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9-10-25刘晓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9期
关键词:通率甲氨蝶呤包块

刘晓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洛阳 471003)

输卵管妊娠是因受精卵植于输卵管引发的异位妊娠,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停经、盆腔包块、阴道流血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1]。近年来,随着性观念开放、剖宫产、性疾病传播和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异位妊娠之一,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输卵管或保守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因手术切除输卵管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甲氨蝶呤是胎盘滋养细胞敏感性较高的抗代谢化疗药物,可干扰DNA的合成,损伤胎盘绒毛,阻碍细胞增殖,进而杀死胚胎[2]。米非司酮具有抗孕酮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使孕酮受体的蜕膜组织坏死,进而杀死胚胎,多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或紧急避孕[3]。本研究主要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0.50±2.65)岁;停经时间36~61 d,平均停经时间(45.83±4.50)d;病灶直径2.50~3.57 cm,平均直径(3.15±0.40)cm。研究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47±2.50)岁;停经时间35~61 d,平均停经时间(45.47±4.75)d;病灶直径2.65~3.60 cm,平均直径(3.16±0.42)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B超检查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生命体征平稳;有轻微腹痛,盆腔积液低于2.5 cm;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ionic gonadotophin,β-HGG))低于2 000 IU/L;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活动性内出血者;器质性疾病者;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沟通障碍者;极度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注射用甲氨蝶呤(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246,规格:5 mg)治疗,0.4 mg/kg,qd,肌内注射,治疗5 d。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规格:25 mg)治疗,50 mg,qd,po,疗程 5 d。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 d后盆腔包块直径,检测仪器为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GE LOGIQ P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血清β-HGG。②采用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输卵管通畅情况。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嗜睡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盆腔包块及血清β-HGG 情况

治疗前,两组盆腔包块直径、β-H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盆腔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β-HG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腔包块及血清β-HGG 比较

2.2 输卵管再通率

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输卵管再通率比较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输卵管妊娠因胚胎着床于输卵管中,如不及时治疗,胚胎会随着发育而侵袭输卵管使其破裂,引发大出血,甚至死亡。手术治疗多通过切除输卵管来去除异位妊娠,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且术后易发生组织粘连、疼痛、创伤及瘢痕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4]。药物保守治疗可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且具有经济、安全性高的优势。

甲氨蝶呤属于叶酸拮抗剂,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而阻碍DNA合成,抑制滋养细胞增殖,损伤胎盘绒毛细胞,使胚胎死亡[5]。甲氨蝶呤虽可杀死胚胎,但不会破坏机体正常组织,不会增加后期患者的流产率,也不会干扰输卵管的修复,可有效促进输卵管保持通畅[6]。米非司酮属于合成类固醇,具有抗孕酮、抗雌激素、抗糖皮质激素特性,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终止妊娠。米非司酮对孕激素的受体亲和力较高,是孕酮的5倍,因此该药物可以竞争性阻断孕酮结合受体,促使胎盘绒毛变性,导致黄体萎缩,孕囊坏死[7-8]。本研究联合两种药物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盆腔包块直径、血清β-HGG水平较低,输卵管再通率较高,说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可有效减少盆腔包块,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死亡,缩短血清β-HCG转阴时间,有效杀死胚胎,并提高输卵管再通率。另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嗜睡、转氨酶升高等轻微不良反应,但一般停药3~4 d后会自动消退,无需作特殊处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可有效减少盆腔包块,降低β-HGG水平,提高输卵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通率甲氨蝶呤包块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