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电化教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推手

2019-10-21崔建家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电化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崔建家

摘 要:今天的世界之所以这样发达和文明,教育是第一推手,而现代教育尤以电化教学手段盛行,电化教学因其独特的优势而风骚独领,但如何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就课堂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做法和思考做浮浅阐述。

关键词:电化教学;教学推手;课堂教学模式

一、运用电化教学拉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所学内容枯燥乏味而兴趣不足,而老师们只会用说教的方法来劝告孩子们要好好学习,但是道理讲了一大堆,却收效甚微。我在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比较巧妙的化解了这一难题,如在初三化学《开启化学之门》这一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这节课的课文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展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之间的关系,旨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但学生早已习惯了这一套说教式的劝学法,因为每门功课的导言都不约而同采用了这种方式,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第一个二级主题—《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时,我利用了人们惯有的功利心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正确认识物质呢?问题抛出后,引导学生观看了四则新闻视频剪辑,第一则:山西太原市第63中学初三某同学在吃完“美好时光海苔”后,将食品包装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放在有水的保温杯中,并拧紧杯盖,导致爆炸,炸瞎了右眼。第二则:北京的王女士因把保存生日蛋糕的干冰密封在塑料瓶中,并放进冰箱,导致冰箱爆炸。第三则:广东的欧先生花了一百二十七万元买回一袋“黄金”,准备大赚一笔,结果买回的却是一袋“铜砂”,总价值不到一百元,欧先生欲哭无泪。第四则:深圳一户人家,儿子想吃油条,夫妻俩在院内架起油锅,炸起油条,正当俩人忙得不亦乐乎时,有客人不请自来,俩人把客人招呼进屋正寒暄时,院子内的油锅着火了,火势凶猛异常,慌乱中,王先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拿起一只脸盆,接了一盆水泼向大火,只听一声巨响,王先生和妻子被爆炸的巨浪沖出两米远,夫妻二人都被喷溅的热油烧的惨烈,全身65%重度烧伤,生不如死。之后,我引导学生理清缘由:一是花季少年,因为“不认识”生石灰,让他痛失一只眼睛,从此他的人生没有了色彩。二是北京的王女士因为“不认识”干冰,他的冰箱被炸飞,如果爆炸的瞬间,冰箱周围有人,那将是怎样悲惨的一幕呢?三是广东的欧先生也只是“不认识”黄金或“不认识”铜砂却遭受近130万元的损失。四是深圳那两口子也只是“不了解”油锅着火的火魔的烈性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致使他们惨遭皮肉之痛,生不如死。归根结底是他们都没有正确认识我们身边的物质,如果他们能正确认识这些物质,也不会遭受损失和伤痛,这都是“化学盲”惹的祸。这样通过新闻短篇,而且是cctv- 13播报的,提高了事件的可信度,学生看了心服口服,为主人公惋惜的同时也暗自树立了我要正确认识身边物质的信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涨。还有,在学习了《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后,我把家人切洋葱时被熏得流泪的场面,用手机录下来让同学们看,并提出问题:“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问题刚一抛出,孩子们便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我接着给孩子们播放自己亲手录制的“生活小妙招”—“怎样切洋葱不流泪”。把洋葱放在冰箱里,冷藏五分钟,再切,然后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解释,这样用镜头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乐于思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得以激发。

二、运用电化手段定格转瞬即逝的化学现象

在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转瞬即逝,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如果注意力分散或眨眼之间就会错过对现象的观察。比如,白磷在水下燃烧的现象,由于实验时,要往热水里对准白磷鼓入氧气(或空气),白磷在水中漂忽不定,燃烧现象极为短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把这个实验录制下来,再用“窝狸”视频编辑软件,把半秒钟的燃烧现象剪下来,再多次拼接,使短暂的现象延长至几秒钟,大大提高了现象的可见度和趣味性,学生看到“水火共生”现象激动不已,因为此现象颠覆了水火不容的传统认识。在此,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要必要条件具备,事物就会按照其发展规律发生和发展。”再如,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某些错误操作连自己都不相信,且让其更正时,还有不耐烦的情绪,因此在学生实验时,我用手机抓拍学生的错误操作,并投放在大屏幕上,学生被“抓现形”,改错成为其积极主动之举。

三、利用电化手段将耗时较长的实验搬进课堂

有的化学实验耗时极长,有的需要几小时,甚至需要几天时间,在课堂上演示根本没有可能性,让学生在课下做也不太方便。如“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这个实验需连续观察一周时间,每天观察,每天记录,具体操作实验,对于学习认真的同学来说,既能培养其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也可训练其观察能力和耐心,但对于稍不认真的孩子来说,确实困难。因此,我们把“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这个实验慢速录制下来之后,快速播放,同时在电子白板上播放时,再把实验中的关键帧抓拍下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记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几分钟整体感知探究实验的全过程,而且能较为清晰地观察到关键时间段的现象,为课堂教学赢得了宝贵时间。

四、利用电化手段,把“不可能”带入课堂

学习《燃烧与灭火》时,“粉尘爆炸”实验在课堂上实施比较困难,成功率也较低,且爆炸现象极为短暂,我在教学中把此实验录制下来,并把爆炸现象来一个特写和回放,让学生“亲身体验”粉尘爆炸的威力,从而形成防爆意识。

在教学《生石灰的烧制》时,课堂上很难现场演示,学校周边也没有石灰窑可供参观,为了能让学生体验“生石灰的烧制”过程,我们在网上搜索了“生石灰的烧制”视频,并进行视频剪辑,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从石灰石的开采到石灰石和煤交替装入窑中,再到点火烧制,直至生石灰出窑,进而往生石灰中埋入一颗鸡蛋,并浇水,得到熟鸡蛋。这样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完整体验烧制生石灰的全过程,又能感受生石灰与水反应的放热现象。这样,从单一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过程体验和能力培养,让电化教学手段像一缕温馨的风,给化学学科教学带来新气息,又似一种催化剂,给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利用电化手段将“微观”转为“宏观”,提高课堂教学的“可见度”。

在化学教学中,《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是极大的挑战。如: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我们用电脑模拟水和酒精相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运动并挤占了彼此分子间的间隙,化解了学习难点。再如: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或新物质的过程,若凭空想象,对初三学生来说也不太容易,为突破教学难点,我们用“PPT动画”模拟电解水及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化“微观”为“宏观”,从而提高微观过程的“可见度”,助推了孩子们对某些微观过程的理解,降低了教学难度

总之,我认为电化教育虽然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运用的时候也要有度,不能追求过度,如:用PPT代替板书,唯电化而电化。使用电化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把电化教育手段当成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唯一。

参考文献:

[1]张俊华.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践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216.

[2]王福贵.信息化环境下合作式五步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2):127-128.

猜你喜欢

电化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生英语听力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构建高中数学 “五环导学” 教学与小组学习合作课堂模式探究
现代电化教育在地理课中的应用
浅谈政治课电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电化教学的辅助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