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效贴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2019-10-28胡小卫钟春燕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髌骨酸钠玻璃

胡小卫 钟春燕(通讯作者)

(杭州市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 浙江 杭州 310017)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指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导致软骨下骨病变为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病[1]。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弹响、功能受限等为主要表现,如得不到有效控制易致残。根据KOA阶梯治疗原则[2],晚期病例只能行人工关节术,将给患者造成不小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本文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玻璃酸钠治疗KOA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88±6.59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期Ⅱ期16例、Ⅲ期9例。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28±6.85岁,关节炎临床分期Ⅱ期15例、Ⅲ期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制订的KOA诊断标准[1];②KOA临床分期标准[3],第Ⅱ、Ⅲ期患者;③近1月内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不适症状,并未经治疗;④患者依从性好,愿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膝关节有明显的直接暴力损伤史;②X线分级大于等于4级;③下肢力线严重偏移者,或伴有其它特异性膝关节疾病者;④合并有主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或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商品名为“阿尔治”。仰卧位,膝下垫一薄枕,选取髌骨外上极入路和髌骨内侧缘中点入路为进针点,进针点交替使用。常规消毒铺巾,关节积液较多时尽量抽出,然后注入“阿尔治”2.5ml,出针后以无菌辅料覆盖,被动活动患膝8~10次。1周1次,共5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贴扎,贴扎3天1次,共10次。根据膝关节临床症状,贴法如下:①消肿贴法:屈膝90°,两条爪形贴布,锚点分别起于股骨内外上髁,尾端以自然拉力交叉覆盖于膝前肿胀区;②痛点提高贴:伸膝位,一条X形贴布,中间极大拉力拉开为锚点贴在痛点,尾端向两端自然延伸;③髌骨支持贴扎:微屈膝20°,一条Y形贴布锚点起于股直肌中上部,以中等拉力贴至髌骨上缘,两尾分别沿髌骨内、外缘包绕至髌腱结束。④股内、外侧肌平衡贴扎:体位同上,一条I形贴布锚点起于股内侧肌中上部,沿股内侧肌向髌骨内缘以中等拉力贴至髌腱;然后屈膝60°,以自然拉力继续沿着髌骨外缘和股外侧肌、髂胫束止于大腿外侧中部。以上贴法第③、④为必贴,①、②根据临床症状选择贴扎。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4]

优:疼痛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良:疼痛明显缓解,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疼痛有部分缓解,关节活动得到部分改善;差:疼痛、功能无改善。

1.4 观察指标

疗程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1周、5周、6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5]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内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均完成治疗随访,期间未发生皮肤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在完成一次注射后,疗效不明显想放弃治疗,经耐心解释后仍然完成治疗。

2.1 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结束时,根据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观察组优良率为88%,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VAS及Lysholm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治疗后即刻时间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观察时间点均较治疗前评分明显改善(P<0.05),提示观察组具有明显的即刻减轻疼痛作用。组间比较,治疗后即刻、1周、5周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6个月随访时两组评分趋向一致(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s,分)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

?

3.讨论

KOA的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损害,破坏的软骨细胞进入关节腔引发自身免疫反应,增加关节滑液分泌,使关节液中玻璃酸钠的浓度下降,降低了滑液的粘弹性作用和抵抗机械作用的生物学功能,加速关节退变[6]。KOA患者膝周软组织的力量比常人低,尤以股内侧肌最明显。萎缩无力的股四头肌肌梭内本体感受器的数目减少会使膝关节本体感觉下降[7]。所有这些均会降低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影响关节力学平衡。治疗的重点是补充粘弹性制剂,恢复膝周肌力平衡等。

玻璃酸钠是关节液的主要成分之一,采用外源性补充玻璃酸钠可起到润滑关节、控制炎症反应,从而消除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并能促进内源性玻璃酸钠生成的作用[8]。但玻璃酸钠存在起效慢、疗程长的缺点,Bannuru RR等[9]研究表明,玻璃酸钠注射1个月才明显起效,达峰值疗效需8周左右。这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照组有2例在注射一次后效果不佳想放弃治疗也得到验证。肌内效贴(KT)贴扎具有即刻缓解运动性疼痛的作用[10],联合应用能弥补玻璃酸钠起效慢的缺点。KT[10]根据不同的拉力和方向,使皮肤产生皱褶效应,还具有促进体液循环消肿、支持或抑制软组织、提高感觉输入等作用,且不限制关节活动,达到稳定关节的作用。因此对有积液的先进行爪形消肿贴扎,有明确痛点的加X形痛点提高贴扎,对相对无力的股内侧肌支持贴扎,而对相对较强的股外侧肌及阔筋膜张肌采用抑制贴扎,以达到平衡膝关节周围肌力,稳定髌骨的目的。

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即刻即显示极佳的早期缓解疼痛作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积极性;而对照组治疗后即刻疼痛及功能改善不明显,对患者治疗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但在6个月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重新趋向一致。是否长期使用可提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肌内效贴能很好地弥补玻璃酸钠起效慢的缺点,两者联用早期即能明显降低疼痛、改善功能,能明显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髌骨酸钠玻璃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我不是玻璃熊
丙戊酸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增效作用研究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