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2019-10-29倪金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瑞替普溶栓血脂

倪金波

8334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新疆博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是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导致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局部供血区域心肌细胞出现坏死的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主要是采用静脉溶栓等血运重建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治疗,及时对相关梗死动脉开通,从而挽救濒死心肌,将病死率降低[1-2]。瑞替普酶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相关变异体,是一种第三代溶栓治疗药物,相较于rt-PA,瑞替普酶的半衰期较长,能够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实施治疗[3]。为探究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rt-PA以及瑞替普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7~75岁,平均(65.85±4.01)岁;平均身高(1.63±0.14)cm;平均体重(71.22±13.02)kg;吸烟史29 例,合并糖尿病5 例,高脂血症12 例,高血压病25 例。对照组男35 例,女15 例;年龄35~74 岁,平均(66.03±3.85)岁;平均身高(1.64±0.12)cm;平均体重(70.96±12.85)kg;吸烟史30 例,合并糖尿病4 例,高脂血症11 例,高血压病2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①连续胸痛时间30 min以上,且未减轻;②ST 段2 个及以上肢体导联抬高在0.1 mV 以上,或相邻2 个及以胸导联抬高在0.2 mV以上。

纳入标准:②确诊急性心肌梗死;②疾病发作至入院时间在12 h 内;③年龄<75 岁;④患者或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溶栓禁忌证;②拒绝配合本研究。

方法:①对照组实施rt-PA治疗:静脉注射方式用药,剂量为15 mg,之后30 min内静脉滴注方式给予50 mg,最后60 min内静脉滴注方式给予35 mg,总计药物剂量为100 mg,治疗时间为90 min。②试验组实施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静脉注射方式用药,每次剂量为10×106IU,每次注射时间在2 min以上,在30 min后,重复进行1 次注射。两组患者在溶栓结束后,均继续实施肝素静脉滴注,时间为48 h。溶栓开始前,即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嚼服,之后用药量为150 mg/d。患者出院后,长时间接受阿司匹林(小剂量)治疗,剂量为75 mg/d。按需常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类等药物治疗。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血管再通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Killip≥2级、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血脂水平,包括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脑钠肽(BNP)。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试验组治疗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血脂、BNP 水平比较:试验组治疗后TC、TG、LDL、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Killip≥2 级发生率为24.00%,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0%,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2.00%,总发生率为36.00%;对照组Killip≥2 级发生率为26.00%,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8.00%,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4.00% ,总发生率为4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造成影响[4]。急性心肌梗死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主要是采用溶栓方法实施治疗,最佳治疗时间是在疾病发生后的6 h内,快速有效的溶栓干预,可降低病情对机体健康的影响[5]。

目前,临床实施溶栓治疗的药物较多,包括瑞替普酶、阿替普酶、尿激酶、rt-PA等,不同的溶栓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瑞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非糖基化组织型)的变异体,对纤维蛋白有着较强的选择性,药物能够直接对栓塞内部以及表面部分实施溶栓,因此,可获得较快的溶栓速度,节约治疗时间,更好地改善预后[6]。同时,瑞替普酶对于其他纤维蛋白相关影响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瑞替普酶相较于野生型的相关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乏指状突起、Kringle 功能区、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单链蛋白,与rt-PA 相比,半衰期比较长,在15 min 左右,可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实施治疗,使用更加方便。

本研究显示,接受瑞替普酶治疗的试验组治疗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 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rt-PA 治疗的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TC、TG、LDL-C、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瑞替普酶的应用,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血脂水平以及BNP 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实施2 次瑞替普酶静脉冲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复杂给药的rt-PA加速治疗,且血管开通的速度比较快。瑞替普酶的优点与分子学特性之间有着一定关联性,同时与2 次静脉冲击治疗的方案有关,用药30 min 时,瑞替普酶药物已经全部进入至体内,而此时rt-PA仅约65%进入体内[7]。有学者研究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不仅可较好地提高血管再通率,且可获得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性较高,但是本研究同时加入了血脂水平、BNP 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着较高的价值,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血脂水平以及BNP 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血脂、BN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脂、BNP水平比较(±s)

组别 n TC(mmol/L) TG(mmol/L) LDC-L(mmol/L) HDL-C(mmol/L) BNP(pg/mL)试验组 50 3.48±0.80 1.62±0.31 1.58±0.10 1.11±0.31 98.55±41.20对照组 50 3.96±0.56 1.85±0.14 2.02±0.11 1.10±0.22 151.20±31.51 t 3.476 4.781 20.929 0.186 7.177 6 P 0.001 0.001 0.001 0.853 0.001

猜你喜欢

瑞替普溶栓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