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的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2019-10-29罗祥桐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颞颌腮腺头颈部

罗祥桐

410000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 长沙

头颈部肿瘤在我国属于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该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从国际流行病学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来看,目前我国头颈部肿瘤的年发病率大约为15.22/10 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45%,不同部位发病率也略有差异,其中喉、甲状腺、口腔、鼻咽、鼻腔副鼻窦等部位的发病率分别为32.1%、19.60%、16.1%、14.9%和6.6%[1]。该病以男性居多,因不同生活环境其致病因素有显著差异,如广东、广西等地区的鼻咽癌较高,而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则以甲状腺肿瘤居多。借此,本文将在不同验证模式的基础上采用IGRT技术对104 例接受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探讨IGRT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该病患者摆放误差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接受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04 例,其中鼻咽癌41 例,喉癌22 例,颊黏膜癌13例,脑瘤18例,齿龈癌6例,鼻腔癌4例,将本研究的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在征得其同意后方可开展各项试验。

方法:⑴IGRT计划设计: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IGRT系统治疗,所有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处理均按照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第50/62 号报告原则对靶区定义进行处理。进行计划设计和同期整合补量(SIB)处理,采用的是Pinnacle3V 8.0 m。⑵摆位误差测量:①鼻咽癌患者的相关数据获取均采用医科达TGRT 协作组标准,其他头颈部肿瘤的CBCT 配准区域(Clipbox)的选取同样包括肿瘤及周围较固定的骨性标。②采用XVI 影像与计划影像匹配完成后获取相应的摆位误差数据。摆位误差纠正均参照Hexa-POD治疗床的相关标准执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对受纠正患者进行纠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差异比较采用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

结 果

不同验证模式纠正前后总体摆位误差与摆位扩边的相关性(线性误差):纠正前的X、Y、Z 轴的摆位扩边分别为5.65、1.97和2.11,而纠正后的摆位扩边分别为1.2、0.57、0.43,提示纠正后的Mptv值均显著缩小,见表1。

摆位误差对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影响:X 方向上的腮腺、脑干、脊髓、下颌骨、颞颌关节的旋转误差从1~5 的照射剂量均逐渐升高,Y 方向上的脑干、视交叉、下颌骨、颞颌关节的旋转误差从1~5 的照射剂量依旧逐渐升高,Z 方向上的腮腺、脑干、脊髓的旋转误差从1~5 的照射剂量同样升高,说明靶区(95%体积)照射剂量(D95)在X、Y、Z 方向上均随线性误差的增加而下降,呈反比关系,见表2。

表1 不同验证模式纠正前后总体摆位误差与摆位扩边的相关性-线性误差

讨 论

在超声、CT、MRI 和PET 等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基础上,IGRT系统逐渐发展起来[2]。它作为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与CT 或X 线等影像处理系统联合而实现追踪肿瘤和正常器官位移、测量和纠正摆位误差的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极高。

摆位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治疗准备误差)和随机误差(治疗执行误差)。本研究中采用IGRT技术对不同验证模式下的接受调强放疗的途径不肿瘤患者的治疗后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纠正后的摆位系统误差(包括线性误差与旋转误差)均显著降低,随机误差也随之降低,提示科学、合理、有效的在线纠正不仅可有效地减少随机误差,还能有效减少系统误差。同时在本研究汇总时发现,纠正前的X、Y、Z 轴的摆位扩边分别为5.65、1.97和2.11,而纠正后的摆位扩边分别为1.2、0.57、0.43,提示纠正后的Mptv 值均显著缩小。根据摆位扩边公式Mptv=2.5 ∑+0.7 δ 得出纠正后的Mptv与纠正前相比同样显著减小[3],其中X轴减少4.33(5.65-1.32)mm,Y轴减少1.4(1.97-0.57)mm,而Z轴减少1.68(2.11-0.43)mm,提示应用IGRT能更精确地引导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执行,使肿瘤靶区能更好地被高剂量区覆盖,让周围正常组织地受照射减少。同时在本研究中还发现,X 轴方向上的腮腺、脑干、脊髓、下颌骨、颞颌关节,Y 方向上的脑干、视交叉、下颌骨、颞颌关节,Z 方向上的腮腺、脑干、脊髓等的旋转误差均从1~5 的照射剂量均处于升高状态,这与盛馨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也就是说,在X、Y、Z 方向上靶区(95%体积)照射剂量(D95)均随线性误差的增加而下降,呈反比关系。

表2 摆位误差对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运算时间的缩短和算法的改进,IGRT技术中的图像配准时间也在不断缩短。现象误差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会因为旋转误差而增加,单纯地纠正线性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较小,故使用IGRT技术在接受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纠正摆位误差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颞颌腮腺头颈部
磁共振成像在无髁突骨折的颞颌关节即刻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三叉神经痛和颞颌关节痛,怎么区分?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星状神经节+颞颌关节阻滞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