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园暴力预防与应对策略

2019-10-25韦江莲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预防中职学校

【摘 要】本文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通过大量调查数据分析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提出中职学校预防与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关注个体差异,增强自我保护;宣传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心理干预;家庭—学校—社会联合预防;教会学生应对校园暴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园暴力 预防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06-02

为加强对广大师生的保护,公安部、教育部每年部署各地学校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预防了一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2016 年 11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如何切实防治学生欺凌事件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提出指导意见。同年,教育部联合司法部出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其中特别要求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防范和应对能力。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等研究起草《关于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学校安全条例》,其中《学校安全条例》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确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涉事学生、监护人和相关方面的法定职责,系统构建校园暴力预防与控制机制,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学生权利保障机制,促进校园和谐安全。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国家示范中职学校,招生规模逐年快速递增,在校生现已达 7000 多人。学校所处的桂西北,经济相对欠发达,其中有 7 个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学生处于留守状态,在家无人管教,校园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目前学校面临着职业教育大发展与学生管理巨大压力的问题,因此,研究分析学生校园暴力产生的成因及构建师生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机制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与分类

校园暴力,也称之为“校园欺凌”“校园霸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学生或校外人员通过暴力手段,侵犯受害人身体、精神、财产等权利,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主要指发生在校園内的侵害事件,实施主体是学生。

校园暴力现象可分为语言暴力、肢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在校园中最普遍的是语言暴力,包括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讽刺挖苦等给对方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肢体暴力主要指打架斗殴造成的肉体上的伤害。它不仅会扭曲暴力实施者的人性,情节严重者甚至会改变人生道路,而且会造成受害学生在精神、肉体上的极大伤害。两者都将在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疤。心理暴力则主要表现为极少数同学霸权主义、拉帮结派、有意孤立、侮辱人格等做出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精神侵害行为。据笔者调查访谈,心理暴力的问题常常被师生们忽略,殊不知其潜在危害极大,无处不在,很可能就会成为肢体暴力伤害事件的导火索,特别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高度重视。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多种原因

(一)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前中职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网络遨游成为他们的最爱。不良报道、色情暴力视频网站等极大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其群体之中有的模仿江湖义气的“大哥”蛮横霸权,有的模仿成人恋爱,有的不择手段追求高物质的生活等,渐渐迷失自我,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温馨和谐的家庭,能带给孩子积极影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正确的“三观”。反之,不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也给孩子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据笔者对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的调查,诸多在校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都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如单亲、父母长期争吵或冷战,这类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自卑、孤僻,自尊心更强,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更为偏激,很多孩子因为缺少家人的关爱而容易组建“小团伙”,为了获得存在感做出很多偏激的事。此外,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因为缺少父母关爱或者得到父母的溺爱而缺乏正确人生观,一旦没有了金钱的满足,就会走极端,采取非法或暴力手段获取他人财物。再者,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人格表现为攻击性强或者偏执抑郁,当遇到人际矛盾而暂时无法化解时,也很容易走向极端,违法犯罪。

(三)学校方面。从九年义务教育至中职教育,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成绩基础较差的学生疏于教育,放任自流,或者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恰当,日常缺少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简单、粗暴地体罚或讽刺学生,这些错误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中职学生出现情绪障碍。

三、校园暴力的防范与应对

(一)关注个体差异,增强自我保护。一些性格孤僻或者家庭背景特殊如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成长中普遍缺乏关爱,缺乏安全感,性格孤僻、偏激,但同时自尊心比普通同学要强,在集体生活中易成为暴力事件的实施者或受害者。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一方面,班主任、科任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并注意自身的语言方式,不可伤害学生自尊心。可采用面对面交流、个别谈话、QQ 或者微信的方式交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心里的声音,以平等方式交流,这样沟通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调动班团干、信息安全员的力量,多让学生加入到集体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氛围,感受更多的温暖。

(二)宣传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很多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自己还是学生身份、未成年,即使犯罪后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认知的缺乏,促使他们对自身要求不严,言行不计后果。因此,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加强法律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清楚地知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虽然受到法律保护,但一旦犯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校园暴力属于犯罪形式范畴。应让学生明白,法律是公正严明的。

(三)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心理干预。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等,绝不能流于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動,在互动中自己体验感悟。如主题班会上,教师可采用活动或做游戏的形式如大风吹、小岛求生等,让学生感悟团队的力量、团结协作的力量无穷大;《做一个心中有爱的孩子》主题班会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身边人;《珍爱生命》主题班会中观看人类在母体形成到诞生过程,感受生命的不可重来;《文明交往》主题班会,开展礼仪交往活动,教会学生明确沟通的意义、不会沟通的后果及生活中的沟通技巧,并让学生意识到文明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多么重要,真正感悟“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等道理;《当校园暴力来临时》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自编自导微课教会学生明确什么是校园暴力,带来哪些危害,产生原因及如何防范。《做情绪的主人》主题班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知情绪的种类、好情绪和坏情绪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我心目中的爱情》主题班会运用调查问卷、信息化手段教会学生正确认知情感,并教会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等等。这些主题班会的良好开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作用。

(四)家庭—学校—社会联合预防。预防、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三者结合综合治理才能标本兼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校园是主要生活学习场所,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也很关键。首先,对校园暴力最好的防范应该是当事件还处于萌芽状态时,老师或者学校保卫部门第一时间找到学生之间矛盾的根源,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中。除此,学校还应不定期加强管制道具收查,确保校园环境平安。其次,加强家校间的密切沟通协作,尤其是中职班主任可建立本班学生家长微信群,及时和家长反馈沟通,对一些特殊性格行为学生,还应与家长建立私信,以保护其隐私,也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子女在校表现情况。最后,家长也应多关注子女成长,注意其情绪行为有无异常,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尤其对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老师与家长更要密切配合,了解该生心理动态,及时正确疏导。社会公安部门也应加大对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加大对不良文化环境的治理,营造文明和谐社会大环境。

(五)教会学生应对校园暴力。面对校园暴力,不同性格学生处置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以校园敲诈勒索财物为例,性格偏内向、文静的学生在刚开始遭遇勒索时,大多选择顺从、躲避,不敢告诉老师、家长,更不敢报告学校保卫教官,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学生气焰。当面临威胁,只会深埋心底,不会合理保护自己,就会屡受威胁。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反抗暴力第一步就是勇敢说出来,勇敢说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当面对挑衅的语言、恶意的玩笑或敲诈勒索时,不要理睬,装作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当面对肢体、语言侵害时,首要的是保护自身安全,可假装妥协,事后及时电话或微信,面对面向老师、家长报告。同时,校方应公开保卫处、住校教官的救助电话、电子邮箱,鼓励举报暴力事件,还可在班级、宿舍安排安全信息员,名单不予公开。

预防校园暴力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家庭、学校、社会应各负其责,多措并举,坚决遏制暴力行为,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素质良好、技能精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 宁,廖丽红.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应急管理机制建设[J].教育论坛,2013(6)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2016(12X)

[3]刘 磊.青少年犯罪研究与立法设计[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4]骆伯巍.教育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5]李 靖.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2)

【基金项目】2018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校园暴力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 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研究成果(GXZZJG2018B166)。

【作者简介】韦江莲(1982—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预防中职学校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德育工作浅谈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