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迦格言》的重译和多元阐释

2019-10-21高山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4期

高山?

摘要:《萨迦格言》是藏族重要的精神文本和文学文本,具有较高翻译研究价值,先后被翻译成蒙古文、英文、汉文、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多种语言。《萨迦格言》英譯始于19世纪三十年代,现有五个英译本流行于世。在近两百年的英译过程中,后来译者对先前译者的译本均有不同程度研究,基于语言研究、传播佛教思想及宣传藏族文学文化等不同目的对《萨迦格言》进行重译,译本或诗体,或散体,或简略,或厚重。重译赋予文本极强的语境张力和阐释空间。本文基于对《萨迦格言》各个英译本的考察,分析其重译价值和阐释方法,以期为民族典籍外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萨迦格言》;佛教思想;重译;多元阐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文化走出去”战略日益得到重视。那么,如何“走出去”,采取哪些途径“走出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文化走出去不仅是让汉族文化发扬光大,也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等高原地区的藏民族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具有悠久、鲜明的文化特征。其中,《萨迦格言》有“藏地论语”之称,语言精练,寓意深远,是藏族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萨迦格言》有五个英译本,分别为乔玛译本、詹姆斯·E·博森译本、塔尔库译本、托马斯·达文波特译本和李正栓译本,英译本的广泛流传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藏族文化。事实上,文本的开放性很强,译者对文本的翻译带有主体性,其实质是对文本的再创作。目前,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是阐释学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最常用的三原则。本文以文化视觉为基础,对文本中的人文思想进行分析,对作者隐匿在文本中的人文关怀进行多元阐释。

二、《萨迦格言》概况

《萨迦格言》是藏族的第一本哲理性诗集,由著名学者萨班·贡噶坚参(1182-1251)撰写。作者以格言诗的形式,对一些典型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论,提出了一些与治学、识人、处事相关的主张,是藏族文学中的奇葩与典范,至今仍有很强的文学和教育价值。《萨迦格言》的基本格律是四句七音节,13世纪后成为藏族文学中的新流派。后来的《格丹格言》、《国王修身论》、《天空格言》等都不同程度地受《萨迦格言》创作风格的影响。作者洞察人间百态,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批判,不仅被当地人民传颂,也深深的影响了藏族人民的伦理道德观,使藏族文化从英雄崇拜逐渐转变为智者崇拜。

那么,如此经典的著作,应当如何翻译才能促进藏族文化走向世界呢?这无疑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所有类型的文学作品中,诗歌的翻译难度最大。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文本也不是静止的个体,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原文的文学意义,赋予语言新的生命。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萨迦格言》英译本分析

《萨迦格言》的重译受接受美学(Aest hetics of Reception)的影响较深,严格来说,接受美术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是阐释学的分支。它最早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直到90年代末才引起翻译界的重视。接受美学提倡将文学作品的翻译从以作者和作品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中心。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需要被读者鉴定、欣赏的,没有读者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更不可能延续它的价值。因此,在作品、作者、读者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接受者,也不是消极的存在,其对作品的解读和欣赏,恰恰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活力,也是作品得以流传的媒介。所以,《萨迦格言》的重译更加侧重于符合读者的阅读体验。接受美学的学者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是开放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不同的作者对于同一个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理解,因此不同的译者对于不同的作品也有不同的翻译,这往往取决于翻译者本身的文化层次、语言功底以及个人经历。对于《萨迦格言》这样的格言诗来说,在翻译中要使译文保留原作的风采和特色是非常有难度的,这要求译者要具备深厚的双语功底和翻译技巧,极大的体现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萨迦格言》第423首诗原文如下:

“阎王爷随时都会到来,

即使你没来得及做完所有事情。

所以,必须努力做一切,

从今天开始。”

我们再来看以下译文:

李正栓译本:

The king of the hell can take your life at any time

And wont wait for you to finish your things

Therefore,everything should to be done

Should be done well today

塔尔库译本:

The Lord of Death doesnt wait to ask whether your things are finished or not.

Therefore,do tomorrows things today,

And this evenings things this tomorrow.

达文波特译本:

The Lord of Death doesnt sit waiting,

Nor ask,“Have you completed your work yet?”

So,if you have works must be done,

Begin it immediately.

虽然接受美学强调翻译的开放性,但并不代表可以翻译的随心所欲。这三种译本的译文都忠于原文,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尽早完成想做的事情,不要等到最后时间荒废了一事无成,追悔莫及。原作中存在空白,三位译者通过填充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阎王”这个词,达文波特和塔尔库都将其译为“The Lord of Death”,而李正栓则译为“king of hell”,这反映了翻译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前两位都是美国人,接受的是正统的西方文化和宗教信仰,特别是受《圣经》影响较深,对于“王”这个词他们习惯使用“lord”。而后者是中国人,在中国文化本土文化里,认为阎王是死人的国王,与历代君主在地位上没有区别,因此译为“king of hell”。其次,在李正栓和塔尔库译本的译文中,阎王就是高高在上的王,冷漠无情,无论你是否还有未完成的事,不会经过你的同意才带走你。而在达文波特译本的译文中这种咄咄逼人之势就弱了很多,例如那个“sit waiting”,坐着等,就显得更加随意。而后文中出现了疑问句,也使阎王的形象更加“随和”一些。由此不难发现,诗歌的理解是多元的、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其中的不确定性需要译者根据自身的翻译技巧并发挥想象力进行填充。同时,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个人性格都会使译文留下浓浓的个人印记。

同时,接受美学的学者也认为,读者在《萨迦格言》的翻译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指出,文本的意义一方面来自作者,另一方面来自读者。前者在文本中阐释观点,表达情感,这是文本与生俱来的意义。而后者对文本的理解赋予了文本另外的意义。译者是本文的第一个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具有主观能动性,他既需要克服个人情感客观看待文本,又需要做一名有独立思想的读者,既在客观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使文本能够更加符合另一种语言环境读者的阅读习惯。下面本文以《萨迦格言》中第9首格言诗为例进行分析: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

今日仍不忘学习。

今生虽不能成为学者,

知识归来世已有。

李正栓译本:

Even if I were to die tomorrow morning,

I would still persist in studying today.

Though I cannot be a scholar in this life,

My knowledge will be used in afterlife.

塔尔库译本:

Acquire knowledge though you may die next year.

Though in this life,you may not be wise.

In your future birth,if taken with you,

It will become a valuable thing.

达文波特译本:

Even if one is to die the next morning,

Today one must study.

Though one may not become a sage in this life,

Knowledge will be safely deposited for future lives,

Just as riches safely deposited can later be reclaimed.

三种译本的译文从句式来看,只有塔尔库译本用了祈使句,而李正栓和达文波特译本则使用了让步状语从句。前者是以命令的语气要求人们珍惜时间,把今天当作世界末日般拼命学习,而后者的语气更加委婉,其中李正栓还用了虚拟语气,将“明晨死去”当作一种假设。其次,从译文的主语来看,李正栓用的是第一人称“I”,从自身角度出发,体现了以身作则的态度,传达了对学习永不言弃,孜孜不倦的品质。塔尔库用的是第二人称“you”,说服、教育口吻更强,像是一位长者对晚辈的劝诫。而达文波特则使用了不定代词“one”,它可以指代任何人,是泛指而不是特指,因此更像教堂里布道的传教士。由此可见,不同译者无论在细节的翻译中语法和措辞有何不同,但他们传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四、《萨迦格言》的多元阐释

下面,本文从文化的视角,从以下几方面针对隐藏在《萨迦格言》中的人文主义进行多元阐释。

(一)从英雄崇拜转变为智者崇拜

《萨迦格言》这部作品共有9个章节,1-8章阐述的都是如何辨析不合理性,以大众的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为主题。较之以往的藏族文本,萨班·贡噶坚参以现实中的人为创作源泉,从个体的立场出发,表达了自身对于社会现实和理想的深思。13世纪的西藏是分裂割据的时代,吐蕃王朝瓦解,各大教派都投靠了不同的政治势力,这也是人们思想动荡最严重的时期。作者在《萨迦格言》中通过大量的笔触,为藏族人民重新塑造了一个智者的形象,但与吐蕃时期的英雄不同,他塑造的是一种人格的典范。在吐蕃时期,倡导“不利刀剑,剽悍果决”,赞普大臣辈出,那个时期歌颂的是史诗般的英雄人物,是叱咤沙场的勇士。此后,佛教开始在藏族地区发展,昔日的英雄主义情怀被取代,化战争为和平,化勇士为智士的思潮开始流行起来。《萨迦格言》向我们展示的就是这一时代的文化转型。文学是文化的传声筒,《萨迦格言》就像是一部宣言一样,宣告着英雄时代的落幕和智者时代的兴起。这里的“智者”,是提倡仁政,化解仇恨,消除战争的“仁者”,强调人善良的本性,倡导宽容、诚实、慷慨、仁慈,是人们罪恶心灵的“救赎者”。此后的藏族文学作品开始倡导柔性智慧,形成了以慈悲、智慧与和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二)从文化学者转变为文化实践者

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在文本中的反映,通过文本能够寄寓作者的人生经验和情感观念,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与作者的交流与对话,从而赋予文字流动的意義。如果我们从动态的角度解读《萨迦格言》,就会发现一个文化学者从著书立说向文化实践者的这种转变。作者写到,“高贵者以生命相迫,怎会舍弃善良之本。重金虽千锤百炼,本色绝不改变。”在“凉州之行”一章中,到底是逆流而上还是逃避推诿,萨班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凉州之行,他深谙取舍之道,但“不忍蒙古之师进入西藏生灵涂炭,使刚刚建立的文明再收重创”。他将自己的理想投入到了不可预知的实践中,“智者要对真实的世间进行体验”,这种体验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与那些“文以载道”的作品不同,《萨迦格言》提倡“积极入世”,用实际行动践行个人理想。

(三)从文化引荐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

《萨迦格言》中,萨班在凉州之行以前,他的文化体认知是稳定的、单一的,而凉州之行对他今后的思想有彻底的颠覆性的转变,使其精神上完成了自主变化,是从“愚”到“智”的选择之路。在凉州,萨班发扬了“济世利人”理念,设坛讲经,撰写《心箍》,开创蒙古语言学的先河,成为了文化的传播者。

五、总结

综上所述,《萨迦格言》是藏族文学的经典诗歌,叙述了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和对人文主义的关切,在重译过程中,强调读者和译者的主体性,作文原文第一读者的译者有了更自由想象的空间。由此设立的“智者”模式,标志着由英雄主义崇拜向理性崇拜的转变,由文化学者转变为文化实践者的转变以及由文化引荐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的转变,成为了世界文学界的一朵奇葩,文学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和流传。

参考文献:

[1]Tulku,Tarthang.ElegantSayings[M].California:DharmaPublishing,1977:50-52.

[2]刘佳.《萨迦格言》达文波特译本隐喻翻译研究[J].民族翻译,2018(04):31-37.

[3]赵春龙,李正栓.《萨迦格言》外译史考察——以捷译史为例[J].民族翻译,2018 (04):52-59.

[4]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2):60-61.

[5]萨班·贡噶坚参.《萨迦格言》[M].次旦多吉,等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93-105.

[6]陈荟洁.约翰·达文波特《萨迦格言》丰厚翻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