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远远不够,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建设颇为重要。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一渐进的过程中,对于法律制度、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各方面都要有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全面的知识产权素养,进而推动知识产权制度良性运行。因此,高校应当担负起知识产权教育中法律文化培育的重担,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作用。

【注 释】

① 在《纲要》的战略重点部分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列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重点之一, 明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宣传, 提高全社會知识产权意识。”

② 数据详见http://www.iprdaily.cn/news_18555.html

【参考文献】

[1] 郑辉.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法律文化培育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6):70-73.

[2] 姜国峰.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 郑辉. 积极培育知识产权法律文化[N]. 光明日报,2013-10-12(011).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法律文化培育研究”支持,项目编号:2014—2015,15JK1767;203091540.

作者简介:张梦婷(1994-),女,汉族,河南省,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

第二作者:郑辉(1972-),女,汉族,陕西,副教授,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知识产权法。

猜你喜欢

法律文化知识产权高校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法律文化因素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职业院校法律教学对学生法律文化素养的培养可行性路径探索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