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2019-10-29阎国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异丙酚宫外孕芬太尼

阎国红

100044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麻醉科,北京

宫外孕又被称为异位妊娠,其医学定义是受精卵在子宫腔外发生着床。宫外孕是一种高发的妇科急性疾病,患者发病之后病情发展速度非常快,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巨大的变化,如果无法及时处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腹腔镜手术的创伤程度低,手术效果良好,受到了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宫外孕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情况,如何选择影响较小、作用合理的麻醉药物,就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异丙酚被广泛使用在门诊人流术麻醉过程中,但是该药物的镇痛作用不足,只能消除术中的疼痛,而术后患者会因为宫缩疼痛而躁动[3-4]。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为强效镇痛剂,具有较为明显的持久镇痛效果,此2 种药物与异丙酚联合使用,是否在结果上产生差异,尚缺乏文献报道。有鉴于此,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0 例,对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0 例,患者与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因宫外孕在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②身体未患有严重合并症等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疾病。③遵医嘱进行治疗,数据完整可以进行分析。

表1 两组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和血压比较结果(±s)

表1 两组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和血压比较结果(±s)

注:与同组麻醉诱导前比较,aP<0.05。

组别 n 诱导时间 心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mmHg)对照组 20 麻醉诱导前 81.31±7.52 87.63±8.03麻醉诱导后 85.61±5.71a 82.05±7.84a观察组 20 麻醉诱导前 80.95±7.15 86.91±8.15麻醉诱导后 85.55±5.68a 81.06±7.79a

表2 两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比较结果(±s)

表2 两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比较结果(±s)

组别 n 意识消失时间(s) 苏醒时间(min) 异丙酚用量(mg)对照组 20 17.05±2.81 5.28±1.25 107.35±10.85观察组 20 13.38±2.77 4.11±1.03 88.61±8.91

排除标准:①术前检查有异常项目。②对所使用药物具有过敏现象。③数据不全,无法分析。

研究方法:⑴分组方法和结果: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麻醉方法: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常规禁食12 h,禁饮6 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液,给予面罩吸氧,将氧流量控制在4 L/min左右。全部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阿托品0.3 mg、咪达唑仑2 mg。对照组患者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诱导,给予患者静脉推注芬太尼,剂量为0.002~0.004 mg/kg,然后在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1~2.5 mg/kg;观察组患者给予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诱导,给予患者静脉推注舒芬太尼,剂量为0.1~2 μg/kg,然后在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2 mg/kg。患者入睡后两组均给予肌松药进行插管全麻实施手术。两组术中均以瑞芬太尼0.25~2 μg/(kg·min)和异丙酚4~12 mg/(kg·h)静脉泵维持麻醉。

观察指标:对两组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和血压结果比较: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心率上升,平均动脉压下降,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后的组间比较中,两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比较: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均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两组呕吐、恶心、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宫外孕是一种急性病变,不仅发病非常急,病情进展迅速,而且患者在入院之后,常常心理处于紧张、恐惧等状态[5-7]。对宫外孕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时,需要选择合理的全身麻醉方法。而全麻诱导是麻醉的第一步,该步骤的平稳实施,是顺利完成全身麻醉并进行手术的基础,也是保证患者麻醉效果的主要环节。本研究中分别探讨了利用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差异。其中异丙酚为非苯巴比妥类的短效麻醉药物,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用的新型全麻药品。异丙酚的作用特点是起效时间短,患者苏醒迅速,但维持作用时间较短。根据该种药物特点,经常使用在门诊手术的过程中。研究显示异丙酚的麻醉效果与剂量有相关性,但该类药物的心肌抑制和外周血管扩张,呼吸抑制功效却是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在异丙酚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该控制给药速度,不仅需要缓慢给药,而且剂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与循环系统的抑制,对安全形成威胁[8-9]。从以往的结果可见,单独使用异丙酚的镇痛效果不佳,需要与其他的药物联合使用。

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使用,该种药物的镇痛作用强劲,而且可以保证心血管功能的平稳,在与其他全麻药物的联合使用中,可以降低药物的用量。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的是舒芬太尼,该药物为芬太尼的衍生物,为选择性受体拮抗药,同阿片类受体的亲和力要高于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类药物中镇痛作用最强的一种。研究显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10 倍,镇痛时间是芬太尼的2 倍,但安全剂量范围是芬太尼的100 倍。舒芬太尼的起效也很快,而且不会导致组胺与儿茶酚胺的释放,可以保持循环的稳定,对于呼吸抑制的报道也较少[10]。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均出现降低,但两组变化的幅度较为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控制剂量和给药速度的情况下,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方面,两种方法的效果基本等同。但是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要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舒芬太尼的作用效果更优所致。在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两组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一方面考虑两种方法的安全性较为接近,另外一方面虽然在理论上,舒芬太尼的安全性要高于芬太尼,但各类并发症的比例本来就很小,而研究的样本量也小,未得出阳性结果,所以希望将来有机会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查,对本研究结果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使用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可以提升麻醉效果,安全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猜你喜欢

异丙酚宫外孕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危险的孕育之花——宫外孕
怎样预防宫外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危重患者镇静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