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回归本位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9-10-21石丹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语文味有效途径

石丹

摘    要: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有效途径语文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统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赋予了更精彩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在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不能忘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呼唤语文教学回归本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实、朴实、简单、高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实践;有效途径

语文学科的本位指的是对语言的体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离开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语文教学要通过教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回归本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为了这种境界与追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

一、研读课标,研究文本

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深刻理解阐释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并通过每一节语文课的设计不断锤炼自己将语文课程目标细化的能力,转化为课堂教学可操作的目标。除了思考教学目标之外,还应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力求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也很容易做到客观评价。

研究文本,应该比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更宽泛,对教师要求更高。我认为应该体现两个层次,第一,就是指教师与文本的先期对话,本文初步的独特感悟,这应是先于备课。第二,在一些外在资源的帮助下,通过揣摩语言文字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提高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深度与广度,挖掘文本的教育资源。在这一层次中,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即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角度去研究文本,让学生能够吸收、积累、内化典范的文本语言;同时,教师更重要的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做一个能感动、会感动的人。

二、搭建平台,亲历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探究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佳途径,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过程去亲历语言实践,教师要重视并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这需要由学生的多重感悟建构而成。所以,教师应讲文本的精要及精彩之处,则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1、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读来酣畅淋漓, 回味无穷。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排比,那贴切传神、栩栩如生的比拟,那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还有那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可谓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乃至背诵,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 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

2、寻找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必有“柳岸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者,我们就应引领学生遵其路,识斯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品得个中妙谛。从而,操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感受生命,倾吐性情;升华孩子们的人文感悟,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3、找到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所谓撞击点就是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一般说来, 根据文章的类型,可分为感性撞击点和理性撞击点。感性撞击点较多集中于情感类的文章中,理性撞击点则较多存在于富含哲理的课文中。撞击点最能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找得准,撞得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 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如果你是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想?”从而使学生在情感和语言训练的撞击中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升华。

其实,每一次的语言实践和作为资源的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引起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如何表达可以更生动、更精彩,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智慧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语言能力提高带来的喜悦。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表达,我们就可以欣喜地聆听到学生心灵成长的拔节声。

三、激发内需,读写整合

有人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我认为这句话找到了教育成功的奥秘。如果学生没有因为语文课而喜爱上阅读,那真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所以,让学生亲近书籍,爱上阅读,调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等于打下学生学习语文的根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会影响其一生的幸福与发展(梁启超语)。

课内阅读我们要通过师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在融入阅读者真实体验的基础上,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外阅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绪、情感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的路上,教师的“身教”更甚于“言传”。

如果说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过程,那么,写作则是提高并锤炼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我们应该结束阅读教学中不动笔的现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师应依托文本,在每一节的语文课上,都要设计动笔的环节与内容,让学生不仅感情朗读,默读精思,还要笔下生花。只有教师善于捕捉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笔,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深化,让阅读教学得到有效延伸。因此,在明确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在语文回归本位的路上,我们只要有了这种整合意识,阅读教学中重读轻写的局面才能结束。

四、 追求真实,崇尚简约

对于走在课程改革路上的语文教学,我们一直在谈论着一个热点的话题,那就是: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这个话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在当今很是引人深思。新课程理念下好课的标准是需要碰撞和交流,才能达成共识;需要反思和总结,才能达成内在的一致。其实探讨这一话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进行语文教育实践的自觉性,承担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份義不容辞的责任。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评价所有学科好课的标准,而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评价标准。在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科学地看待语文课程好课的标准,能充分呈现语文教学的独特因素,充满文化气息。我们应该追求真实扎实并重、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境界。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变成简单的路径,就是一种简约。简约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力求简约、艺术地处理文本。在教学环节上力求简化而又层层深入。在教学语言上追求简洁精当而又富有艺术性。在真实、扎实、简约的风格中追寻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富有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做到让学习成为自己的生活,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习惯。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聪明和睿智。

参考文献:

[1]陈建先:《本位语文》,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年7 月版;

[2]杨再隋、吴忠豪、陈建先:《再谈语文课的训练》,《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4 年第4 期18-19。

[3]《语文教学本位的迷失与回归》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1年3月

[4]张小萍《返璞归真,探寻小学语文教学的本位》,《小学教学参考》2015年第31期 25-26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语文味有效途径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