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工程中的病害原因及预防策略

2019-10-21韩宝楠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防策略路桥工程

摘  要:本文较深入地分析了路桥工程中的常见病害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策略,对于加强路桥施工过程管理及控制,提高路桥施工建设质量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路桥工程;病害原因;预防策略

1.前言

在公路建设中,桥梁工程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其施工质量对于使用功能、耐久性及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桥梁产生的常见病害主要源于未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中应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地策略,加强管理控制可能产生病害的施工环节,将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消除,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路桥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原因

施工环境、地质条件、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艺等因素对桥梁工程施工都具有一定影响,有很多原因会引发桥梁病害。根据桥梁发生病害的部位一般通常可分为上部、下部及附属结构病害三类,桥面渗水、铺装损坏、梁板裂缝、桥头跳车及支座损坏等病害都比较常见。以下分别对这些常见病害分析,并有针对性性地提出了施工中的相应预防策略。

2.1桥面铺装损害

在桥面铺装层中裂缝是一种最普遍的常见病害,在形态上裂缝主要分为横向缝和纵向缝,根据裂缝深度分为贯穿缝、表层缝。其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因不平整的梁板顶面或梁板相邻之间存在较大高差,导致现浇混凝土在桥面铺装部位存在不均匀厚度情况,受行车荷载作用薄弱部位产生裂缝;二是桥面铺装钢筋网片为达到准确的位置铺设,垂直方向与居中存在一定偏差,铺设高层存在较大差别,一些位置钢筋网片与梁体顶面贴近,桥面混凝土不能均匀受力,容易损坏铺装层;三是桥面铺装混凝土配合比未严格控制、达不到较高的拌合质量、不能严格落实养护措施等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与设计要求相比较低,对行车荷载和应力作用的抵抗存在一定差距;四是桥头跳车和伸缩缝破坏导致一系列的连锁破坏;五是连续梁桥、悬臂梁及拱桥等结构因荷载作用而形成负弯矩或拉力,受拉力作用影响,负弯矩区裂缝在桥面铺装层产生,进而损坏桥面铺装;六是防水层铺装后发生的破损影响了桥面铺装。

2.2支座病害

桥梁支座主要是连接桥梁上下部,将来自桥梁上部的压力传递到盖梁、墩柱及台帽,在桥梁受力部位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橡胶支座为例分析其病害的表现:一是支座发生变形。主要是因支座不具有较高质量、安装脱空或达不到水平状态、吊装梁板时产生斜向挤压、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移位等原因导致支座发生偏压,进而引起支座变形,严重的还造成开裂。二是支座出现老化。长期使用的支座,橡胶材料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进而产生开裂。三是钢板发生锈蚀。因支座钢板没有采取除锈、防锈处理措施,进而产生锈蚀,对支座结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2.3桥梁伸缩缝病害

因大部分桥梁伸缩缝的施工都完成于桥梁工程建设后期,在此过程中,路面及其它后续工程相继施工,施工管理重点逐步转向桥梁工程外的其它施工项目,对伸缩缝施工放松了管理,对伸缩缝质量易引起隐患。伸缩缝部位病害比较常见的有四种:一是预埋钢筋在桥梁墩、梁板及台帽部位的伸缩端没有达到准确位置,与伸缩装置之间无法正常连接或不能完全连接、焊接达不到较高质量,力不能均匀传递,对伸缩装置与桥梁连接之间稳定性及整体性造成一定影响,易使伸缩装置发生变形,在连接后浇筑混凝土部位产生裂缝。二是安装伸缩装置缺乏平整性或后浇混凝土衔接桥台、梁端有待进一步平整,产生起伏或错台,受反复冲击的行车作用,破坏后浇混凝土和伸缩装置。三是沿路线方向两侧的伸缩装置未采用较高质量的混凝土、也没有达到较密实的振捣或需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界面,这都容易导致混凝土部位产生现裂缝、破损。四是伸缩装置安装时,未设置准确的预留伸缩量,在外界气温发生变化时,易导过于拉伸的致伸缩缝失效,或推移挤压对伸缩装置和混凝土造成损坏。

3.路桥工程施工中常见病害的预防策略

在施工中应对易发生病害位置重点进行控制,对各工序认真检查、处理、严加管控,才能对可能产生的病害进行有效预防。

一是加强管控桥面铺装施工质量。对梁板预制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梁板几何尺寸与要求相符,顶面平整不存在起伏。对吊装后梁顶高程严格控制,保证梁板间错台明显,进而确保桥面铺装保持均匀厚度。对钢筋网片准确定位,使网片上下保护层厚度与要求相符。对桥面铺装混凝土配比严格控制,达到振捣要求。施工应将高温时段避开,覆盖养护认真实施,确保铺装层质量。对墩顶负弯矩施工加强控制,负弯矩钢筋准确施张。对桥面铺装与防撞墙、连接防撞护栏边角及与防水层接缝等重点部位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使防水层达到预期效果,避免桥面受到水的侵蚀。

二是控制好支座安装质量。选择与要求质量相符的支座,在源头上确保安装质量。安装前对垫石位置、平整度及高程全面检查,准确定位,确保安放水平、密贴。吊装梁板时在支座上垂直落稳,避免发生偏压。若发生脱空现象时采用钢板调整,确保支座受力均匀。支座安装防尘罩以延缓老化,对不合格支座及时进行检查更换。

三是加强管控伸缩缝施工质量。对伸缩装置预埋钢筋严格控制质量,使其准确连接,确保焊接质量。伸缩装置焊接安装时应对顶面与前后桥面平整度重点检查,对存在偏差的部位及时调整。

4.总结

综上所述,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是预防桥梁病害的关键,施工前应深入分析导致路桥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前制定有针对性地预防策略并严格执行。只有对施工质量加强控制,严格遵循有关施工规范标准,在施工材料、建设工序、检验等方面严格把关,才能使产生的路桥病害得到明显减少。

參考文献

[1]袁涛.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5

[2]陈霞.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探究[J],工程技术,2017.10

[3]沈振飞.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分析[J],工程技术,2016.15

[4]张建春.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6.8

作者简介

韩宝楠(1986-),男,汉族,山东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

猜你喜欢

预防策略路桥工程
带式输送机胶带跑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路桥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析
超临界直流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及预防策略探讨
路桥工程施工造价审核工作现状及对策
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预防策略分析
浅谈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
论电力工程建设内部控制关键风险点的预防
大学生运动性猝死与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