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29聂红娟陈元雄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血细胞受检者形态学

聂红娟 陈元雄

537100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发热属于临床上高发性的体征表现,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大多由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引起,及早进行诊断对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属于临床上血常规检验的重点内容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准确性逐渐提高,该检验技术可呈现出各类细胞的数量及生理变化情况,使之有效地为发热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临床价值。基于此,本文对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后的效果进行了有效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3月收治发热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组,男59 例,女41例;平均年龄(41.3±4.2)岁。同期抽选10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58例,女42 例;平均年龄(41.2±4.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受检者抽血方式与血常规抽血方式一致,抽取外周静脉血,血液抽取时间控制在早上8:00-10:00,血液抽取量为2 mL,使用二胺四乙酸二甲抗凝剂进行真空血采集,将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在显微镜协助下,利用细胞技术进行观察,制备血液涂片,待自然干燥后,使用染色剂染色,而后仔细观察每一细胞形态变化情况,检测血细胞形态学指标的阳性率,所有检验工作均在1 h内完成,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规范标准完成。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受检者血细胞形态阳性率及红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受检者血细胞形态阳性率比较:研究组血细胞形态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受检者红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研究组各项红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受检者血细胞形态阳性率比较[n(%)]

表2 两组受检者红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受检者红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s)

组别 n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红细胞平均体积(μm)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g)对照组 100 39.23±5.33 11.01±4.45 342.49±3.29 2.56±1.92 30.90±1.13研究组 100 41.19±10.34 12.85±2.73 346.56±6.89 6.75±4.64 33.45±0.89 t 3.367 0 3.524 4 5.330 5 8.344 0 17.728 0 P 0.000 9 0.000 5 0.000 0 0.000 0 0.000 0

讨 论

当机体患病后,体内血细胞就会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血细胞的数量、形态与机体自身的生理病变存在有很大联系,有效反应机体的造血功能紊乱情况[2]。血细胞主要是存在于机体血液中的细胞,当机体血细胞的数量及性质发生一定改变后,将造成机体造血功能的紊乱[3]。发热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症状,该症状将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且该症状将对机体血细胞形态及血细胞计数造成明显的改变,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于病症的诊断十分有利。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细胞形态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于发热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可行性。

临床上主要借助于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血细胞形态主要包括有异型淋巴细胞、异常细胞、白细胞变化以及大、小细胞性贫血等。异型淋巴细胞最为常见,导致患者出现该类血细胞形态的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当细胞发生变异现象后,将出现麻疹以及流行性感冒等病症。白细胞形态变化类将引起机体出现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气管感染等病症[4]。异常细胞的形态变异主要包括的类型有核变性、中性粒细胞大小不等以及空泡变形等,当该细胞发生形态变异现象后将导致机体出现寄生虫感染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感染类病症。红细胞发生改变,尤其对于体积发生的改变,将提示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其中大红细胞形态反映巨幼贫血,小红细胞形态反映缺血性贫血。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红细胞检验结果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机体红细胞形态变化情况可作为发热疾病的诊断依据,一旦淋巴细胞在机体血液中的占比较高,且被怀疑为病毒感染时,可从形态上呈现出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现象,此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若机体异型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占比<10%时,则表示患者可能存在有其他类病毒感染[5]。当机体出现化脓性感染症状时,多伴有中性粒细胞变异等现象,此时将导致机体出现造血物质减少以及造血功能障碍情况。

总之,发热疾病患者存在有程度不同的血细胞形态变化现象,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有效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血细胞受检者形态学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