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

2019-10-30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杨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舒适度全身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杨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78例非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各89例。A组男53例,女36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58.3±6.5)岁,56例行硬膜外麻醉,24例行神经阻滞麻醉,9例行局部麻醉;B组男45例,女44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为(56.9±6.8)岁,60例行硬膜外麻醉,22例行神经阻滞麻醉,7例行局部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常规护理。做好对患者关于非全身麻醉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调节,配合完成手术操作,注意观察患者麻醉后的机体状态和行为反应。B组: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①加强和患者之间的巡回探视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注意保持热情的微笑和使用平缓的语气,针对患者对于行将麻醉所出现的焦虑、烦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采取看电视、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放松肌肉和神经,以成功的真实病例给予支持和鼓励。②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整洁和舒适,调节控制手术室湿度和温度调节,保持湿度在50%~60%之间、温度在23~26度之间。认真做好麻醉穿刺注射,配合医生手术操作,注意手术过程中的保暖。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协调按摩患者肢体,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避免讨论手术风险内容,严格保护和尊重患者的隐私。③将患者血迹、液体等清理干净,做好手术切口消毒和包扎,注意手术床转运对引流导管等保护,向患者传递手术成功的信息。加强对患者术后的观察,向患者说明麻醉药效过后存在的疼痛感等反应,定时调整患者体位,缓解术后疼痛。

1.3 评价指标 焦虑、抑郁评分:依据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测评,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舒适度评分: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舒适度进行测评,SF-36量表因子包括情感、一般感情指数、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内容。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附表1。

2.2 经过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SF-36量表因子评分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

附表2 两组患者SF-36量表因子评分对比

3 讨论

作为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对于手术效果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舒适度具有重要的关系。在非全身麻醉过程中,一方面患者自尊受损、不适应患者角色和缺乏支持系统,患者往往会焦虑、恐惧和担心手术过程不顺利,产生不良心理反应,造成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另一方面,受手术室环境、体位等外界因素影响,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抵触感,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手术室舒适护理是近年来所倡导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作为护理的核心,具有整体性、创造性、个性化的特点,将其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患者手术过程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中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进行麻醉和手术,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提升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2]。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经过护理后,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相较于应用常规护理,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更低,SF-36量表因子评分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说明对于非全身麻醉患者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行非全身麻醉过程中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舒适度全身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石榴全身都是宝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