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影像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对比分析

2019-10-28谢凤鸣李晓庆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X光病症股骨头

谢凤鸣 李晓庆

(巴中市中医院/巴中市巴州区人民医院 四川 巴中 636000)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此类病症患病时间较长,对于患者及家人的身心压力也比较大,临床治疗也过于复杂繁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况表现在:①关节声响:患者还会出现下蹲时困难,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舒展不便,起立时有咔哒声,患者行走时感到髋关节有嘎吱声。②疼痛:发生股骨头坏死时,大腿会出现持续性的病痛,有的时候会出现在大腿内侧,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步态正常。③膝关节部位牵拉性疼痛、下肢畏寒、无力、酸、麻感。但以上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可能仅表现一两个症状,具体病症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短期内消失,并且此病症后期致残几率极大,这时就必须及时到医院使用影像检查,提前应对病症[1]。为了探究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不同影像诊断对比,本次采用MRI、CT、X光片的方式对46例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寻找一种准确有效的诊断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选取46例,患者均接受三种不同影像诊断。全部患者首先通过病理确诊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年龄34岁~52岁,平均年龄为(34.7±3.1)岁,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上述患者均对其进行影像检查,①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机仪器,患者采用仰卧体位,具体检查患者坐骨区域至股骨基层,层厚参数为3.5mm,层距2mm,采用全容积方式高速扫描。②X光片:采用透视X光机,患者在保持仰卧位时,使足尖内扣支撑25。扩大股骨展示面,扫描髂嵴上缘区域到坐骨区域层,线滤器间隔1.2m。③MRI检查:采用现代临床高场(3.0T)MRI扫描器,患者保持髋关节体位,采用序列扫描,层厚参数为3.5mm,层距1.2mm。

1.3 效果判定

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推出的Froberg标准,将分为0~Ⅳ期。0期:与正常一样,并无过多临床病症。Ⅰ期:核素或者MRI呈阳性,伴随轻微疼痛。Ⅱ期:影像异常显示,疼痛剧烈。Ⅲ期:骨质明显下陷,临床表现极为剧烈。Ⅳ期:骨小梁塌陷,骨关节活动异常,骨质出现异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科学处理数据,阳性检出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均使用MRI、CT、X光片进行影像诊断,收集数据并分析不同影像的阳性检出率,经过数据表示MRI检测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光片、CT,见表。

表 三种不同影像阳性检出率比较(例)

3.讨论

目前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症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骨科疾病,一旦患有股骨头缺血坏死,完全治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早发现、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一旦错过早期治疗机会,预示着最终需要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手术,后期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情状态都产生极大的影响[2]。本此研究将探究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不同影像诊断对比,以期通过不同影像诊断为患者面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治疗依据,减少后期病变风险,保障身体。

CT即电子断层扫描,CT仪器的探测器都是线状的阵列,相当于图像上沿方向求和的结果。为了获取人体内部截面的情况,CT仪器就需要朝不同方向旋转投影,利用所得到投影数据重建出截面的图像[3];X光是一种高能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它在穿透物体的过程中,会有部分能量被物体吸收,容易对最终数据产生影响;而MRI在特定部位的成像要远优于CT,尤其是一些软组织,由于MRI无辐射无创检查,在国外已经超过CT成为最常规的检查手段。MRI中包含的MRA,相比CT、X光片更加细化到血液以及骨质内部。MRI利用的是原子核自旋,利用自旋的相干性,使用微波驱动原子的核自旋,将他们极化并测量回波信号来成像[4]。

综上所述,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数据更为准确、高效,阳性检出率高。MRI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症的有效影像方式。

猜你喜欢

X光病症股骨头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仿生武器大揭秘
青春期病症
给动物拍张X光片
人眼X光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还在喂奶,能照X光吗?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