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药除草剂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

2019-10-21吴来清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投资风险发展前景

摘 要:在目前看来,化学除草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除草工作领域,而与之有关的除草剂种类也日益表现为多样化与丰富性。从基本性能的角度讲,农药除草剂本身具备抑制杂草以及消灭杂草的综合功能,农药除草剂因此也构成了化学药剂中的典型。然而不应忽视,企业单位针对农药除草剂在予以研发时,通常都会伴随着相应的投资风险,农药除草剂如果不慎予以运用,那么还将引发突显的当地环境安全威胁。在此前提下,针对农药除草剂就要妥善监控潜在的投资风险,据此预测农药除草剂在未来阶段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药除草剂;发展前景;投资风险

近些年以来,农药除草剂仍然应当属于利用频率相对较高的生物药剂或者化学药剂种类。在某些情形下,技术人员针对农药除草剂如果没有予以妥善利用,则会存在较大可能表现为突显的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当地民众最基本的日常饮食安全[1]。由此可见,当前针对农药除草剂亟待着眼于监管与之有关的环境安全风险。通过全面估测除草剂的投资,应当能够预知各类除草剂在目前阶段的技术发展前景,并且针对目前的各类除草剂予以合理研发及高效安全利用。

一、我国农药除草剂的发展现状

(一)化学除草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依照现阶段的有关研究结论,分析可知当前能够显著威胁到农业领域生产的总共包含三十多种杂草类型。截至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探明二百种甚至更多的农业生产杂草[2]。农田中由于存在较多杂草,会显著影响到正常农业生产。同时,各类病虫害都能够依托杂草来实现存活与生长,以至于损失了较高比例的农业产能。在此状态下,关键就在于运用相应手段妥善去除田间杂草,其中典型手段应当包含借助化学除草剂完成。

在上世纪的四十年代,针对阔叶杂草予以专门防除的化学除草剂就已经诞生,此类除草剂的典型为2,4-D除草剂[3]。进入上世纪中期以后,化学除草剂逐渐衍生为相对较多的除草剂种类,例如莠去津,燕麦灵以及除草醚等。从当前现状来看,农业部门针对各类的化学除草剂正在着眼于施加更多限定,其中关键举措在于创造广谱、高效并且环保性更强的新型化学除草剂。此外,我国农业部门针对毒害性较强的传统化学除草剂正在予以全面取缔。

(二)生物除草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与化学除草剂进行对比,生物除草剂主要借助了生物代谢产物或者借助生物有机体本身来实现针对田间杂草的全面去除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生物除草剂应当可以达到有序去除田间杂草的目的[4]。因此可见,生物除草剂本身应当属于生物制剂的典型。通常情形下,能够用于制作生物除草剂的来源应当包含真菌、细菌、病菌、微生物与其他种类的病毒等。除此以外,某些病原微生物也可以被视作生物除草剂的关键来源。浙江农林大学马建义教授经过8年的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效果好、毒性低的新一代生物除草剂——除草醋,拥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因此相比而言,生物除草剂本身带有更加显著的可持续性与绿色性特征,而与之有关的除草剂污染也是相对较低的。但是不应忽视,生物除草剂整体上呈现较为缓慢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进程[5]。从现状来看,研究人员主要能够借助病原菌或者真菌用于研制各类的生物除草剂,其中包含了柠檬酸细菌、无色杆菌与其他种类细菌。未来在生产使用实践中,关于生物除草剂应当着眼于突破专一性并且降低环境要求。

二、农药除草剂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降低除草剂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针对农药除草剂如果没能做到全方位的环境风险管控,则会引发程度较重的周边环境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农药除草剂很易污染到当地水体以及当地土壤,进而带来了程度较重的周边环境威胁[6]。因此在目前的研发阶段中,核心举措应当在于借助相应措施与手段来妥善防控上述风险的拓展。具体在实践中,作为研发人员不应单纯关注于“药到草除”的除草效果,同时还需密切关注除草剂本身可能会引发的周边环境风险。通过施行综合性与全面性的环境风险防控,应当能在源头入手来实现多层次的环境隐患消除,从而达到了双重的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二)延缓生物除草剂的活性丧失

各类生物除草剂都带有活性,然而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段以后,某些除草剂将会丧失其原有的活性程度,从而减损了除草剂原有的各种活性成分。因此可见,目前针对生物除草剂如果要着眼于综合性的研发,则有必要运用相应手段来实现针对除草剂丧失活性的全面延缓[7]。只有如此,除草剂才能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始终保持优良的活性,进而达到了优化经济效益的宗旨与目的。

(三)混合利用多种除草剂

近些年来,许多农药研发人员都在尝试混合选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这是由于,复合以及混合使用各类的农药除草剂在客观上有助拓宽除草范围,并且能够维持优良的除草剂整体用药效果。具体而言,混合利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应当遵照特定的混合比例,进而达到了优化有效除草成分的整体效果[8]。因此在目前看来,混合选用多样化的除草剂已经能达到优良的混用经济效益,针对当地的杂草威胁能够予以全面性的消除,并且实现了针对拮抗作用的延缓处理。

例如针对轮作与套种大豆以及玉米的不同种类作物来讲,如果可以混用多种类型的不同除草剂,那么有助实现全方位的杂草去除效果。同时,混用多种除草剂还能显著减低综合性的作物伤害,从而获取了双重的收益。对于种植大豆以及种植玉米的不同种植带而言,应当能够混用相应比例的灭草松以及其他除草剂,据此实现了针对负面影响的全面规避,此外还能保证实现最优的大豆作物以及玉米作物长势。

三、探析投资风险

(一)除草剂防治效果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在很多情形下,除草剂本身具有的药物毒害性以及除草效果都会直接决定于某些外界要素,进而表现为显著的外界因素影响。針对生物除草剂而言,化肥将会显著干扰到与之有关的药效发挥。例如针对阔叶杂草专用的巨腔茎点霉的特殊除草剂来讲,如果将硫酸钾掺入其中,则会削弱除草剂原有的药物除草效果。与此同时,外界病原菌如果表现为入侵现象,或者呈现相对较高的外界环境湿度,那么防治效果也会由此而遭受突显的影响。因此可见,由于多种多样的外界要素干扰与影响,各类农药除草剂目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市场份额。

(二)除草剂项目生产带来安全与环境影响

从当前现状来看,国内已有相当多的除草剂的相关生产项目基本呈现停滞的状态。究其根源,就在于上述项目生产体现为显著的当地环境影响以及人体安全影响。例如在过量施加农药除草剂的状态下,某些哺乳动物就会表现为滞后性的自身发育状态,此种负面效应也会波及至较广的当地动物种群[9]。与此同时,很多除草剂与其他农药产品一样还将会混同于当地现存的饮用水源,以至于直接被附近居民引用。在此情形下,没能经过处理的水源将会含有较高比例的毒害性成分,从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自身的健康。

(三)原材料价格与人工成本持续上涨造成产品成本过高

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安全环保政策愈来愈严,导致农药除草剂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持续上涨,同样,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企业员工薪酬逐年上升,目前农药除草剂的具体制作过程仍然将会耗费较高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持续上涨的除草剂人工成本以及除草剂原料价格给其带来显著影响,则会引发显著增高的除草剂综合生产成本。

(四)高额的设备基础设施投资使项目回报期延长

农药除草剂如果要得以顺利生产,则需要对其投入相对较多的基础设备与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控制工艺,基于农药安全环保及精益化生产硬性要求,企业前期投入资金以数亿元计算,以至于延长了投资回报的整个周期。从现状来看,企业若要尝试新建除草剂项目,那么将会面对较高的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在此过程中,生产除草剂必需的总成本就会变得更高,进而阻碍到推广新型的除草剂。此外在目前阶段中,与研发除草剂密切相关的政策也欠缺应有的完善度,因此表现为滞后性的除草剂推广以及发展趋势。

四、企业对策建议

从全面发展除草剂的视角来看,当前如果要有序发展各类的农药除草剂,则会面对突显的生态环保难题以及农业经济难题[10]。这主要是由于,农药除草剂很可能引发程度较重的周边生态污染,甚至造成很难调和的当地生态矛盾。为了在根源上缩减除草剂引发的各种生态矛盾以及其他风险,那么关键就要着眼于研发新型的农药除草剂,其中包含如下的企业对策:

(一)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产品

在目前看来,企业有必要致力于研发除草剂领域的新型产品与新型除草技术。与此同时,企业针对上述的研发领域还需增大目前现存的基本研发投入。通常情形下,生物除草剂可以维持相对较短的活性期限。由此可见,企业需要更多关注于延缓除草剂丧失活性的时间,据此达到了优化商品价值的基本目标。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借助加工或者修饰某些微生物基因的措施来达到上述目标,进而显著增强了除草剂侵染杂草的长期作用力,并且显著降低上述除草剂侵染当地作物的作用力。

同时,对于植被植株予以微生物侵染一般来讲都会呈现持续性,其中含有生物学的某种复杂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各类植物受到微生物给其带来的侵染效果都体现为差异性。在此前提下,对于微生物侵染应当增设适量的助剂作为支持,该措施能够突显最大化的除草剂药效。

(二)强化除草剂市场开发能力建设

近些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在逐步建设更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因此针对多种多样的除草剂产品而言,当前关键举措仍然需要落实于强化企业现有的市场开发能力。具体在实践中,企业针对各类的化学除草剂有必要予以适当混合,从而将杀草谱各异的化学药剂予以相应的混合,据此实现了最优的化学除草实效性。

在目前阶段中,很多地区都在尝试针对高产栽培的新型技术予以研发。通过研发上述的新型技术,应当能够呈现最优的综合除草效果,并且除草剂针对多样化的种植模式都能予以适应。除此以外,企业还可适当将拮抗助剂融入药效各异的除草剂中,以此来杜绝作物伤害并且突显了较好的去除杂草效果。

结束语:

农业领域在现阶段如要达到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程度,则需强化对农药除草剂的综合监管。截至目前,农药除草剂仍然被广泛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业领域,对于目前现存的农药除草剂也可将其分成相对较多的除草剂种类。在此基础上,关于农药除草剂就要致力于综合监控相关的除草剂投资风险,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达到综合监管各类农药除草剂的程度。因此在未来实践中,农业部门仍需妥善管理农药除草剂,在优化除草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妥善消除当地环境遭受的威胁与伤害。

参考文献:

[1]张志海.农药助剂激健与除草剂减量防除水田杂草效果[J].吉林农业,2018(23):77.

[2]胡新才,阿普前,杨丽梅等.怒江州旱地除草剂使用、负面影响及管理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2018(S1):24-26.

[3]王品舒,袁志强,吴炳秦等.不同除草剂处理在免耕玉米田的农药减量控害效果[J].陕西农业科学,2018,64(01):18-20+48.

[4]刘明西.农药助剂与除草剂减量防治大豆田杂草效果研究[J].乡村科技,2018(03):87-89.

[5]周文冠,孟永杰,陈锋等.除草剂研发及其复混使用的现状与展望[J].草业科学,2018,35(01):93-105.

[6]张金平.农药污染动物研究显示:除草剂阿特拉津不良影响会隔代遗传[J].农药市场信息,2017(28):53.

[7]覃东立,高磊,黄晓丽等.水体与底泥中有机氯和除草剂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步测定方法[J].环境化学,2017,36(11):2366-2374.

[8]闫志勇.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J].现代园艺,2017(19):146.

[9]Sun xiu mei, Cheng xin, Jin yan jian, et al. Residue and risk analysis of herbicide pesticides in freshwater farming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7,36(04):355-359.

[10]Kong wei wei. Determination of herbicide residues in plant samples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phase method [J]. Jilin geology,2017,36(02):79-81.

作者簡介:

吴来清:1971.08,男,汉族, 浙江省乐清市人,中国农业大学,本科学历,会计学专业,从事企业法律顾问,项目管理工作十多年,参与研发企业项目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投资风险发展前景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对缅甸投资风险中的非政府组织(NGO)因素分析
浅谈选择投资基金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