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10-29胡宇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监护病房重症

胡宇红

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监护室,湖南 常德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儿病情较为严重,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在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儿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病情[2]。本文主要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重症监护病房患儿68 例,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护理和研究。采用奇偶分组分为两组各34 例。试验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5 d~9 岁,平均(4.28±0.76)岁。对照组男21 例,女13例;年龄5 d~10岁,平均(4.95±0.8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保持病房内的环境良好。⑵试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①治疗前护理:在对患儿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在进行交流期间,护理人员要使用温和的态度和语气,和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②心理护理:当患儿处于重症监护室内时,患儿家属不能进入病房进行探视,这会使患儿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的负面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地和患儿进行交流,交流时使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和语气,消除患儿对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心理状态,采用合理的心理指导,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儿的负面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儿病情的巡视,并定时给予患儿喂养食物和水,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多给予其奶粉喂养,使患儿能够摄入足量的奶粉,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促进病情的康复。④病房环境护理:由于患儿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较差,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减少病房内的细菌;同时要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较为适宜的范围内,使患儿有较好的环境进行治疗和康复。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家长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家长满意度对比(±s)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家长满意度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住院时间(d) 家长满意度(分)试验组 34 16.27±2.03 88.91±5.03★对照组 34 23.38±2.86 73.14±4.11

结 果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家长满意度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对于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儿,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处于较差的状态,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负面心理,对患儿的治疗、康复带来了负面影响[3]。临床研究表明,对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儿,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儿心理状态获得有效改善,提高治疗效果[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治疗前和患儿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了解患儿的基本病情,同时能够消除患儿家属的不良心理,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治疗;护理人员给予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儿的负面心理情绪,如焦虑、恐惧,使治疗依从性提升;给予合理的饮食护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使患儿摄入足够的能量,促进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可以减少患儿细菌的感染,对患儿病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监护病房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