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2019-10-29张景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腹腔胃癌

张景

100122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北京

当前临床上治疗胃癌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方法,但是此治疗方法作用多体现在病情的局部控制,对于脱落种植的癌细胞却收效甚微,加之全身化疗易引起较大的不良反应,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腹腔热灌注化疗受到了广泛推崇。本文就腹腔热灌注化疗应用在胃癌治疗中对患者免疫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4月选取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82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34~72 岁,平均(54.3±5.3)岁;其中黏液腺癌4 例,低分化癌8 例,中分化腺癌14例,高分化腺癌15例。试验组男17 例,女24 例;年龄36~75 岁,平均(55.1±6.3)岁;其中黏液腺癌3 例,低分化癌9例,中分化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细胞学检查确诊;②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治疗药物过敏、肝肾功能障碍、代谢障碍、严重慢性系统疾病。

方法:①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化疗:第1~5天静脉注射氟尿嘧啶,1次/d,0.5 g/次;并在第1 天注射奥沙利铂,1 次/d,0.2 g/次;第1~5 天静脉注射亚叶酸钙,1次/d,0.3 g/次;2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10 个周期。②试验组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手术完毕后,于患者右下腹、左下腹、脾窝以及肝肾隐窝分别放置相应的腹腔热灌注专用管[1],并在术后1周,实施3 次热灌注,灌注使用药物为洛铂,剂量为50 mg,将其加入灌注液3 500 mL 后,预热至43℃,保持400 mL/min 的速度进行腹腔灌注,灌注时间应维持在60 min。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情况以及临床疗效。⑴免疫功能:在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对T 细胞亚群指标进行检测,内容包括CD8+、CD4+、CD3+。⑵临床疗效:疗效评价需借助实体瘤评价体系[2],分为4 个等级:①完全缓解(CR):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灶完全消除,并且肿瘤标志物显示正常;②部分缓解(PR):病灶直径有所缩小,且缩小幅度大于30%;③稳定(SD):病灶直径虽有缩小,但是尚未达到PR标准;④疾病进展(PD):病灶直径增加幅度超过20%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PR+CR)/总例数×100%[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s,%)

组别 n 时间 CD8+ CD4+ CD3+对照组 41 治疗前 38.13±1.32 33.42±2.87 43.76±3.58治疗后 38.11±1.30 33.89±3.14 44.57±4.63试验组 41 治疗前 38.34±1.21 33.35±2.64 44.13±3.25治疗后 29.88±3.12 47.79±2.13 57.75±3.84 t 0.240 6 0.110 4 0.069 3 P 0.040 4 0.032 4 0.044 9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结 果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试验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我国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仅有35%[4],就对胃癌患者施加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言,虽然可以有效清除淋巴结并做到瘤体切除,但是由于尚不能清除游离癌细胞与微小转移灶,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弥补手术疗法的不足之处。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在机体组织对热存在较高敏感度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可以出现局部酸中毒、缺氧或是营养不良,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与生长。

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静脉化疗与腹腔热灌注化疗均对治疗胃癌患者有一定效果,但是相较而言,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效果更胜一筹。原因分析:①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将抗癌药物的药效集中在患者腹腔内,可以有效延长药物有效期,提升治疗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试验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后总有效率达到85.37%,对比对照组(60.98%)有明显提升;②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在高温机制下,增加肿瘤抗原性,从而诱导机体进行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5],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从上述T细胞亚群指标的相关检测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在分别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变化,试验组CD4+指标与CD3+指标明显增加,而CD8+指标显著减少,对照组CD8+指标、CD4+指标、CD3+指标变化幅度不大,说明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基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于治疗胃癌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所以应当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腹腔胃癌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分析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