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患者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

2019-10-28周世凤边成富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咪定美托肝功能

周世凤 边成富(通讯作者)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凉山 615000)

临床上,为减少患者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出血,一般要采用阻断肝门,然而一旦手术结束,开放后仍会引起再灌注损伤,这对于后期的恢复有较大的阻碍[1]。现阶段研究表明发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肝脏血流的短暂阻断相关,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2],其中炎性反应、固有免疫应答均起到重要的作用[3]。右美托咪定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有关,肝门被阻断后,肝脏会释放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中性粒细胞,使其在肝窦聚集并损伤肝脏实质[4]。已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对这种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5]。基于此,本文拟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肝切除患者的肝功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为对象。其中男性为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35~6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

1.2 治疗方法

纳入患者开始治疗之后,开放外周静脉后进行观察。麻醉诱导时,对两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2mg/kg异丙酚和顺式阿曲库铵,以及芬太尼,注射量为0.3μg/kg。之后进入麻醉维持阶段,需要给患者以6~10mg/kg·h的剂量注射异丙酚,以0.1~0.2μg/kg·h的量注射瑞芬太尼。麻醉过程中需要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4~50,并以此评估麻药的量。在手术开始前向实验组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h,注射时间为15min,随后注射的量减半,而对照组则以0.9%NaCl等量注射。

1.3 观察指标

在麻醉后(T1)、关腹前(T2)、手术结束后1h(T3)、4h(T4)抽取患者静脉血液(5ml),采用ELISA技术检测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10)、以及术后的肝脏功能相关指标(ALT、AST)的变化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s)

?

2.2 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对见表2,两组初期,AST与ALT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的AST与ALT均有显著增高,且对照组的变化情况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T0时间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表3 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10)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10)指标比较(±s)

注:与T0时间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2.3 患者的细胞因子比较

两组初期(T0期),所观察的两组数据(TNF-α、IL-10)都没有显著变化;但是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我们发现两组数据都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实验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当进行肝脏移植、部分肝脏切除等手术时,临床上大出血是非常严重,需要进行肝血流暂时阻断。当手术完成后,肝脏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这种损伤有很多原因,与患者的健康条件、手术中缺血时间等因素的长短有关。因此减少手术时间是相对有效手段。临床上一旦发生,不仅仅是肝脏,还是影响患者的心脏等其他生理器官造成不可预估的损伤。现阶段,学者普遍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是多种生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6]。一般发生了再灌注损伤时采用及时补充血液、药物干预等措施来补救。采用的右美托咪定,主要有镇痛、镇静等作用,是一种麻醉辅助的药物,在进行肝脏切除等手术中能起到减少手术应激、保持患者血流稳定等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麻醉剂的量[7]。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输血量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AST和ALT是检测肝脏功能的常用指标,当肝脏受损、肝细胞病变时,在血液中检测就会出现含量升高的现象[8]。AST和ALT在手术初期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随时间的延长,两组都出现了升高,但是对照组的变化更为显著,说明对照组没有用右美托咪定的患者肝脏受损更为严重。而使用了右美托咪定的患者相比较来说,肝脏的损伤较为轻微。证实了右美托咪定具有缓解肝脏再灌注损伤的作用。TNF-α、IL-10是两种重要的细胞因子,血液中含量升高时会使肝脏受损更为严重。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IL-10的含量均有增长,但是试验组的增长是低于对照组的,证实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会抑制细胞的因子的分泌,减少对肝脏的再损伤。这些都证明了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利于缓解肝脏再灌注损伤。

综上所述,在肝脏切除等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会减少肝脏产生细胞因子,缓解对肝脏的损伤,AST、ALT的释放量也侧面证实本结论,这使得患者的肝脏损伤情况有所减轻。

猜你喜欢

咪定美托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48例的疗效
右美托咪定在局麻下活组织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