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把精神赡养放在养老的首位

2019-10-21马金慧

各界·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养老必要性策略

马金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未来我国人口也会由现在的轻度老年化逐步向深度老年化递进,养老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精神赡养作为养老问题中的关键点,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养老质量水平的标尺,在物质赡养已基本不成问题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将精神赡养摆至养老的首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养老;精神赡养;必要性;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全面提高,所以物质层面的养老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然而,当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后,便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现如今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养老问题中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对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的保护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把精神赡养放在养老的首位,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高龄老年人丧偶率以及生活无法自理人数的上升,许多家庭不仅在养老经济负担方面压力巨大,同时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也让子女常常难以兼顾到对老年人的赡养和孩子的抚养。对于越来越多的独居老年人而言,我们不仅要重视物质上的赡养,还需要精神层面的慰藉,给予其照料、尊重、安慰等,这也是广大老年群体尤为关注的重点。然而,我国在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空巢老年人数量增多。子女工作生活在外,与父母相隔甚远,很难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只能够在法定节假日时才回家看望父母,所以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的精神赡养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精神赡养多为形式化表现。许多子女对精神赡养存在误解,简单地认为给父母带来吃的、穿的便是给予其慰藉,殊不知老年人更需要精神上的慰问,更渴望亲情的回归。

二、把精神赡养放在养老首位的必要性

人在年轻的时候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为了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了养育子女成人,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因此到了退休年龄,应该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尤其是需要得到亲朋好友的精神层面的照料,应当把精神赡养放在养老的首位,这对于老年人来讲极为重要。

(一)精神赡养属于人类本性需求

人类属于群居动物,有着典型的社会性特点,所以一到老年便会常常认为与世隔绝而感到无比的空虚、寂寞、无助。实际上,老年人更需要得到精神层面的慰藉,很多老年人重视的并非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会高于一切。尤其是如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吃穿方面并无太多顾虑,并且也不会对子女要给予经济层面的支持提出过多要求,内心只是期盼子女能够多与自己联系,期盼子女能够在节假日回家看望自己,期盼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可以看出,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内容不多、不苛刻、不奢侈,甚至说非常朴素简约,而这也正是人类的本性需求。

(二)精神赡养属于中华传统孝道的核心体现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老年人的养老送终与子女的孝敬存在密切关系。现如今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以及现代人生育观念的转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的寿命普遍正常,很多家庭的组成背后对应的是4个或是8个老人的局面,也正是我们熟知的“421”结构型的家庭,要求子女对所有老年人进行赡养照料存在极大难度,不過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一定程度上也减轻或替代了子女的赡养负担。基于此,子女则更需要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因为这一点是任何人、任何体制都无法替代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文化的核心体现。

三、老年人养老的精神赡养相关策略

(一)完全法律法规对精神赡养形成规范

大量的经验与研究发现,人到老年并不会必然发生疾病与伤残,完全能够通过努力将其推迟到生命最后的较短时刻,所以完全能够实现健康型的老年生活,而这也是老年人、家庭、全社会的期盼。而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而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对其的照顾,但是如今独生子女群体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还存在相当困难,许多独生子女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重视与执行力度不足。因此,国家需要提高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关注程度,健全法律法规去规定精神赡养内容以及规范独生子女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在2013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老年人的精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进而保证广大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

(二)家庭成员需重视并做好精神赡养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作为家庭成员需要重视并且要做好精神赡养这一点。具体来讲,可通过如下几个典型做法着手:

1.为老年人订报纸刊物。通常子女去看望老年人时基本上都是买点心、水果、营养品等,但对于老年人来讲,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营养品,还需要精神层面的营养品。所以,作为子女可为老年人订阅报纸看望,满足老年人阅读、知晓社会新鲜事物的精神需求。

2.带老人参加活动。人一旦上了年纪,其社交范围会逐渐变窄,久而久之对子女的出现会更加期盼。因此,作为晚辈,我们应当多带领且鼓励老年人多参加户外活动,比如下棋、打太极、跳舞等等,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多结识伙伴,丰富生活,还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与老人多沟通交流。一般老年人对孤独、寂寞都较为恐惧,特别是在与子女分开居住的情况下,老年人每天都难有倾诉的对象,因此当子女在与父母团聚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多陪老年人说说话,保持耐心倾听,时刻关注且照顾好老年人的情绪。

4.多打电话嘘寒问暖。子女如果有闲暇时间,一定要多给老年人打电话,天热要提醒父母开空调,天冷则提醒父母添衣物。如此一来老年人才会感觉到欣慰,意识到子女无时无刻为其着想,内心的情绪也会更加安稳。

(三)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功能

现如今养老已逐渐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因此社区在养老方面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事实上,社区养老服务属于一项公益属性的事业,社区养老功能的发挥不应该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当然我们也要充分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对部分额外服务可进行合理收费,确保社区养老能够良性循环且稳健发展下去。其一,可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去提供有偿类服务,如此不仅能够为街道、居委会等机构补充一定的经费,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多就职岗位。其二,实行邻里互助,组织更多低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去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工作,号召社会各界对老年人提供义务服务等。其三,社区还应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家务管理等多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在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的支撑基础。如此一来,老年人在社区的各种活动当中能够慢慢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对步入老年的自己重新认识与接收,在帮助他人、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老有所为”的精神层次目标也得到实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老年化社会中,精神赡养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应当引起全社会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唯有将精神赡养放在养老的首位,倡导全民孝敬老年人、尊重老年人意愿,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精神养老社会氛围,进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也能让全天下的老年人都能够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徐小美.浅议社区在老年人精神赡养中的作用[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19(3):42-44.

[2]朱闻慧.养老,别忘精神赡养[J].健康,2011(9):

64-65.

[3]赵素梅.浅议老年人的积极精神养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6(1):40-41.

猜你喜欢

养老必要性策略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