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临床效果观察

2019-10-29黄涛金涌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脑外伤脑膜引流术

黄涛 金涌

318020黄岩中医院脑外科1,浙江台州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2,浙江台州

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由于脑外伤引发的硬脑膜外血肿情况,该病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本研究选取70 例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患者70 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 例;年龄25~64 岁,平均(37.11±6.86)岁;颞顶部血肿14 例,枕部血肿11例,额部血肿10例。研究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26~65 岁,平均(37.23±6.73)岁;颞顶部血肿15 例,枕部血肿10例,额部血肿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患者均行CT 扫描以判定血肿位置,随后采用逐层切开头皮、开骨瓣和悬吊硬脑膜等操作,彻底清除硬膜外血肿后将硬脑膜进行修补,并归位骨瓣。②研究组行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以判定血肿部位和穿刺点定位。选择局麻操作,待麻醉起效后造一个小口,缓慢地将头皮、颅骨、硬脑膜予以推开;取下电钻、定位器后插好钝头针芯,并将其缓慢推到血肿的边缘,等针刺管连接硅胶管后将针芯抽出;采用注射器将小血肿抽出,同时逐步缓慢将穿刺针推入血肿中心;缓慢推注4 mL 冲洗液(肝素12 500 U+生理盐水500 mL)以反复冲碎血肿;将3 mL混合液(肝素+尿激酶+透明质酸)注入血肿腔,保留4 h,其后行开放引流管。反复上述操作,待血肿清除干净后拔针。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比较[n(%)]

观察指标: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血肿量彻底消失;②有效:头痛等症状显著改善,血肿基本消失;③无效:头痛等症状无显著改善,血肿量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颅骨缺损、再出血和外伤性癫痫等[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比较:研究组血肿完全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硬膜外血肿作为一种脑外伤急性并发症,外界暴力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主要出现在机体的颞部或者额颞部,患者一旦发病则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可能威胁生命安全[5-6]。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需要采用CT 检查对血肿部位进行定位,其后行粉碎穿刺针经电钻驱动推入血肿区,可实现一次性进入,进而减轻对周围组织及神经造成的伤害[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颅内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膜外血肿具有一定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不同于传统的开颅手术,该术式不仅创伤较小、操作方便,而且血肿清除速度较快、血肿清除率较高,故有助于提高疾病的临床总有效率[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微创引流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和引流液的颜色和数量,及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应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疗效确切,患者预后效果较佳,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脑外伤脑膜引流术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家畜的脑膜脑炎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重型脑外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