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研究

2019-10-21刘方玮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

刘方玮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健壮的体魄、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够担任起祖国发展建设的重要责任,故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学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和主要追求。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与未来的社会工作密切相关,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有助于高职大学生熟练地掌握某项专业技能或技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在法律的约束之下,社会发展越来越秩序井然、文明和谐。处于法治社会中的每名社会成员都应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充分尊重和维护法律。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故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没有的法律的约束和限制,则人性之恶就会充分地暴露和展现,使社会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目前,我国已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在法律的加持下,人们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而高职大学生关系到“大国工匠”、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国制造”,人才更重的的是德行,其次是技能。而当前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如何加强对于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培应当是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培养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积极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

法律意识即人們在正确理解法律含义、正确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地将法律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以保障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虽然法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若社会公民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则法律武器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积极功能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引导人们积极树立法律意识,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让人们始终以法律的观念和思维看待社会,对于任何违背法律的现象都绝不姑息,让所有的阴暗、丑陋和罪恶都暴露于法律阳光的曝晒之下。高职大学生即将投身于社会工作,一旦其步入社会就脱离了来自学校的保护。因此高职大学生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充分认识到社会的两面性。此外,高职大学生也需要不断增强保护自己的能力,并在能够保护自己周全的同时尽力帮助被人,不断传播社会正能量。加强对于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树立起良好的法治观念,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

信息化时代,每一名社会成员都需要像一块海绵一样努力地吸收知识文化,以更新自己陈旧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不断跟上时代的潮流和步伐。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复合型和多样化等特点,这就表明当前高职大学生仅仅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高职大学生还需要积极扩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让自己对于社会、世界有更加深广的了解和认识。法律知识虽然并没有详细地纳入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教材中,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也不会严格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积极学习法律知识,让自己知法、懂法以至于不犯法应当是每一名社会成员的学习自觉。加强对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自觉,让大学生不断当地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而不至于在摆脱了“文盲”称号的同时又成为了不了解法律知识的“法盲”。

(三)不断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只有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我国的建设发展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稳中求进。在国家层面,全面依法治国为国家建设提出了方向引导和策略支持,在社会层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也将有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社会的顺利建设仅仅依靠国家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建成法治社会,还需要每一名社会成员都积极努力,将法律意识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让法律之光照进每一个社会角落。新时代,加强对于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将让更多的社会成员意识到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并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在耳濡目染和切身教育中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从而为法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二、当前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认识不足

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培养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形成对于法律知识的正确认识,积极培养法治思维,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效用,在头脑中自觉构筑起法律框架,让法治观念念深深扎根于自己心中,由内而外的信服法律,让法律成为自己的信仰,并不断地从法律中汲取精神力量。因此,提高高职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应当是对其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教学第一步。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仅有近半数的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法律课程有重要作用,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法律节日的时间节点,而仅有极个别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几部基本法的具体名称。法制宣传日、法典名称是法律常识,即使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公民也应当将这类常识铭记于心。而就当前高职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而言,高职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识还存在严重不足。

(二)高职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强调以法律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的根本标准。培养法治思维将有助于将法律意识内化为人们的思考方式,从而大大提升法律知识的普及度。故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在遇到侵权问题时会在第一时间选择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还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尽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通过暴力手段加以解决,以至遗憾终身。这表明,随着我国普法力度和法治教育力度的不断增强,当前大部分高职大学生都树立起了良好的法治思维,懂得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法治思维缺乏,还需要相关教师进行积极地教育和培养。

(三)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技能掌握不足

法律技能是指将法律知识合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方法技能,只有将法律知识积极应用于生活实践,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出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法治社会的建设才能体现出具体的成效。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能只是在知识理论层面上下功夫,还应当引导大学生正确掌握法律技能,让大学生在对法律知识的合理应用中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法律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但在具体的应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扰,这表明大学生的法律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培养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法律是庄严而神圣的,但由于法律知识体系过于庞大、门类较为丰富,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往往较为茫然,对法律知识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法律意识的培养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通过为学生播放法制频道的节目视频,如“今日说法”等方式激发课堂活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着严重影响社会的恶性案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为大家分享,引导学生分析该案件中的当事人主观反应、客观事实、危害结果等,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合同法》《民法》等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租房等密切相关的案件,引起学生兴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开展实践教学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仅仅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并不能帮助学生积极培养法治思维,只有掌握相应的法律技能,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使用法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法律权威。故相关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转变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贴合实际的情景模拟中实现法律应用技能的锻炼和提升。如可通过讨论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程度,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活动实践中加深对于法律应用的感悟。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以具体的法律事件为例,让特定的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原告、被告、旁听者以及证人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趣味的角色扮演中加深对于相关法律知识应用场景和具体应用方式的理解。

(三)深化教学改革、进行法律实践

当前,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一定的法律课程,但是由于不少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于专业所限,法律课程学习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顺利推进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工作。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迎合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让法律课程改革也得以不断深化,并积极地开展法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法律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素养、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与法律知识相关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漫画作品展览、讨论会、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达到法律精神的贯彻,还可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论坛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法律学习的关注程度,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四、结语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下,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深化教学改革等方式不断深化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为法律信仰的构建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谭胜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7(21):237-238.

[2]徐嬌.高职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13):194-195.

[3]姚威,张炜.培养法律意识  塑造健康人格——大学生犯罪预防的路径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9):83-86.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