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术后预防压疮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10-28李珍萍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普外科压疮针对性

李珍萍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409)

压疮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皮肤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并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由于营养不良、缺血缺氧等因素刺激导致软组织发生溃烂,情况较轻的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者改善压疮状况,最大程度控制压疮可能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保障预后有重要意义。本院自近年来对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压疮产生积极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笔者医院2015—2018年外科收治手术治疗老年患者40例为分析对象,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42~83岁,平均(61.4±5.3)岁。患者均在完成普外科手术后要保持较长的时间卧床休息。根据为患者所提供的护理措施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与预防组,各组有20例,分组后两组患者各项基线数据在统计学软件处理下提示无意义(P>0.05),可作对比。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术后护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发现异常或者出现并发症后立即进行处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做好病房、病床的清洁工作,定时为患者翻身。

预防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压疮预防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体位护理。患者在保持侧卧体位的时在患者的背部位置放置护理垫,符合通风、透气、不易变形的要求,确保身体以30°方向倾斜,一般半卧体位保持应该限制在30min以内;②皮肤护理。对皮肤位置进行清洁,对于经常受压的皮肤位置涂抹爽身粉然后轻轻按摩,使用气垫床,翻身枕预防压疮。③大小便有效管理。部分患者在普外科手术治疗后存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导致皮肤处于浸泡状态下,此时如果长时间受到摩擦力、剪切力的影响,则该皮肤区域出现压疮的概率相对更高,同时存在大便当中的多重毒素和细菌对患者也会造成额外的伤害。保持肛周的皮肤干燥是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的重点内容,如患者大便失禁或者腹泻次数较为频繁的,可使用肛管排便,避免皮肤长期潮湿。④如果患者存在肢体活动障碍并需要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一般间隔2个小时对其进行翻身,如有必要则每间隔半小时为其进行1次翻身。

1.3 观察指标

压疮分期标准:Ⅰ期。压疮皮肤虽然完整但有红肿热痛情况,压力解除时间超过半小时依然不能缓解;Ⅱ期。压疮对表皮层、真皮层造成损伤,受压位置整体呈现出紫红色并在皮下存在硬结,形成水泡;Ⅲ期。全层皮肤已经被破坏,存在感染;Ⅳ期。除了上述各项表现外,其侵袭范围进入肌肉、肌腔以及骨质[2]。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将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将得到临床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独立,正态,方差等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压疮情况

预防组患者发生压疮的概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种护理措施对普外科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率影响(例)

2.2 护理满意率

预防组患者对接受护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普外科术后患者对接受护理措施满意度评价比较(例)

3.讨论

当前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应该全面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制定护理措施的时候将患者的各种需求考虑到位,其中压疮对于手术治疗患者而言是常见并发症,而老年人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休息,加上身体机能衰退,出现术后压疮的概率明显增加[2]。通过知识普及、体位护理、家庭支持等多种针对性护理干预下,患者对压疮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不适感,从家庭得到适应疼痛的勇气,积极配合术后康复的治疗、护理,提高康复质量[3]。

综上所述,对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压疮发生率,同时对护理质量整体提升也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普外科压疮针对性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