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试可控流程的研究与应用

2019-10-21李继荣王硕张运杰赵旭辉赵梦佳

河南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应用

李继荣 王硕 张运杰 赵旭辉 赵梦佳

摘 要:当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检测设备,而检测设备的测试覆盖率是很多质量管理工作追求的内容。人们要提高测试设备的测试覆盖率,实现测试可控。本文主要研究测试可控流程,并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测试可控内容,以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同时提供参考案例,帮助了解该流程。

关键词:测试可控;流程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TM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9)29-0048-0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est Controllable Process

LI Jirong WANG Shuo ZHANG Yunjie ZHAO Xuhui ZHAO Mengjia

(Gree Electric (Zhengzhou) Co., Ltd.,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relies heavily on testing equipment, and the test coverage of testing equipment is the pursuit of many quality management tasks. People need to improve the test coverage of test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 tes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es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and transla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to actual test controllable content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true value, while providing reference cases to help understand the process.

Keywords: test controllable;process research;application

在目前的生产行业内,对成品、半成品、物料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工序,测试主要是为了检验成品及半成品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往往需要借助测试设备、工具或者经验来完成。

1 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

1.1 正常品和异常品

正常品是指实际生产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能够正常发挥设计的作用[1,2]。异常品是指实际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不能够正常发挥设计的作用。

1.2 测试可控

测试可控是指在正常的测试过程中能够借助一定的设备、工具或者经验将正常品和异常品区分开来[3]。

1.3 特性、状态和差异

特性主要指成品、半成品或者物料所具有的特殊输出功能[4]。状态是指成品、半成品或者物料具有的物理性质,如尺寸、电参数、颜色、形状等[5]。差异是指正常品与异常品的尺寸、电参数、输出等不同之处。

2 测试可控具体实施流程

对于从事质量管控工作的人来说,对测试可控的研究应该作为日常核心工作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不断弥补检验漏洞,直至所有缺陷类别都实现测试可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品的100%质量保证。如果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测试漏洞,那么想要保证产品的100%质量保证是很难的,因此研究实现测试可控的流程是很有必要的。

2.1 了解需要实现测试可控的对象

在测试可控过程中,主要对象有两个,一是成品、半成品或者物料,即要实现测试可控的对象;二是用来实现测试可控的设备或者工具,即实现测试可控需要借助的对象。在进行测试可控工作之前,最重要的是充分了解需要实现测试可控的对象,了解成品、半成品在整个系统内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同时,要要充分了解和研究测试可控对象,明白设备或者工具的原理和功能。当然,测试可控的过程实际也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快的过程。

2.2 对比正常品和异常品之间的差异

目前,测试可控的主要手段有测试成品、半成品或者物料的尺寸,测试成品、半成品或者物料的物理量,测试形状,测试功能参数等,其基本依据是识别正常品和异常品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明显呈现出来,便于识别和筛選,从而将正常品和异常品进行区分。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差异,本研究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对差异进行识别或者转化,实现最终的测试可控。

2.2.1 外观差异。外观差异包括尺寸、颜色、形状和平整度等。测试可控第一步就是要看看正确状态和错误状态的外观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可以人工直接识别,也可以用视觉设备识别等。当然,这些仅适用于差异比较大的时候,如果外观差异虽然有但是并不大,这时就要选择下面的方法。目前,利用外观差异去实现测试可控是最简单和相对省钱的方式。

2.2.2 参数差异。电参数包括电压、电阻、电容、电感量、电流、波形、温度、重量和密度等。当外观没有差异、不可区分时,进一步借助测量工具来测试正确状态和错误状态的参数差异,要看看其电压、电阻、电流等在正确和错误的时候有没有不同点。如果有就可以借助测量仪器来实现测试可控。当然,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差异较大的情况,如果差异不大、不易分辨,那么就要采取下面的方法。

2.2.3 在整体结构中所起作用的差异。要识别出物体在整个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如果处于正确的状态,物体是能够起到作用的,如果处于不正确的状态,它是起不到应起的作用的。这时就要看能不能通过对其所起的作用进行检测,实现测试可控。如果这种方法不行就要使用下一个方法。

2.2.4 转化法。当以上方法都行不通时,就要想着如何转化,比如将高度转化为电阻值,把电容测试方式转化为电阻测试方式等。如果转化之后差异比较明显且容易区分,那么就能够实现测试可控,如果不能就要对检测技术进行革新,通过新的检测方法来实现测试可控。

2.2.5 分析差异的大小。测试可控的前提是正确状态和错误状态之间有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易于区分,能够让设备分辨出这种差异。如果相互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差异不易区分,也不能够实现测试可控。当然,如果投入的资金或者代价太大,不符合实际,也是不能实现的。

2.2.6 检测技术的革新。当以上方法都行不通时,人们就要积极寻找新的检测技术,运用新领域的知识来实现测试可控。当然,这个过程比较长,因此质量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3 设备、工具或者测试方法的完善

当找到测试可控的方法之后,人们就需要对现有的设备、工具或者测试方法进行完善,即申购新的设备、购买新的工具、增加新的测试方法等,真正实现测试可控。

4 具体应用实例

不可控内容为:控制器电路板上连接器插反测试不可控。待实现测试可控对象研究内容为:连接器主要起到不同线路的连接作用,本质是一根导线,整体构造由插针和外壳组成,目前的测试手段无法识别插反异常。

借助实现测试可控的设备、工具、经验研究现状为:目前无针对连接器插反可控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只能依赖人员目视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检风险。一是外观差异,观察外观插反前后虽然高度有变化,但是依赖员工检验存在漏检风险,因此不可取。二是物理参数差异,连接器在物理特性上属于导线,插反前后物理参数无变化,因此不可行。三是系统中所起作用差异,连接器主要起连接不同线路的作用,插反前后在系统中所起作用没有改变,因此也不可取。

转化法研究内容为:观察发现,插反前后,固定一侧的高度不同,可以通过开关探针将高度的差异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差异,当插反时固定端的高度变高,将使开关探针动作,线路导通,此时外加测试电阻工装,可实现测试可控。验证方法可行,制作外加測试工装,成功实现针座插反测试可控。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埃文斯.全方位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韩之俊.质量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威廉·爱德华兹·戴明.戴明管理思想精要[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4.

[4]谢建华.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5]郭彬.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