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策略及管理

2019-10-21白杨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维修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白杨

摘要:本文对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策略及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出了发展车辆维修工作应采取的对策,以及车辆机械设备管理方案。

关键词: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前言

车辆作为现代社会运转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保证车辆处于正常状态是基本要求。但车辆维修管理领域存在管修分家、管理薄弱、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抢修方案老套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思虑。

一、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修分家、管理薄弱

因为现在车辆的多样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其维修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性。现在车辆的使用单位及维修单位各不相同,其各自的职能、分属管理部门也泾渭分明。因此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长期的、实时的维护修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车辆失修现象,车辆的使用寿命因此大大缩减。此外,因为维修分队缺少科学严格的监管控制,在维修所维修的车辆并不一定能完全根据维修程序的要求作业,维修登记、统计等工作未能全面落实,这就暴露了管修分家的弊端。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

现在部分车辆维修单位因为没有按照编制的要求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导致行政方面的管理岗位人数超标而掌握专业技术的工人却始终处于相对紧缺的状态,对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造成不利。加上许多参与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员工本身素质不高,而许多现代的车辆装备太过先进复杂,给知识更新不及时、技术掌握不到位的维修人员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事实上,现在许多维修企业的员工都处于初级水平,部分成员甚至完全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因此车辆维修的质量也往往不能得到全面快速的提升。

(三)抢修方案老套。

一直以来,汽车维修行业的工人、前辈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操作方案,并未后辈所沿用,但这种老旧的抢修方案,往往缺乏对保障人员、装备、程序等要素的全面构想,因此在装备保障任务、保障手段和战场环境等方面的考虑不全面,也未能提前设想战时会出现的战损情况并据此组织抢修演练活动,这就导致抢修能力大打折扣,给车辆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和故障埋下了隐患。

二、搞好车辆维修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一)确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因为车辆维修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维修人员需要对车辆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相关后果加以预测及演讲,并且对车辆构件的性能、功能故障、相关故障诱因等展开全面分析,最终明确具体的维修方案。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追求装备可靠性的方式,它需要工作人员运用先进监控技术对设备展开全面、实时的监控,借助概率论和统计分析等数学思维研究车辆设备的故障规律,将单一的定时定程维修转变为按需维修的方法,进一步提升维修质量、优化维修效率。

(二)完善车辆维修制度

根据当前“定程(期)维修与视情维修相结合”制度的基本要求,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方面应该安排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投入资金、完善制度,赋予该项工作以专业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特征。现行的维修体制是以行驶里程(行驶时间)界定的,对于部分车辆低速、高负荷的情况,可以考虑用发动机工作时间来界定定程(期)维修标准。而视情维修方式是指对产品或不见有功能故障征兆,然后根据状况的标准进行维修或更换,这就要求制定相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配备标准,对装备进行连续性监控,同时,维修人员要充分发挥检测装备的战斗力,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及时查明故障隐患的部位及发生原因,判定车辆的技术状况。

(三)坚持可维修性设计

以可靠性维修要求为指导对现代车辆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就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首先,在设计时,就需要对可维修性加以分析,将该指标纳入研发环节,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对应的测试、设计及论证,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保证车辆故障检测工作的效率。而在后期的管理阶段,更要以提升维修质量为目标,形成科学严密的保障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保持超前意识,考虑最困难、最差的现实可能性,争取产生最高的效益。

(四)更新维修机具设备

毫无疑问,车辆装备在使用时发生故障会对出行造成严重不利,而故障一旦出现,工作人员往往要借助高科技检测设备和技术,更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发生位置及具体情况,并对其加以处理。所以,研发智能化车辆维修设备是必然措施,当然,对于某些重要的专用车辆,还可以针对性地研究相关的维修机具,保证其实用性。

三、车辆机械设备管理方案

(一)完善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为保证车辆设备管理人员能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其分内之事,相关单位可以退行车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挂点包干制度,将其业绩与管理的实际情况与效果直接挂钩,对员工形成一定的激励作用。当然,完善系统化的单台车辆机械设备归档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要求管理人员仔细地把车辆机械设备的例检、油耗、例保、维修等信息输入信息库中,为车辆保养和维修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相关单位还可以在每年创意性地打造“春季设备检修”、“年审前设备整改”等活动,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效率。

(二)强化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由于车辆机械设备的使用本身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其安全管理也是重中之重。相关单位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长期监管态势,尤其要注意冬季冰雪天气等特殊环境中的行车问题;当然,不断完善安全检查和车辆回场检验制度、对危险路段和重点区域采取加强监管等措施,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基本思路。为做好车辆的动态监管,单位可以引入GPS系统;同时,对路查路检工作保持高度重视,一旦发现超载、超速、无证驾驶等不法现象,要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严厉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司机管理

司机作为与车辆使用相关的直接因素,对保证车辆管理有着重要责任和义务。在車辆使用过程中,司机首先要树立爱护车辆的意识,在日常使用中做好相关的保养措施,长期检查其重要机件,并且每天擦洗其所用车辆,确保其洁净程度。当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而司机一旦发现故障,就应该迅速进行检修,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报告给相关的专业管理人员,尤其探讨出对应的维修方案,尽快恢复车辆的正常使用状态。

(四)提高维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如上文所述,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较低问题,因此相关单位必须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对新型车辆装备尤其是柴油车等的维修技术进行讲解,帮助维修管理人员顺利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维修技巧。当然,综合性管理人才还需要掌握许多资料收集、系统分析、统筹安排的能力,这就要求相关单位抓好员工的在职训练,同时创新训练考核方法,保证员工素质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策略及管理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搞好车辆维修工作应采取的对策——确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完善车辆维修制度、坚持可维修性设计、更新维修机具设备,以及车辆机械设备管理方案——完善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强化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司机管理、提高维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宗祥、韩保兵:部队车辆装备维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军用汽车管理》,2004,3:42页。

[2]李坤荣、郭慧兵:加强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思考.《汽车运用》,2005,1:22页。

[3]张建中.送检IC卡系统在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1.06:24-26.

猜你喜欢

维修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具体应用的研究
纺织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分析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船舶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