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优化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实例研究

2019-10-29雷尤春刘星和赖晓东通信作者姚洁石鹏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病案病历医师

雷尤春 刘星和 赖晓东(通信作者) 姚洁 石鹏

400000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务部1,重庆

400000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重庆

病历客观、系统地记录患者疾病诊断、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病历不仅反映医院的业务能力、学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也是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1]。因此,病历质量管理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显得甚是重要。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病历质量管理暴露出多方面的局限性。为了跟上发展的需要,运用PDCA 循环优化我院住院病历质量管理。PDCA循环由计划(Plan)[2]、实 施(Do)、检查(Check)、反馈处理(Action)4 个阶段组成。一般情况下,通过一次PDCA 循环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必须进行不断循环,完成一次“PDCA”循环,病历质量较循环前有明显提高,如此通过不断循环,促进病历质量循环前进,螺旋式上升。现将我院运用PDCA 循环优化住院病历质量管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2017年1-5月住院病历403 例的抽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分析显示:甲级病案率仅69%~85%,丙级病案率4%~13%,见图1。

方法:⑴PDCA 循环-计划阶段: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根据我院2017年1-5月全院住院病历抽查结果及专家现场教学查找发现以下问题:病历书写及时性、打印及时性差;病历打印后未及时手工签名;病历内容大段复制粘贴;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内涵质量不高;病历质控不到位;病历质量监管不到位;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等。②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找出主要原因:针对现状发现的问题,医务部组织人力物力,通过调查了解病历书写流程,专家咨询、专家现场授课、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运用PDCA 管理基本理论,结合头脑风暴、制定流程图、鱼骨图等管理工具,从人员、制度、程序、环境等方面对我院住院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进行剖析,并绘制鱼骨图[3-4]。通过讨论最终确定影响病历质量的主要原因。a人员:管床医师少,经管患者数较多,工作超负荷;管床医师经管具体事务太多,如患者基本信息需由管床医师采集并完善病案首页(本可以由挂号室、入出院处完成)。医师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加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不熟悉等,导致病历书写、打印、签字不及时,询问病史不够耐心、不仔细,特别是高职低聘的管床医师较突出。上下级医师配合默契度不够,上下级医师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思想难以统一;病历中内容大段粘贴、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内涵质量差;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上级医师修改不到位,上级医师对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没及时指出。科主任对病历质量管理的意识淡薄致管理不到位。b制度:规章制度不完善,病历质控体系不健全、质控走形式、质控结果未与绩效考评挂钩。c程序:电子病历系统不完善;电子病历模板较少且质量不高;信息化跟不上临床需要。d环境:科室上级医师未带好头,学习氛围不浓,加之办公环境拥挤嘈杂,信息系统、打印机、医用电脑故障影响工作效率。③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对影响病历质量管理的原因进行讨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并确定重点采纳的措施。④设定改善目标:通过约1年的PDCA循环管理,目标能使我院住院病历甲级病案率达90%以上,丙级病历率降至5%以下。⑵PDCA循环-实施:①制度方面实施办法:基于病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病历质控不到位、病历质量监管不到位等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流程,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保证出现问题得到即时解决[5]。医务部联合质量管理办公室和病案管理科,共同梳理病案管理相关制度,修订了《病历质量管理办法》、《病历评比标准》、《病案首页质量管理办法》,并将病历评定结果纳入《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实施细则》、《医院临床医技质量考核办法》中运用。完善了病历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设置了院科两级病历质量管理体系,一级质控为科级质控,科室医疗质控员全面负责全科出院病历质量审核,且每周对科内运行病历进行自查。二级质控为院级质控,医务部组织院级医疗质控员每月对运行病历进行检查,在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质控专家每月对归档病历的内涵质量进行质控,通过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保证了病历质量的有效管理。②人员方面实施办法:医务部联合质量管理办公室等职能部门,通过管理专家授课、医疗专家现场教学等形式对临床科室主任培训病历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多层面多渠道,如医疗质量与安全、病案管理委员会、科主任沟通协调会、医疗质量与安全通报会、科室晨会、科室质控会等,全方位对医务人员进行病历质量管理的培训,并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列入“三基三严”培训内容。a.重视医务人员的病案质量教育。b.加强医疗安全意识的培训。c.加强责任心的宣传教育。③程序方面实施办法:电子病历系统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历质量,医务部联合信息科,了解医师在病历书写中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完善电子病历功能设置。④环境方面实施办法:临床科室积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科室采取晨交班、科室质控会、集中授课学习等形式,向科室医务人员讲解病历质量与医疗纠纷关系、病历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同时通过定期对医用电脑、打印机维修、升级、换新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病历质量。⑶PDCA 循环-检查与反馈处理:病历质量检查以每月定期检查为主,结合科室自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专家现场指导检查等为辅,先形式后内涵,逐步过渡到形式与内涵质量并举,全面提高病历质量。内容包括运行病历书写、打印、签字及时性,运行病历内涵质量实时管理和归档病历内涵质量管理。具体如下:①医务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对运行病历的书写、打印、签字及时性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当场反馈给临床科室,限期整改。②运行病历内涵质量由院级医疗质控员每月不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病历,当场督导整改。③归档病历质量由院级病历质量专家质控,病案管理科负责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医务部,由医务部与各临床科主任签发《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单》,要求临床科室限期整改,医务部定期督导临床科室整改情况,直到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归档病历的点评进一步提高了运行病历的质量。病历质量不高原因分析鱼骨图,见图2。

图1 我院2017年1-5月全院住院运行病历抽查结果

图2 病历质量不高原因分析鱼骨图

图3 我院2018年5-9月全院住院运行病历抽查结果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通过1年病历质量持续改进后,每月抽查病历甲级率呈上升趋势,病历丙级率呈下降趋势,说明病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医院采取干预措施有效。运用PDCA循环,能实现科学的质量管理。一般而言,通过一次循环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进行不断的循环,对未改进或新出现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6]。8-9月病历甲级率有所回落,病历丙级率有所回升,原因分析:这个时段执行了修订的《病历评比标准》中的“单项否决项目”,且由于病历质控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同、个性存在差异,造成对标准的掌握松紧度不统一。这些问题的凸显,提示医院病历质量管理在很多环节上还有持续改进的空间,需要进行连续PDCA循环,让病历质量持续改进。收集我院2018年5-9月全院住院运行病历579例的抽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P<0.05)。见图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运用PDCA 循环基本理论,结合头脑风暴、制定流程图、鱼骨图等管理工具,对我院住院病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进行剖析,制定计划、实施措施、检查执行,反馈处理,医院逐步形成了制度完善、标准规范、监控多元的病历质控体系,病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明显。运用PDCA 循环优化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后,病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参与者众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病历质量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持续改进、循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工具在优化病历质量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PDCA循环的有效应用,可促进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7]。因此,加强管理者对质量管理工具的认识,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灵活地、合理、有效地使用质量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病案病历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强迫症病历簿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