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金融的机遇和挑战

2019-10-21李淼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9期
关键词:消费金融消费金融

摘 要:消费金融指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消费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已得到广泛使用。消费金融优势在于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这对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有较大作用,故能发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增长,未来消费金融企业需要多渠道多元化发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消费金融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更好的助力我国经济腾飞。

关键词:消费;消费金融;经济;金融

经济学上,通常将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内部需求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是表明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撑基础性作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需求的方面来说,我国已经出现了工业化的完成,正在经历温饱型消费支出向更高要求的消费阶段过渡的阶段。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促进消费增长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人民基础消费品中提升品质,实现基础消费品的消费升级,更加全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二是扩大消费品领域,除了基础消费品之外,还包括知识性消费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消费金融指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金融包括住房消费金融、汽车消费金融、信用卡以及其他消费品消费金融,根据贷款期限不同,又分为短期消费贷款以及中长期消费贷款形式。消费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已得到广泛使用。消费金融优势在于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这对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有较大作用,故能发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从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来看,截止2018年10月,居民消费信贷(住户消费贷款)占境内贷款的比重为27.6%,规模为367930亿元,其中短期消费贷款和中长期消费贷款规模分别为84537亿元和283393亿元,占境内贷款的比重分别为6.3%和21.2%。自2017年以来,与中长期消费贷款变化曲线逐渐平缓相比,短期消费贷款比重仍保持上升态势,说明在金融业整体去杠杆的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消费金融越来越有希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中國消费金融发展概况

消费金融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经济,我国早在1987年已有银行开展了大宗物品信贷业务,但主要针对高收入高净值客户,产品限于信用卡、车贷等产品,审核通过的门槛很高,审核通过率极低,消费金融基本处于萌芽雏形阶段。相比于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的消费金融贷款在我国起步较晚。2004年,HC(捷信)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从2007年12月起,捷信启动了在中国的消费信贷业务。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效应迅速蔓延,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为扩大总需求,维持经济増长势头,2009年中国银监会在全国设立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开始试点,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家消费金融公司持证上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投身此行业。2013年9月,银监会发布新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名单,包括重庆、武汉、西安、杭州、合肥等在内的12城市获得试点资格,但是仍坚持“一地一家”原则。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修订版《消费金融试点管理办法》,取消消费金融公司营业地域限制,增加吸收股东存款业务,以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2015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整层,这持续利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行业春天已至。消费金融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与消费特定场景紧密结合,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更加凭借快速的审核、简洁的办理流程等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因此,消费金融作为新模式金融模式,将金融普及到群众中,从高净值客户群到下沉客户群,为无法从银行申请信用卡或者没有信用记录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市场的拓展促进了经济转型,优化了供求关系。

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顺应了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表1反映了我国近5年来,教育、文娱等支出不断上升,而基础消费如食物、衣着消费支出比例却在下降,值得关注的人均住房支出比重一直维持在总支出的1/5左右,挤压了教育文娱等方面的消费扩张。

在消费金融市场上,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由2009年的4家增加到24家,其中有传统商业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有以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电商背景以及众多的网络小贷拍照共同组成的消费金融市场。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业务拓展到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甚至走进农村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技术的革新给消费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域链等新技术提高了消费金融领域的服务效率,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具有额度小、审批快、还款化整为零等特色,极大地吸引了年轻客群,客户群主要集中在30岁左右,具有消费潜力,促进了传统消费升级,保证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稳步增长。

二、中国的消费金融模式

我国自从2009年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以来,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以及P2P网络借贷平台等等。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合作竞争,共同为我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根据消费金融发展的趋势和客群,主要可分为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这三大类。

1.商业银行

传统银行业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含抵押消费贷款及信用消费贷款)两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此类具有商业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实力雄厚,在中国市场潜在客户多,风险控制力强,产品覆盖范围广。

2.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经过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为个人消费目的提供消费资金的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审核标准较宽松、贷款额度更高,但是由于风险控制水平、资金充足量等方面与商业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消费金融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大多为下沉客户,与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的战略。

3.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是依托于电商平台、P2P平台、分期购物平台、网络小额贷款平台,而为个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公司,其并未获得有中国银保监会批复的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但可能拥有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牌照甚至无牌照从事同质消费金融业务。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丰富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格局,满足了多层次消费者的金融需求。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最核心竞争力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优势:具有成熟的商业银行作为资金支持,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来源主要包括同业拆借、ABS等低成本资金。财务状况方面,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盈亏比较平衡,可快速的实现盈利。2.风控方面,具有银行特点,风险把控严格,风险控制力强。

非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投资布局了丰富的营销场景,将线上和线下综合起来,丰富的场景资源能够挖掘潜在消费者,增强存量客户的粘性,促进了产品的营销,提升了客戶忠诚度。2018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上,明确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国内金融改革的步伐和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消费金融行业中以捷信为例,成立于2010年的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是首批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四家试点公司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是捷信集团(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捷克布拉格,为全球领先多渠道销售的消费金融提供商之一)捷信集团控股母公司为捷克的派富集团,派富集团系中东欧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投资集团,具有丰富的金融投资经验。捷信集团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最高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覆盖我国312个城市,具有23万9千余个网点,拥有1507多万名活跃客户以及4888余万名累计客户。捷信的消费金融产品设计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严格把控风险,科学搭建信用评估体系。捷信消费金融有效填补了中国传统金融的市场空白,是中国消费金融的先驱者。未来,多元化的内外资本将会有效活跃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甚至整个金融市场。

三、对消费金融发展的建议

1.支持第三方征信发展,鼓励建立更加完备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2018年3月19日百行征信挂牌成立,是我国征信市场的里程碑,对央行征信中心形成差异性互补,能够对接公共与企业征信数据库,缓解个人征信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从源头上控制风险,有助于消费金融行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获得更雄厚安全的资金支持。目前国际上的贷款利率普遍低于国内,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脚步加快,境外融资的开放趋势日渐明显,开展境外融资,有助于大幅降低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成本,低价的资金来源是消费金融公司商业模式的根基所在。

3.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坚定不移地落实监管的政策。监管体系旨在规范约束消费金融行业,促进理性负责的行业理念的落实贯彻,为借款人提供更好的保护。控制内部风险,需要科学审核贷款,运用金融科技加强贷后风险管理,保证消费金融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现如今,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的力量。消费金融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催化剂,未来消费金融企业需要多渠道多元化发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消费金融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更好的助力我国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 喻翔.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1)

[2] 岳彩申,张晓东.金融监管制度发展的新趋势[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 朱晓艳.我国消费信贷业的领域突破和创新[J].青海金融, 1999年(09)

[4] 李稻葵.消费金融将获发展[J].资本市场, 2016年(01)

作者简介:

李淼(1990-),女(汉族),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专业:金融学。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消费金融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40年消费流变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新趋势分析
新消费ABC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