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过敏性皮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10-29孙韦丽杨金武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木通甘草酸皮炎

孙韦丽 杨金武

266700平度市皮肤病防治站,山东 平度

过敏性皮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以西医常规脱敏为主[1],但无法避免激素类药物的影响[2]。本院皮肤科尝试性引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过敏性皮炎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23~48岁,平均(35.5±6.8)岁。试验组男15例,女25 例;年龄23~46 岁,平均(34.5±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⑴对照组:经主治医师诊疗确定病情后,对患者进行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 以及磷酸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或者服用西替利嗪片。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药物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复方甘草酸苷在注射时,采用静脉滴注方法,1次/d,用量40~60 mL/次;静脉滴注维生素C,2 g/次,1 次/d。静脉滴注磷酸地塞米松,1 次/d,5~20 mg/次。⑵试验组:①在中医治疗理念中解毒止痒和清热疏风方法多用于风热蕴肤型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消风散是主要选择,中医处方为:木通、甘草各6 g,胡麻仁、苍术、蝉蜕、苦参各10 g,防风、当归、知母各12 g,地黄、石膏、荆芥各15 g,以水煎服,1 剂/d,分早晚2 次服用,持续1个疗程(约1周)。②对于湿热毒蕴型过敏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治疗方法以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医处方为:生甘草6 g,木通、泽泻、车前子各10 g,激柴胡、地黄、当归各12 g,龙胆草、山栀子、黄芩各15 g,水煎服,1 剂/d,以早晚2次分别服用,1周为1个疗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72%的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优势极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讨 论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皮肤病,是人体皮肤在某些过敏原直接接触后所发生的炎性反应,是由IgE 介导的I 型变态反应所引起的。在临床医学上,常规西药对于急性发作期过敏性皮炎的治疗,主要以钙剂、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以及免疫抑制剂等为主,此类药物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治疗成效,但含有大量激素类成分,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3]。而中医则认为过敏性皮炎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禀性不耐,脾失健运,易生内湿为过敏性皮炎的发病基础。宜采用一些清热、除湿、解毒、祛风这样的方法来治疗。

猜你喜欢

木通甘草酸皮炎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木通的新生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白木通籽油的精炼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