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运行值班模式优化策略探究

2019-10-21张玉生韩明涛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运行模式供电公司

张玉生 韩明涛

摘 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体系建设,“大检修”体系不断发展,运维、检修人员的不断融合,人力资源的不断优化,为积极稳妥深入开展运维一体化作业,强化过程管控和现场保障措施的落实,变电运维人员的值班模式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整。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值班模式下的效率以及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供电公司;变电值班;运行模式;有效调整

本文结合供电公司现有的变电站运维值班模式,分析供电公司所辖变电运维班值班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值班模式的优化和改进措施。

1 主要的值班模式

1.1 值班模式简要介绍和说明

(1)模式一:纯三班一倒

该模式将运维人员分成 3个班值, 每个连续工作时间为 24小时后休息 2天,3天一轮,依次循环。周工作56小时。

(2)模式二:纯四班一倒

该模式将运维人员分成 4个班值, 每个连续工作时间为 24 小时后休息 3天,4天一轮,依次循环。周工作42小时。

(3)模式三:四班二倒

该模式将运维人员分成 4个班值,当日白天 8 小时+隔日夜班 16小时,4天一轮,依次循环。周工作42小时。值班方式如表 1(8 时与 16 时可变动):

(4)模式四:4+1

该模式将运维人员分成 4个班值,每班上24 小时倒班,次日白天转为运维班(或先上运维班后转 24小时倒班),休息 2天,4天一轮,依次循环;同时,执行隔班备班制度。 周工作 56小时。先上运维班后转 24小时值班方式如表 2(8 时与16 时可变动):

(5)模式五:3+N

该模式将部分运维人员分成3个倒班班值(执行三班一倒),其他分为 3 个运维班及机动班,倒班与运维班每月轮换一次;具体上班方式如下:倒班:连续工作时间为 24 小时后休息 2 天,3 天一轮(即三班一倒),依次循环,周工作 56 小时。运维班:上 4 天白天班(早上 8 时至下午 17 时)后休息 2 天,6 天一轮,依次循环,周工作 42 小时。

机动班:按正常上班时间上班(即:周一~周五早上 8 时至下午 17时),周六、日休息,依次循环,周工作时间45 小时。班方式如表3:

1.2 各种值班模式的优点与缺点

根据个值班模式的运行情况,综合总结分析了各种值班模式的优点与缺点,具体如表4:

2 各种值班模式的利弊分析

假设目前在岗运维人员 60 人。 结合各种值班模式的优点、缺点对比,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由于要求人員多、机动灵活性差、调用调整困难等缺点明显不适用于目前运维站人员结构。 而在用的模式五“3+N”存有倒班班组工作压力大,周工作时间较长;而模式四“4+1”又存有连续上班时间长,人员精力不足等因素。 每种值班都有利弊,只是取舍的问题。

3 值班模式的优化与改进

通过长期摸索和探讨,课题组设想提出在综合上述各值班模式的基础上,初设模式六“4+N”。 该模式将运维人员分成 10 个组,每个组2~3 人。 其中 4 个组上正倒班,其余 6 个组上运维班,正倒班与运维班进行定期轮换,运维班组再细分为副倒班、操作班、巡视班、备班各小组。

3.1 模式六编排方式

正倒班:连续工作时间为 24 小时后休息 3 天,4 天一轮(即四班一倒),依次循环。 周工作时间 42 小时;运维班组:每个班组上 4 天白天班(早上 8 时至下午 17 时),类型

分为副倒班、操作班、巡视班、备班(即每日均有四种班组值班),休息两天;6 天一轮,依次循环。 周工作时间 42 小时。 副倒班班组每日进站后,优先参与正倒班班组工作。正倒班班组的备班顺序:副倒班>操作班>巡视班>备班倒班方式。

3.2 模式六具体班值设置

4 个正倒班班值设 3 人(需 12 人),其余 6 个运维班值 2~3 人(根据各运维站人员具体情况细分)。运维站 A:管理人员 4 人,运维人员 29 人(含 2 名见习人员)。 在扣除正倒班班组 12 人后, 其余的 17 人可 5 组 3 人、1 组 2 人进行配置。运维站 B:管理人员 3 人,运维人员 24 人(含 2 名见习人员)。 在扣除正倒班班组 12 人后,其余的 12 人可每组 2 人配置。

3.3 模式六的优点

模式六“4+N”与目前在用的模式四“4+1”、模式五“3+N”利弊对比分析,优点如下:(1)正倒班班组备用的顺序安排较为合理,机动性强:如上表中 A组、F 组及 E 组在 1 日因夜间或 2 日凌晨需倒闸操作时,可直接预留在站加强值班力量(因 2 日还需进站上班),进而避免夜间车辆接送问题。(2)配有备班,可执行上级布置的专项排查等工作内容且排查交接工作无班组断层。 如 1 日至 6 日需开展某项工作排查,从 1 日的 D组开始至 6 日的 C 组所涵盖的各小组在 1~6 日均有在值班, 对排查工作较熟悉,利于工作的开展。(3)小班组人员较为固定,可根据人员性格、能力、年龄、性别等各方面因素细化搭档,提高班组默契度。(4)正倒班班组执行四班一倒模式,周工作由原来 56 小时缩减为42 小时,减轻倒班人员工作压力,避免运维人员产生倒班恐惧感,消除原倒班班组与运维班组的比较心理。(5)在正倒班与运维班定期轮换周期内,各运维小组每 6 天参与一轮倒班,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长时间上运维班后进入倒班班组的生疏感。

3.4 模式六的缺点

正如所有值班模式一样,每种值班模式都有利有弊,模式六也有缺点:正倒班夜间人员无法满足电网应急需要时, 需要紧急调用副倒班、操作班人员,需要值班车辆配合。上述值班人数是建立在所有人员都能在岗的理想状态, 实际运作中由于员工培训、员工年休、病假、事假、产假等,且部分人员尚在见习,无法独立承担工作,因此会出现小组缺或不全(仅剩 1 人)等情况。

4 值班模式的选定

综上各种值班模式的利弊分析,相对比较可行的值班模式有“4+1模式”、“3+N 模式”、“弹性值班”(模式六)等,因各运维站现有人员状况不同且短期内无法大幅改变,各运维站交通状况不一、距离市区路途不同,对于运维站的值班模式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从提高运维效率、提高运维质量为出发点,各运维站应根据站点分布特点及人员状况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值班模式。城区运维站可选择“4+1 模式”、“3+N 模式”,郊区运维站可选择“3+N”模式、“弹性值班”模式,课题组人员探讨研究的模式六“弹性值班”模式虽比“3+N”模式略优,但目前由于人员不足、培训任务多、年休假多、病假、产假等缺员因素,可按“3+N”模式执行,待人员进一步补充后推行模式六“弹性值班”模式。

参考文献:

[1] 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研究[J]. 林凡航.  科技风. 2017(20)

猜你喜欢

运行模式供电公司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零售业”时代运行模式
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提升途径探寻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瓶颈及解决方案研究
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及应用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供暖季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