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氡析出及运移规律

2019-10-21程小蛟许延辉姜希印王保齐简俊常

煤炭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验台活度运移

文 虎,程小蛟,许延辉,马 砺,郭 军,姜希印,王保齐,简俊常

(1.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2.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3.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邹城 272072)

煤自燃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不仅造成大量煤炭资源浪费,而且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O2和CH4)[1-4]、有毒有害气体(CO,SO2,H2S,N2O,NOx等)以及一些重金属微量元素(As,Se,Hg等)[5]。因此,煤火灾害防治是人员身体健康、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火源探测技术作为防灭火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火灾治理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火源探测技术主要有:温度法[6]、磁探法[7]、电阻率法、气体测量法[8]、同位素测氡法[9]、无线电波法、地质雷达探测法[10]、遥感法[11]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法[12]。

火源精准探测一直是防灭火工程的世界性难题。测氡法作为现阶段火源精准探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放射性物探技术被应用于火源探测。太原理工大学防灭火课题组提出了“煤层自燃火源位置精准探测技术”,并自行研制了国内外最大的煤自燃及测氡(222Rn)实验台[13]。基于此实验台,薛生等[14]研究了氡析出与煤温的关系;王俊峰[13]研究了地下煤层自燃时上覆岩层中氡气运移规律;刘艳[15]研究了煤氧化升温过程中氡析出与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关系。此外,该技术已在多个矿井中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上述研究均以“geogas”运移理论[16-19]为背景,建立并完善了同位素测氡技术的理论基础。但现有测氡方法实际探测深度为500 m,随着我国矿井采深不断增加(>700 m)[20],地质构造愈来愈复杂,地表测氡技术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此外,对于采空区浮煤自燃,受采动及复杂地质构造影响,采空区上部均可能产生氡异常现象,所以,地表测氡技术难以精准定位采空区火源位置,针对性采取措施,防治煤自燃。

基于此,笔者以松散煤堆为研究对象,结合均匀多孔介质氡析出、运移理论,基于自然发火实验台,探索松散煤堆发火过程氡析出、运移规律,以期对采空区火源精准探测提供依据。

1 实 验

1.1 实验原理

1.1.1煤自然发火原理

煤自然发火是由于煤与氧接触时发生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当放出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时,煤温上升而导致自然发火[21-22]。煤低温自然发火实验就是该过程的模拟,即在实验条件下,依靠煤自身氧化放热升温,考察煤温、O2消耗量、CO产生量以及其他气体的变化规律。

1.1.2实验分析过程原理

为明确本实验目的,对分析过程进行简单描述,如图1所示。

图1 分析过程原理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nalysis process

1.2 实验装置

自然发火实验主要基于西安科技大学XK-VII型煤自然发火实验装置[23-24]。实验装置连接设计为局部气体循环体系,如图2所示,主要由自然发火实验台、供气装置、干燥瓶、干燥管、RAD17连续性测氡仪、流量计、单向流量调节阀组成,各部分均通过外径6 mm的PC管串接在一起,且每个连接端口通过玻璃胶密封。为保证进入测氡仪的气体水分小于10%,实验台出气口连接干燥瓶、干燥管,主要目的有:一是过滤和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和杂质;二是冷凝作用,降低气体温度。其中,干燥瓶连接时采用长进短出的形式。RAD17测氡仪内置空气泵,在不影响发火实验的情况下,通过流量调节阀、流量计来调节气流量,将气体排出量控制在250 mL/min。

图2 自然发火实验Fig.2 Spontaneous combustion experiment

1.3 煤样制备及基本条件

(1)煤样制备

按实验标准获取、制备煤样,在煤体破碎过程中,从破碎煤体里取出部分混合煤样(1 550 g)进行粒径筛选分析,获得实验煤样的粒度分布范围见表1。实验台总的装煤量为1 606.1 kg,自然发火实验基本参数见表2。

表1 煤粒度分析结果
Table 1 Coal particle size analysis results

粒度/mm+10-10,+7-7,+5-5,+3-3,+0.9-0.9质量/g298.00182.00204.00318.50228.00319.50频度/%0.1920.1170.1320.2050.1470.206

注:“+”表示未过筛,“-”表示过筛。

表2 煤样实验条件
Table 2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coal samples

(2)炉体内换气时间

假设整个炉体内碎煤分布均匀,根据上述实验条件,获得不同供风条件下破碎煤体内风流运移速率。炉体内装煤高度为1.75 m,所以在理想条件下,完成一次气体交换预估时间可通过式(1)计算,其结果见表3。

t=HA/Q

(1)

式中,H为炉膛内煤体高度,m;A为炉体内煤样空隙的断面面积(A=A0η,A0为实验台横截面积),m2;Q为供风量,m3/h;t为炉体内完成一次换气所需时间,s。

表3 不同供风量下煤体内空气运移速度
Table 3 Air transport velocity in coal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air supply volumes

序号供风量Q/(m3·h-1)运移速度v/(m·s-1)炉体内完成一次换气所需时间t/s10.16.38×10-527 42920.21.27×10-413 78030.31.91×10-49 16340.42.55×10-46 86350.53.19×10-45 48660.74.47×10-43 915

1.4 实验过程

在自然发火实验中,煤样温度从常温升至170 ℃持续了45 d。在此期间,为满足高温点位置处氧浓度需求,供风量从0.1 m3/h逐级变化到0.7 m3/h,其高温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通过图3来表示。测氡仪连续运行2个周期,每次取气时间设置为5 min,总取气量为2 500 mL。松散煤体内高温点温度值每升高(5±0.5)℃,需经过24~36 h达到平衡,之后进行循环测量。

图3 高温点温度随时间变化Fig.3 Temperatur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point varies with time

2 煤自然发火过程氡分布规律

2.1 氡活度浓度分布理论

氡在均匀多孔介质中传播[25]的一般方程:

(2)

式中,C为介质中氡的孔隙活度浓度,Bq/m3;η为介质的孔隙度;D为氡在介质中的扩散系数,m2/s;v为介质中流体的渗流速度;λ为氡的衰变常数,1/s;a为介质产生可运移氡的能力,Bq/(s·m3)。

对于发火实验台,风量稳定时,其内部氡活度浓度分布总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将式(2)进行简化,据此,可建立孔隙介质中氡稳态运移的一维微分方程:

(3)

式中,C(x)松散煤堆中心高度x位置处的孔隙氡活度浓度,Bq/m3。

当破碎煤体内氡运移完全由渗流所主导时,可忽略氡的扩散运移作用,式(3)可简化为

(4)

初始条件x=0时,C(0)=C0,则通过式(4)可获得破碎煤堆内一维氡活度浓度分布函数为

(5)

2.2 同一时间沿轴线氡活度浓度分布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图4。当供风量Q=0.1 m3/h、煤体最高温度Tmax<50 ℃时,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呈线性递增;当供风量Q=0.1 m3/h、5070 ℃时,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均先增大后减小,其突变点范围分别为125~145,105~125,105 cm。此外,实验中发现,供风量Q=0.2 m3/h、Tmax>70 ℃时,距离进风口145 cm位置高温气体遇冷液化产生大量水。综上,随着松散煤体温度的升高,氧化升温速率加快,高温点位置向下移动,耗氧量增加;当L小于105~125 cm时,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基本呈线性关系,在此高度范围内认为氡运移以渗流为主;由于实验装煤总高175 cm,由此可知多种运移方式耦合作用范围为50 cm,该值与同位素测氡法埋杯深度基本一致。

2.3 同一位置不同温度氡活度浓度分布

由图5可知,当L=25 cm时,氡活度浓度随煤温变化先增长后趋于平稳;当25

图4 沿轴线方向氡活度浓度变化Fig.4 Variation of radon activity concentration along axis

图5 不同位置氡活度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Fig.5 Variation of radon activity concentration with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3 煤自然发火过程氡运移规律

由于煤体导热性差,沿轴线方向温度差异越来越大。实验开始时,L=5 cm位置处始测温度为40 ℃;当煤体内Tmax=170 ℃时,L=185 cm位置轴心温度仅为70 ℃,L=165 cm和L=145 cm轴心温度为85 ℃,L=125 cm处轴心温度接近90 ℃。所以,为了解同一温度条件下沿轴线氡活度浓度的分布规律,将煤温为40,50,60,70,85,90 ℃时轴线各位置对应氡活度浓度值按风速等效换算后绘制图6。

从图6可以看出,当煤温处于40~70 ℃时,从整体来看,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呈指数增长。当煤温T=85 ℃时,在L<125 cm范围内,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先增加后趋于平稳;而在L≥125 cm范围,氡活度浓度又呈递增趋势。煤温T=90 ℃时,在L≤125 cm范围,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由上文可知,炉体内装煤高度为175 cm,多种运移方式耦合作用范围为50 cm,所以对L<125 cm的氡活度浓度进行局部拟合,获得图7。

图6 同一温度不同高度氡活度浓度Fig.6 Radon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图7 与进风口距离L≤125 cm氡活度浓度分布Fig.7 Distribution of radon activity concentration less than 125 cm from the inlet

由图7可知,当煤温处于40~90 ℃时,从整体看,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均先增加,达到65 cm位置时,氡值趋于稳定,拟合曲线与式(5)相吻合,满足y=y0+AeR0x,参数见表4。从理论上进一步证明在L≤125 cm,沿轴线方向氡运移以渗流为主。基于氡运移规律,可为松散煤堆发火位置判断提供依据。

2015年12月,阳光佳苑一期一条主管线突然崩裂,无法正常供暖。为尽快恢复供暖,陈建华脱掉棉衣,只穿着单薄的工作服,第一个跳进脏水沟里更换主管线,刺骨冰冷的水冻得他瑟瑟发抖。经过几小时的抢修,才将管线安装完成。

4 松散煤堆自然发火过程氡析出规律

对每一层高进行划分,以L=125 cm为例,假设该位置上下10 cm为一均匀多孔介质单元。按此假设对每个高度依次划分,如图8所示,其中每个单元体积V、截面面积S均相同。每个单元相邻两点间温度差值相对较小,因此,同一个单元内可忽略温度差异对氡值的影响。同一个均匀多孔介质单元,其内部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分别为破碎煤体产生的可自由移动的氡、衰变减少的氡、外界流入单元的氡以及流出单元的氡。

表4 沿轴线方向氡活度浓度分布函数参数
Table 4 Parameters of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radonactivity concentration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参数煤温/℃405060708590y070.8125.5166.3225.9837.41 651.6A-58.9-109.7-142.4-175.4-849.4-1 781.7R0-0.03-0.06-0.06-0.04-0.03-0.03

为获得低温氧化阶段氡析出规律,对各单元氡活度浓度分布进行分析,建立氡体积分数平衡关系式,表达式为

(6)

式中,βi为不同温度下单位体积氡析出量(主要包括富集氡和衰变产生氡),Bq/m3;V为单元体积,m3;S为单元截面面积,m2;δi为单元上表面氡析出率,Bq/(s·m3);δi-1为单元下表面氡流入率,Bq/(s·m3)。

令Rin表示单元内流入氡的量,Rout表示单元内流出氡的量,那么

Rin=∮Sδi-1dS

(7)

Rout=∮SδidS

(8)

所以,式(6)可简化为

(9)

由上述氡平衡关系可知,沿轴线方向,当且仅当Rin=Rout,此时该位置才能反映出氡析出与煤温的真实关系。由图7可知氡值稳定范围为65~125 cm,此时,在该区间内有Rin=Rout,所以在65≤L≤125 cm能够真实反映氡析出规律。

图8 均匀多孔介质单元氡活度浓度变化Fig.8 Changes of radon activity concentration in a uniform porous medium unit

此时,当65≤L≤125 cm时,关系式可简化为

(10)

去掉积分号,等式仍然成立,简化为

(11)

65,105,125 cm位置煤温与发火时间关系,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煤温随发火时间呈线性增长,且增长趋势一致。因此,近似认为在65≤L≤125 cm内,沿轴线方向氡活度浓度分布较为均匀。由图5,9可获得不同位置氡活度浓度与煤温、煤温与发火时间的拟合关系式:

(12)

(13)

(14)

将式(8),(9),(10)代入式(7),可得到65,105,125 cm处氡析出与发火时间的关系:

(15)

值得注意的是,式(5)中发火时间t对应的温度区间为40~90 ℃。

图9 煤温与发火时间关系Fig.9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temperature and ignition time

5 结 论

(1)当高温点煤温小于50 ℃时,煤氧复合反应缓慢,耗氧量低,氡活度浓度沿轴线方向呈线性分布,氡运移以渗流为主;当高温点煤温大于50 ℃时,此时升温速率加快,耗氧量增加,高温点位置发生变化,渗流影响范围逐渐减小;当高温点煤温大于70 ℃时,多种运移方式耦合作用范围为50 cm,与同位素测氡法埋杯深度基本一致。

(2)同一温度条件下,当L≤125 cm,氡活度浓度沿轴线先增长后趋于平稳,其中,平稳段对应范围为65≤L≤125 cm;在此范围内,氡活度浓度随煤温升高呈指数增长,且存在特征温度点,可作为煤自燃发火程度判断的依据。

(3)通过氡析出与煤温、煤温与发火时间的关系,推导了氡析出与发火时间的关系式;通过对松散煤堆内氡析出、运移规律分析,可为采空区火源判断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实验台活度运移
低活度水基钻井液体系中的活度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
燃气管网泄漏模式建立及应用
页岩油多孔介质孔隙尺度运移残留规律分析
CaO-Al2O3-MgO-SiO2-Ce2O3 渣系活度计算模型
产气荚膜梭菌生长所需最低水分活度研究*
磁化微咸水及石膏改良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开封后水分活度的变化及安全性评价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基于PLC的液压综合实验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实验台总体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