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10-29刘忠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心绞痛发作依从性

刘忠凤

563000贵州航天医院心血管内科,贵州遵义

临床对冠心病患者的病症表现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心绞痛与心律失常两方面。临床针对患者采用二级预防用药方法进行干预,主要为了对病变发展进行阻止,从而对于继发性疾病的出现进行预防。近年来,拜阿司匹林与β受体阻滞药物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1]。本次研究将探究冠心病的最佳用药方法,并且对依从性产生影响的系列因素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4 例,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用药方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男26例,女26 例;年龄52~89 岁,平均(72.15±2.39)岁;病程2~16年,平均(9.53±1.13)年。观察组男25 例,女27例;年龄53~90 岁,平均(72.19±2.43)岁;病程3~17年,平均(9.59±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主要依据常规完成降压治疗。观察组:主要选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拜阿司匹林对患者展开治疗[2]。并且就两组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就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率,并且探讨用药依从性系列影响因素。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率临床对比[n(%)]

表2 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系列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判断标准:①表现出药物漏服现象。②表现出药物重复应用现象。③私自将药物应用停止。④将药物进行自行更换。对于上述4 项,依从性较差判定为结果≥1 项[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对于用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展开Logistic 回归分析完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心绞痛发作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率为57.69%,观察组为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系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家属用药提醒、高脂饮食、二次住院、高血压疾病以及用药知识缺乏几方面,见表2。

讨 论

近年来,因为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等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增加,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其用药依从性同最终冠心病疗效存在显著相关性,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表现出较差的依从性,从而使得疾病进展加快,使得治疗难度大幅度提升[4]。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家属用药提醒、高脂饮食、二次住院、高血压疾病以及用药知识缺乏几方面会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系列影响。对于家属用药提醒,主要因为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表现出较差自理能力,表现出药物漏服的概率较为显著,通过家属提醒,可对其用药依从性做出保证;对于高脂饮食以及高血压疾病,因为系列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身心疲惫感以及治疗费用均显著提升,使得二次住院率显著提升,从而表现出较差依从性;对于用药知识缺乏,主要因为患者对于药物治疗认知度表现较差,从而对于医嘱持以怀疑态度,呈现出用药依从性下降的现象[5]。

在对用药依从性系列影响因素明确的条件下,需要对应进行干预方案的探讨,就系列基础药物知识,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宣传,以此将其认知度显著提升;就二级预防用药系列知识着重讲解,就冠心病及其家属存在的系列错误观念予以纠正,确保内心疑虑可以充分消除;针对冠心病患者合理展开社区俱乐部的创建,对于药物咨询平台进行有效创建,以发挥用药知识讲解以及对患者长时间用药督促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充分说明对冠心病患者选择二级预防用药方法进行治疗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二级预防用药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降低心绞痛发作率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规避,可显著促进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快康复。

猜你喜欢

心绞痛发作依从性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