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0-28林建斌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胫骨螺旋准确率

林建斌

(温州东华医院影像科 浙江 温州 325000)

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近端关节内发生骨折,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致伤原因一般为摔倒、坠落以及交通事故等。该种骨折类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骨性关节炎或者骨性僵直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临床骨科影像学包括X线、CT以及MRI等多种方式,X线作为胫骨平台骨折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等优点,但难以全面反映关节损伤,具有一定漏诊率[1]。近年来随着CT发展使其临床获得广泛应用,本次重点分析32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作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相关诊断确定为胫骨平台骨折;同意本次检查方式及手术治疗,签订相关协议;排除标准:既往膝关节严重受损患者;不同意治疗方式转院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高空坠落18例,运动伤11例,重物砸伤19例,其他11例。按照患者术前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9/16,年龄20~71岁,平均(46.3±6.8)岁;观察组47例患中男女比为26/21,年龄21~71岁,平均(47.6±6.9)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诊断方法

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X线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叮嘱全身放松采取X线检查,获取影像学资料;观察组47例患者采取32层螺旋CT检查: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32层Lightspeed CT扫描仪,扫描方式为螺旋扫描。患者为仰卧位,先以膝关节为中心,从胫骨上端逐渐扫描至股骨下端,重点观察骨小梁以及骨皮质的受损程度,然后将数据传输至工作站,然后进行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多平面重建等处理。

1.3 判断标准[2]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准确性,所获得影片分布由两名医师阅读获得结果,意见不统一时第三名医师加入,最后获得统一意见。以Schatzker分型法对骨折类型进行判断:Ⅰ型:外侧平台骨折呈劈裂状,关节面未坍塌;Ⅱ外侧平台骨折呈劈裂状关节面塌陷;Ⅲ型:未见劈裂骨折,外侧平台具有骨折;Ⅳ型:内髁出现骨折;Ⅴ型:双髁均出现骨折;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发干骺端骨折。

1.4 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学软件SPSS20.0中分析,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骨折诊断准确率比较

对照组35例患者中准确诊出25例,诊断准确率为71.4%(25/35);观察组47例患者中准确诊出45例,诊断准确率为95.7%(45/47),两种诊断方法诊出率差异显著(χ2=13.21,P=0.000)。

2.2 骨折类型诊断率比较

观察组对于骨折类型分型中Ⅰ、Ⅱ、Ⅲ、Ⅳ型诊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于Ⅴ、Ⅵ型诊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

表 两种检查方式骨折类型诊出率比较[n(%)]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随着建筑业以及交通业发展使得该种骨折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较多并发症比如骨质疏松以及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传统对于胫骨平台骨折采取X线诊断,该种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分辨率具有交叉,加上电离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机体,因此临床使用受限。32层螺旋CT是一种多层螺旋CT,具有连续性强以及分辨率高等特点,可快速探测疾病系统找到骨折部位并对骨折类型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32层螺旋CT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该种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7%,明显高于X线的71.4%,提示32层螺旋CT对于胫骨平台骨折诊出率更高,此外观察组对于Ⅰ、Ⅱ、Ⅲ、Ⅳ型诊出率高于X线,说明32层螺旋CT可清晰分型,对于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次所得结果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32层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临床可依据患者情况优选选择。

猜你喜欢

胫骨螺旋准确率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旋风“螺旋丸”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螺旋变变变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