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外汉语教材内容适应性问题

2019-10-21陈亚晶

关键词:刻板适用性编著

陈亚晶

自我国实行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在海外广泛设立“孔子学院”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社会蓬勃发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之一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也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近20 年来,对外汉语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随着出版的数量逐渐增多,对外汉语教材的适用性和针对性问题得到了逐步的改进,但是,教材内容的创新性和与时代的同步性却一直没有成为教材编写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对外汉语教材中关于生词対译的方法注释生词的适用性、对外汉语教材的更新速度对适应性的影响、教材中的非典型事例对适应性的影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虚拟人物的刻板印象对教材适用性的影响四个方面探究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适应性。

一、对外汉语教材现状概述

自我国实行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在海外广泛设立“孔子学院”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社会蓬勃发展,这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日益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随着国际汉语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学习者认识的不断增加,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之一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也越来也受到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对外汉语教材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综合下的产物。目前,国内编写的一些对外汉语教材虽然具有了针对不同国别、不同年龄和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针对性,但是大部分的教材还是因为内容的不适应而被束之高阁,最终被淘汰。本文拟从对外汉语教材目前所取得了一些成就和教材的更新速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和教材练习的适用性出发,研究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一些建议。

二、对外汉语教材适用性取得的成就

(一)针对不同国别或不同母语背景的教材不断涌现,使对外汉语教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针对泰国学生,徐霄鹰、周小兵编著出版了《泰国人学汉语》;针对日本学生,石慧敏和金子真也编著出版了《走向中国》;针对韩国学生,李明晶编著出版了《对韩汉语口语教程》;针对阿拉伯学生,李芳杰编著出版了《汉语100》。4这些教材都是在详细研究学习者母语的基础上编写比为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共同编写的通用型教材更有针对性。

(二)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教材层出不穷,使对外汉语教材呈现出全面性特点。

随着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的不断不深入,为各种年龄的学习者编写的不同的教材也陆续出版。目前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层次越来越广泛,不仅有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也加入了学习汉语的队伍,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针对低龄汉语学习者的教材。如王双双编著的《双双中文教材》一套专门为汉外学生编写的教材,适用于有一定中文背景的青少年学生;李晓琪等编著出版的《快乐汉语》是一套为母语是英语的海外中学生编写的系列汉语教材。针对小学生的教材则有沈文编著出版的《通用中文课本》、张洪宇编著出版的《海外小学中文课本》。甚至还出现了针对幼儿的汉语教材,如大华风采有限公司编著出版的《快乐幼儿华语》。这些教材充分考虑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心理,在内容及版面设计上比成人汉语教材更活泼。可以说,从小到大各个年龄阶段的汉语学习者,目前都有了量身定做的教材。

2.3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出现的针对性教材层出不穷,使对外汉语教材呈现出全面性特点。

随着对学习者的考虑不断的完善,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了一批为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编写出版了一批经贸、旅游等对外汉语教学实用教材。例如,郭美珠编著出版的《新世纪中级商用汉语课本》;张旺熹、孙德金编著出版的《基础商务汉语-会话与应用》;王尧美、林美淑编著出版的《300词畅游中国》等等。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在外带汉语教学中也开始应用,并出现了相关的对外汉语教材。例如,刘颂浩主编出版的《乘风汉语》就是一套使用现代化网络手段和教育技术进行汉语教学的学习课件,它运用动画、游戏、网络、多媒体、电脑模拟等多种现代技术和即时反馈评估系统,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汉语,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以上这些教材都鲜明、直接地反映了近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市场化特色。

三、对外汉语教材内容适用性的探究

(一)生词対译的方法注释生词的适用性探究

目前,大部分的第二语言教材都附有生词表,并在生词的旁边给以外语注释。教材的这种做法确实给而于学习者提供了方便,但语言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关系复杂,这就导致了第二语言教材生词注释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外汉语教材给生词加上对译词,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词义,特别是在韩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两种语言之间词汇系统的不对应关系,导致语词式对译法受到了局限,这反而会对学习者产生误导。我们既不能排斥生词对译的方法,也不能把它当成学习生词的一把万能钥匙。两种语言系统中能够完全对应的词义少之又少,但是现在的绝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都采用了完全对译的办法来注释生词。这就导致了很多的汉语学习者无法准确的掌握汉语中的近、同义词的准确用法,也无法形成地道的汉语表达。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语中的“参观”和“拜访”,在对外汉语的对译生词表中将这两个词都翻译成“visit”,留学生在使用中便产生了用法偏误,他们说出“参观人”、“拜访某地”的句子也见怪不怪了。

(二)对外汉语教材的更新速度对适应性影响的探究

正如前文说的那样,现在,对外汉语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版本,各种形式的教材都是很容易获得的。由此可见教材版本的更新速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但是,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是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真正需求呢?教材的内容的适用性可以说绝大部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有的那么多的教材中,虽然有了几套典型的对外汉语教材,但是其他的绝大多数的非典型教材在内容上却还是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例如,教材中介绍现在新时代中国的内容少之又少,而这恰恰又是汉语学习者最想了解的。

(三)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虚拟人物的刻板印象对教材适用性的影响的探究

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的课文多是以会话体的形式来展开课文的。随着教材编写的发展,现在教材中,会话的对象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这可以叫做教材中的“虚拟人物”。刚开始,这些虚拟人物仅仅只是一种相当于“A”、“B”这样的符号。但是,在编写实践中,一些学者开始为这些虚拟人物设置国籍、身份背景,赋予个性化的语言和鲜明的性格特征,使虚拟人物更加的生动形象。比如《博雅汉语·初级起步》中的美国男孩大卫和美国女孩玛丽、《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英国女孩爱丽丝、《发展汉语·初级》中的加拿大男孩马克和法国女孩马兰随着对外汉语教材的不断完善,虚拟人物的设置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逐渐流行起来,尤其是近几年出版的教材中,设置虚拟人物的比例甚至达到了一半以上。这样的虚拟人物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但是,这样的设置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刻板印象、“以偏概全”,使人产生认知偏差,这会对教学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首先,这种虚拟人物的鲜明特征所带来的刻板印象可能会引起学生对教材的不认同感。比如汉语教材中的日本学生都很勤奋、美国男生比较懒、加拿大男生总爱迟到等等,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如果这样的个性化话语仅仅是个别的,那么学生不会太过于在意,但是如果这样的话语反复多次出现,那么学生就会怀疑教材的科学性,甚至于可能对教材产生反感、排斥的情绪。其次。课本中存在的刻板印象也会让使用这些教材的教师难免会受到这些教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一些不利于教课的社会认知。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在不自觉中给学生贴标签。比如,会认为亚洲学生学习刻苦、内向、不善交际,欧洲学生热情开朗、不爱学习等等。而实际上,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界限明晰的,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生更不可能具有完全一样的性格特征。对学生的标签化极易导致教师放大学生的某一特征而忽略其他特征,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教学活动的,也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教师的公正形象。最后,这样的刻板印象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国家的认知,影响他们的学习与交流。现在的留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有虚拟人物的,因此刻板印象自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会让学生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判断。最终会导致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刻板印象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某些个体的特点无限推广到所有的个体上,从而影响认知上的偏差。教材中的这种将国别与某些性格特征直接联系很有可能会加深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隔阂,阻碍相互交流,对他们的汉语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四、对教材内容编写的建议

教材的编写始终是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到底什么样的教材才是真正学习者所需要的,是真正适合学习者的?这是一个暂时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一本好的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关注到以下几个问题:

1. 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教学注释要尽量避免将汉语的同义词、近义词处理为同译词语。汉语的同义词、近义词往往存在词性、色彩和使用范围等方面上的差别,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对译词后面标注出两者的差别,这样可以减少译词对学习者的误导,减少学习者在使用上的偏误。

2. 汉语学习者对那些能够体现他们兴趣和需求、与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最感兴趣,而对那些要求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和生活阅历及汉语词汇才能表达的话题最感兴趣。所以,在进行教材编写前,一定要进行考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选取真正适合学生的话题。

3. 汉语学习者所感兴趣的是与各自的文化、年龄、生活阅历、社会身份、当前需求和经济状况等诸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的话题。因此,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话题选择时,一定要选取切实贴近学习者的话题。如果有必要,可以把他们的文化编入对外汉语教材。

4. 练习的多样化也是吸引学习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能为练习而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也是教材编写应该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春英,张燕军.汉语教材编写的对象适应性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研究,2012,02:95-99.

[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J].世界汉语教学,1997,2:54-61.

[3]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创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78-84.

[4]郭晓麟.对外汉语教材语法教学示例的基本原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5:8-15.

[5]刘弘,孔梦苏.对外汉语教材中虚拟人物的刻板印象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51-58.

[6]胡明揚.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教材的编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4-16.

[7]吕必松.关于制定对外汉语教材规划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1:3-5.

[8]余千华,樊葳葳,陈琴.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其对外汉语教材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1:23-29.

[9]邵明明.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综述[J].国际汉语教育,2017,1:100-107.

[10]刘弘,蒋内利.近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特点与趋势分析[J].教材研究,2012,2:55-62.

[11]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28-35.

[12]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02(005):49-57.

猜你喜欢

刻板适用性编著
CLDAS土壤湿度产品适用性评估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结构化数据适用性研究
某门头桁架YJK和Midas整体分析及简化设计法的适用性探讨
中性自由
绿巨人实验
《国学小子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