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肺脾阳虚证临床疗效

2019-10-29霍巧维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阳虚证穴位发作

霍巧维

211300南京市高淳中医院内科,江苏南京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咳嗽时间长达8 周便可判定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间质性疾病、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易发时间段为冬季,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还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纳入149 例患者,旨在探究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17-2018年收治慢性咳嗽患者14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男44例,女30 例;年龄20~80 岁,平均(50.32±0.52)岁。观察组75 例,男45例,女30 例;年龄20~80 岁,平均(50.36±0.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20~80 岁;②由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肺间质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所致;③易发季节为冬季;④自愿参与本研究调查,病例资料均完整,愿意接受随访。

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疾病等严重病症;②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③对胶布有严重过敏。

方法:①对照组予以止咳、抗感染等常规治疗。②观察组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均选择三伏天进行治疗,在夏至、初伏、中伏、末伏行穴位贴敷治疗;患者均为肺脾阳虚证,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性选择对应的穴位治疗,主要取肺俞、脾俞、膻中、膈俞、丰隆、定喘、大椎等穴位,穴位贴敷3~4次,隔7~10 d贴敷1次,平均贴敷时间为4~6 h;若患者感到发热、灼痛感或无法耐受时,可将穴贴去掉。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咳嗽症状已消失,未发作;②好转:咳嗽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偶尔发作;③无效:咳嗽发作次数未减少,甚至发作频率增大。总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 21.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结 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咳嗽属于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现象,可促进呼吸道排除分泌物及有害因子,但由于受环境污染的影响,会显著增加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对人体的呼吸道功能产生影响[1]。慢性咳嗽临床症状为频繁发生剧烈咳嗽,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会活动均产生巨大影响。咳嗽可导致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发生问题,既加大了患者痛苦,又加重经济负担[2]。西医学上多采取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措施治疗,虽然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治愈率不高。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当前治疗慢性咳嗽的主要中医疗法,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应用。中医学表示,“天人相应”,是自然界与人类达到统一、有机的状态,可促进和谐。冬病夏治属于中医学上极具特色的一种疗法,遵照了“天人相应”的原则,在三伏天进行对应穴位贴敷治疗。夏季是人体阳气充沛的时候,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3]。利用夏季气温较高的特征实施对应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可促进皮肤吸收药物,促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驱散寒气的功效,可有效防治咳嗽。穴位贴敷的应用率较高,取患者肺俞、脾俞、膻中、膈俞、丰隆、定喘、大椎等穴位,可达到调整阴阳,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提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肺脾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法,对肺脾阳虚证患者在三伏天采取针对性穴位贴敷治疗,可达到理想的中医疗效。

综上所述,对慢性咳嗽肺脾患者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阳虚证穴位发作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