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恢复的价值体会

2019-10-29肖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效果功能

肖艳

410000湖南省人民医院骨五科,湖南长沙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十分常见的病症,尤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其发病率非常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2016-2017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 例,探索适宜的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 例。⑴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均属于知情、配合的状态,同意书已签署。⑵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精神异常等疾病患者。②不能够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25~86岁,平均(55.72±10.57)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32~85岁,平均(56.58±10.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⑵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①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护理,要对患者进行耐心地解说,让患者了解到早日康复的重要性,同时让患者对本身的病情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减轻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和恐惧。告知患者在术后要尽早开始锻炼,在必要时,要给予患者止痛剂,尽量使患者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要积极鼓励患者进行锻炼。②责任护士必须掌握患者每一项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及锻炼强度。让每位患者了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主动协助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为患者制定科学规范的锻炼计划。③康复训练:在术后恢复期指导患者行自我锻炼,合理的锻炼可以促进损伤组织的恢复,防止患处的神经根粘连,并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使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等情况获得有效改善。在术后24 h后,患处部位的疼痛感降低,应尽早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进行被动的直腿抬高训练。手术后2 d,要鼓励患者主动进行直腿抬高练习。同时进行适度的腰背肌训练。在术后的1 周,进行半椎板练习,术后的3~4 周,进行全推板练习,在术后的6~8 周进行植骨融合术。功能锻炼应当坚持到半年以上。④出院指导:在患者要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术后的7~90 d 时,患者下床活动必须要佩戴腰围,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等,以减少急性损伤的机会。患者在功能锻炼时,要穿防滑的鞋子,不能穿高跟鞋。可以进行散步等一系列有氧运动,同时要注意腰背肌部位的锻炼。定期复查。在半年内要禁止脊椎弯曲,禁止提起重物。

观察指标:测评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改善率比较(n)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1~3],腰椎间盘位于两椎骨之间,两椎骨之间缺乏丰富的血循环,其修复能力较差。特别是下腰椎经常处于受力大、活动范围大的情况下,就更容易使得腰椎间盘受到损伤及产生退变。一般情况下,通过手术治疗后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但是部分患者会因各种原因引发其他病症,为此拖延了手术的时间。如何治疗和护理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经成为临床的研究重点[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两组在对比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

总之,在临床上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其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效果功能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