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的风格及成因

2019-10-21谭黎明

大东方 2019年3期
关键词:坚定信念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有魂有势、有喻有典、有情有趣,风格鲜明、内涵深刻,人们喜闻乐见,平实中蕴涵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风格的形成来自坚定的信念,来自人民和实践,来自学习和积累,来自爱民的情怀。

关键词:坚定信念;学习积累;爱民情怀

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说话,既是一种思想观点和能力水平的展现,也是一种艺术和技巧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文章、演讲、讲话、访谈中,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解疑释惑,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诗文引用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有魂有势、有喻有典、有情有趣,风格鲜明、内涵深刻,人们喜闻乐见,平实中蕴涵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的风格

(一)善用形象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讲治国理政的大问题、大道理,却不搞说教,而是娓娓道来。这不仅是他的讲话风格和语言特点,更是一个大国领袖对自己的事业、力量和韬略有充分信心的表现。他善于运用一些生动的比喻,赋予全新的意蕴,阐释深刻的道理。他用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比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深化改革将面临新的困难和风险,改革需要巨大勇气和决心;他用“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来比喻说明只有经济总量而没有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是不够的;他用“根”和“魂”比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他用“总开关”比喻处于统领地位的意识形态,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用“益智补脑”来比喻学习;他用“老虎”“苍蝇”分别比喻位高权重、职位不高的腐败分子;他用“玻璃门”“弹簧门”来形容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他用“墙头草”“推拉门”来描述干部队伍中的好人主义,为官不为。这些比喻源于现实生活、源于普通群众,朴实自然接地气,让人在轻松愉快中茅塞顿开,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事理。

(二)善用俗文俚語进行解惑释疑

大家普遍感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直朴、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还经常会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等等,这样的大白话俯拾皆是。比如,他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无华的话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讲改革要辩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化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讲树典型不能用“开小灶”“吃偏饭”的方式来催生;讲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合适”。甚至像当年毛泽东说有新闻也还有旧闻的句式,他提出“‘一般如果没有硬杠杠,最后都成了‘二般了”;他讲“我们手里捏着一把好牌,一定要有好牌打成为好局的自信”;他还讲“做群众工作,我们共产党本来就是拿手的”。类似“一把好牌”“拿手的”这样极具口头语的用词和表达,远比那些“打磨”过后工工整整的大话更生动活泼,更具生活气息。这些很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轻松自然、通俗易懂,口语化味道很浓,它一扫人们反感的大话、套话、空话和“官话”,与大众话语体系很对接、很吻合,似春水一般清澈,令人耳目一新。

(三)善用诗文典故实现画龙点睛

习近平的演讲、发言、会谈和署名文章中,援引了大量的中华古典词句,充分展示了领袖的博学、睿智、包容、亲和的人格魅力,实现了语言的画龙点睛效果。他用著名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来论述理论学习也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也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人憔悴”的心甘情愿;更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最后在“灯火阑珊处”去领悟真谛。他用“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怀侥幸;用“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表明中国共产党把反腐败进行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他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阐明中国和澳大利亚虽然远隔大洋,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将两国紧紧连在一起,成为好朋友和战略伙伴;他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倡导中国和新西兰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精辟用典,丰富多彩,蔚为壮观,读来贴切、精当,赋予中华典籍以新的时代内涵,达到出神入化的意境。

(四)善用聊天语气拉近听众距离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但不居高临下,他经常用一些近乎唠嗑、拉家常似的聊天、谈心式话语触及人的心灵,话语中充满着亲和、温和、随和,以及平等、平易、平实的风格特点,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让人倍感亲切、温暖和感动,不经意中感化人、教育人和引导人。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一开口就说“让大家久等了”,接下来又说“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言语中一股理解人、关心人的暖流悄然涌动,浸润心田。他在坦桑尼亚演讲时,一开口用“哈巴里”打招呼,用“阿桑特民萨那”来谢谢大家。他在墨西哥演讲时,还深情地道白:“我是一个足球迷。”等等,处处尽现一个大国领导人的平等待人、平易近人的亲民风采。2013年7月,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习近平的开场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在海南考察时,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山东菏泽考察时,他说,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不是高高在上,没有“官话”连篇,如“邻家大哥”般的“唠家常”,一下子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生动平实的语言背后,是他平等、亲民的作风,是他与群众心心相印的感情。

二、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成因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风格是长期形成、一以贯之的。那么,这种语言艺术的魅力来自哪里?

(一)来自坚定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书写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充分反映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心。研读习近平的讲话,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他指出:“信仰问题是头号考题”,“如果丢失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的文章和讲话,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念、勇气和担当。正是因为他信念坚定,才使他的语言有底气、有正气、有定力、有分量。

(二)来自人民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从15岁到延安插队,到22岁去高校求学,从26岁在机关工作,到29岁去基层锻炼,曲折与磨砺始终相伴。长期在基层生活和工作,与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使得他充分了解国情民情,也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提供了许多机会。他用“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阐述政贵有恒的道理,要求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用“打铁必需自身硬”,強调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的极端重要性;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形象地阐述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这些语言都吸收了老百姓在生活中脱口而出的话,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因此,我们说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力量来自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

(三)来自学习和积累。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精神追求。他身体力行,熟读中外传统文化的经典,开阔了时空视野,提升了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也极大丰富了他的语言。在倡导创新精神时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讲领导干部要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时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在强调基层历练是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时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展望亚太伙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美好愿景时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等,都用得非常贴切精当。返本开新、继承创新、推陈出新,他的语言的力量来自学习、来自经典。

(四)来自爱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透着真情实感,以情动人。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4年2月,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的话语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温暖和打动了亿万人的心,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执政为民的一面鲜亮旗帜。正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所以,他的话语才有一种泥土的芬芳,体现了人民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责任担当和政治品格。

参考文献

[1]陈赐喜主编:《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

[3]刘志辉主编:《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作者简介:

谭黎明(1964—),男,重庆市垫江县人,中共垫江县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研究。

(作者单位:中共垫江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坚定信念
信念的力量
不忘初心
胶着With PVC
弘扬井冈山精神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浅谈新形势下党员的信念
长征精神: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之灵魂
浅谈新时期作为党员如何树立信念意识
做最好的老师
读经典名著,悟成功之道
李氏推销:一路有‘李’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