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全程护理的价值分析

2019-10-29李华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患肢

李华芬

563000贵州航天医院,贵州 遵义

血液透析是临床医学中应用率较高的治疗方法,其主要用于终末期肾衰竭等疾病治疗,具有高效、长期和安全等治疗优势[1]。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理想血管通路,其能够确保透析治疗顺利进行,保证治疗安全。但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治疗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临床认为:通过科学护理可避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2]。基于此,2015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 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患者82 例,旨在探究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患者全程护理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患者8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A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28~64 岁,平均(41.22±1.65)岁;血液透析时间1~13 个月,平均(4.35±0.15)个月。B 组男27 例,女14 例;年龄29~66岁,平均(42.05±1.53)岁;血液透析时间2~14 个月,平均(4.68±0.4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B 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环境护理和应急处理等。⑵A 组给予全程护理:①术前护理:当患者被确定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便做好制作动静脉内瘘的准备,叮嘱患者保护上肢血管,告知其内瘘的成熟时间为1~4 个月。若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为6 个月内,且血清肌酐值>6 mg/dL,则可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人员应全面讲解动静脉内瘘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耐心等待动静脉内瘘成熟。并告知其动静脉内瘘成熟后即使未使用也不会影响患者身体。叮嘱患者注意手臂浅层静脉的保护工作,禁止受伤,手肘与前臂不宜进行穿刺等创伤性操作。输液等治疗操作应选择手背或脚部静脉,将上肢静脉留以备用。内瘘吻合术的血管选择原则为上肢优先、远端优先和非优势侧优先,多选用头静脉与左手腕的桡静脉。选定血管后应每日定时湿敷血管,利于其暴露与扩张。护理人员应通过发放宣传册、知识讲解和悬挂宣传画等方式向患者讲解动静脉内瘘的治疗意义、操作流程和自护方法,使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②术后护理:术后使患者取平卧位,并将患肢适度抬高10°~15°,于手臂下垫一软枕。在进行下床活动前应使用三角带吊起患肢,并确保肘关节的屈曲度适宜,禁止患肢衣袖过紧,防止患肢水肿。术后应定时观察手术部位的皮肤温度与颜色,评估患者是否出现手指发冷、麻木或是疼痛等症状。评估患者的切口情况,若有红肿或胀痛等症状应立即确定原因并处理。确保敷料干燥,不宜过多或过紧包扎敷料,每日定时进行血流杂音听诊治疗,并评估静脉端的血管震颤情况,详细记录杂音的距离、强度等信息。术后24 h 若无切口渗血情况,则指导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使患者用手掌适度挤压皮球,运动力度应循序渐进,手掌应高举过头,频率为每5 s挤压1次,术后7~14 d可挤压500次/d。也可指导患者进行握拳与松拳训练,使血管充盈。肢体肿胀是术后常见反应,可指导患者将手臂适度抬高,进行握球运动,也可冰敷处理,以消肿。护理人员应实时监测其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取术侧卧位或将患肢压于头下。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出血、形成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利用自制评价表判定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行为、护理态度与护理技术等,共100 分,划分成十分满意(83 分以上)、满意(66~83分)、基本满意(48~65 分)与不满意(48 分以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B 组为2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两组对比护理满意度比较:A 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B 组为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基本条件,是其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具有永久性和安全性特征[3]。但动静脉内瘘并不能终身使用,其具体寿命受患者的血管情况或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影响。为确保动静脉内瘘的长期使用性,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临床中多为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患者加用护理干预。全程护理是基于围术期护理展开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注重护理干预的细节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4]。术前护理中,可通过内瘘手术时机的科学选择确保内瘘成熟度。科学指导患者保护好标的血管,保证血管的有效扩张性,可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术后护理中的患肢护理、敷料护理与早期功能训练能够消除术后肿胀情况,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进而保证动静脉内瘘安全有效[5]。经以上护理后,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可顺利进行,并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行针对性处理,保证治疗与护理质量。

结果为:A 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何小权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可见,全程护理能够降低该病患者的并发症生率,且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患肢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