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题“三说”话高考

2019-10-21卢晓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弦长说题优秀学生

卢晓云

高三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提高的关键阶段。其中考试是暴露问题的最佳时刻,而考核后的习题讲评课是最好的查漏补缺的时机。

在现实的二轮复习课中,大部分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一言堂,或仅仅与个别优秀学生互动。在习题讲评课上,经常是老师出题,优秀学生欢欣解题,学困生苦闷看解题。老师一道接一道题地讲思路、讲技巧、讲变式、讲高考,学生则是拼命记笔记、抄答案。老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结果呢,常常是学生似懂非懂,实际是懂而不会。一看好像会,一写又全不会。久而久之,学生便认为数学很深奥、很枯燥、很难学,于是不想学。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利用同龄人好沟通、角色平等的原因,本人尝试让优秀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来“说题”。这种给学生一个“说”的机会,给老师一个“听”的机会的“说题”活动。实践证明,说题可以有效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来简述如何利用考试中的错题,发动学生进行一题“三说”,来提高复习效率的:

一、一说考试中的错题。

学生在精心纠正考题的基础上,先让错误学生说错因,这样有助于其他同学纠正思维误差,也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认识模糊的问题,请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进行解题经验交流,培养思维能力,掌握答题技巧。请解答出色的同学说一说正确解法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依据和感想。具体步骤指导如下:梳理信息说审题→分析条件说思维→活用知识说解法→成功解题说规范→横向联系说规律。如:学生曾在某次考试中遇到如下考题:过点P(2,0)的直线截圆C:的弦长为6,求该直线方程。大部分学生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设直线方程时,由于缺乏逻辑严密性,忽略了讨论斜率的存在性,导致错解。通过这种说一说,让学生体验深刻,能更好的掌握解题思路,使在以后同类问题的解决中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二、二说错题的类题。

在正确纠正错题后,关键要考虑今后如何改进与补救,一般需要一定量的类题进行跟进。于是发动学生自己去找类题,并分享类题,通过说类题的解法,加深巩固,进行二次过关。如为了巩固上面直线与圆相交位置中的弦长问题,学生找到类题:求过点(-1,3)且被圆C:弦长为4,求该直线方程。

三、三说错题的题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反复的说错题、找类题、说类题解法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学生在前面的错题与类题解决中发现满足条件的直线有时候有两条,有时候只有一条,从而产生疑惑,于是去寻找根源,并尝试编制题组去巩固,如:过点P(2,0)作圆C:的弦,求:

1)最短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2)最长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3)所得弦长的取值范围;

4)若所得弦长为6,求直线方程。

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去探究过一点做圆的切线时,何时有一解?何时有两解。通过这种说题分享,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完善,从而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

“说题”不仅仅是优秀学生的专利,中等生与学困生之间也可以结对互相进行“说题”活动,让他们享受解题的成功喜悦;通过“说题”活动帮助学生彻底摆脱题海战术,实现减负增效。积极鼓励中等生与学困生解题后的“说题”,充分暴露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让其他学生了解分析思维受阻碍的原因,可以在老师或优秀学生的点拨和提醒下,让他们有所得有所悟。在说题过程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参与者和构建者,有助于启发学习内驱力,变知识的储备式教育为智力开发式教育,变被动为主动。说题需要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听说能力,发展智力,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说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自我反思,有助于提高表达、思维和概括能力。在高考二轮复习中实践“说题”活动能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單位: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猜你喜欢

弦长说题优秀学生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优秀学生榜样作用对于“问题学生”教育工作的思考
圆锥曲线中过焦点的弦长最值问题探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