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10-22孙靓静

关键词:热性家属小儿

孙靓静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小儿热性惊厥作为儿童小儿期最常见的抽搐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在热性疾病的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期间发生,70%以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过上呼吸道感染史[1]。小儿热性惊厥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热性惊厥是儿科较常见的急症,起病急,来势猛[2]。多见于6个月~6岁患儿,尤其以3岁以内的幼儿多见,发病率较高[3]。因此,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之间我科收治的4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患儿年龄在8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42±1.86)岁,首次发病的患儿有32(80%)例,复发患儿有8(20%)例,两组患儿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护理效果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方法

在患儿确诊为热性惊厥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作出反应协助医生进行对症急救治疗措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控制患儿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患儿的脑细胞受到损伤,选用安定等药物进行静脉推入,用量控制在0.2~0.4 mg/kg,静推速度一般在1 mg/min,患儿一般情况下在3 min后症状即可得到一定缓解,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可以根据情况,可再次重复滴注治疗,护理人员应严格观察患儿基本体征情况,记录及时采取吸氧、降温等辅助治疗手段,以控制体温、提高患儿血氧浓度为治疗目的。

1.2.2 临床路径护理方法

在患儿病情稳定后,重点关注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应及时地向家长进行关于小儿热性惊厥的基本护理知识的讲解,帮助家长树立信心,放松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与治疗。在患儿病愈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向家长宣教惊厥的预防和家庭急救的处理原则等,如患儿日后若发热仍有出现惊厥的可能,应告知家属相关情况,并向家长介绍物理降温的方法,预防惊厥发作。同时要强调在惊厥发作时的注意事项和急救方法,比如保持安静、不能摇晃患儿等,避免加重惊厥对患儿机体造成更大损伤。

1.3 观察指标

比较A组与B组患儿的相关护理效果的指标,包括抽搐至停止时间、抽搐至意识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并对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组间比较与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数据以SPSS 22.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则由“±s”展开研究,两组客观比对后,若有差异性出现,则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B组患儿抽搐至停止的时间为(2.3±0.4)min、抽搐至意识清醒的时间为(5.0±0.5)、住院的时间为(4.9±0.3)d,复发率为10%,相关的数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A组患儿,且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s),n(%)]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s),n(%)]

组别 抽搐至停止时间(min) 抽搐至意识清醒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复发率A组(n=20) 3.4±0.3 6.8±0.8 7.1±0.2 4(20)B组(n=20) 2.3±0.4 5.0±0.5 4.9±0.3 2(10)

2.2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情况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结束后,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B组家属“不满意”的比例(10%)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明显,病情相关指标的稳定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的护理措施,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总而言之,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小儿热性惊厥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表2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猜你喜欢

热性家属小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需要指导的9件事
门诊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运用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