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9-10-18李文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9期
关键词:预见性导管血流

李文彦

天津市公安医院 300040

血液透析是指将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与患者体内血液在体外通过一系列处理得到物质交换,以使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清除,有利于患者酸碱、电解质平衡维持。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血液透析对其生命延长作用极大,但因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治疗费用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从而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影响其心理健康,不利于治疗的有效完成,故需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来减轻患者压力水平,改善其心理状况[1-2]。本文主要讨论在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3例。入组条件:透析时间不低于3个月;年龄超过18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与认知障碍;入院时已患有局部或全身感染;具有免疫疾病、炎症疾病、恶性肿瘤等。本研究已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53例患者依照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配成参照组(26例)与实验组(27例),其中,实验组:男、女比例12∶15;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4.18±1.93)岁;原发病类型:多囊肾、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各3、5、11、8例。参照组:男、女比例11∶15;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4.23±1.97)岁;原发病类型:多囊肾、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各2、6、10、8例。2组患者在原发病类型、年龄与性别构成等基线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加强保暖、用药指导、生命体征密切注意等。实验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预见性护理干预小组的组建:小组成员包括责任护士、护士长、科室主任、主治医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体重、血压、临床表现、血管通路等)予以了解,以此为基础,对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予以评估,结合临床经验、文献查找等方式,对护理目标和应对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明确。(2)透析导管护理:对导管置入处是否存在渗液、渗血问题予以早期观察,并对管腔内有无回血予以注意,确保敷料的干燥。告知患者在洗脸时,防止敷料被浸湿。对敷料是否完整予以观察,每日进行1次换药。对于留置股静脉导管的患者,叮嘱其保持卧床休息,尤其是在穿脱衣裤、翻身时防止牵拉,以避免留置导管出现滑脱情况。通常情况下,不对用于血液透析的深静脉导管进行输液、抽血等操作,若在大量补液或抢救等特殊情况下使用后,依据血液透析后导管的处理要求实施封管处理,以避免导管发生堵塞。(3)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压力水平和心理状况予以动态评估,将血透治疗的原理、作用等有关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介绍,对患者家庭支持予以有效利用,并请长期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交流透析经验。护士加强与患者的交谈沟通,对其心理感受予以认真倾听,予以其有效的心理疏导。(4)并发症和不良问题的预防:透析时,对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每隔30~60min进行1次记录,对于危重患者每次记录时间间隔15~30min,警惕肌肉痉挛、透析器反应、失衡综合征、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出现,一旦出现,予以及时的应对措施。同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肌梗死、呼吸骤停、心衰、心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予以密切注意,做好心肺复苏的全部准备工作。透析时,对透析液和血液颜色、有无血液分层、静脉压、血流量予以严密注意,及时处理异常问题。透析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指标予以检测,及时处理不良情况,并予以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确保其体重增加处于合理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状况、导管留置时间、护理前后的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予以评价。其中,压力水平借助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量表(HSS)予以测评[3],该量表包括社会压力源、心理压力源、生理压力源3个维度,共27个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为0~4分,满分为108分,压力水平与得分成正比;心理健康借助症状自评量表 (SCL-90)予以测评[4],包括9个因子: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症状、躯体症状等,实施5级评分法,心理健康与得分成反比。

2 结果

2.1 2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状况对比 参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5.38%,实验组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出现,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压力水平、心理健康及导管留置时间对比 2组护理前的HSS、SCL-9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HSS、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压力水平、心理健康及导管留置时间对比分)

3 讨论

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昂贵的医疗费用导致其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而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患者担心失去正常生活能力,使得患者的压力水平增加,心理状况差,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故需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患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5]。

熊杰[6]在研究中表明,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降低患者压力水平,使其心理保持健康状态。本次,实验组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出现,并且其护理后的HSS、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参照组,也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突出。预见性护理要求护士具备超前的临床思维,对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时可能产生的问题予以预测,以明确护理重点,随后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使患者痛苦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7]。我院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组建护理小组,基于患者实际状况,明确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患者心理疏导,并结合临床经验、文献查找等方式,拟定应对措施,能够有效规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在促进护士实际工作能力提升的同时,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保障。通过采取透析导管护理、心理疏导、并发症和不良问题的预防等护理措施,不但能够有效控制不良问题的出现,还能在不良问题出现时,予以患者及时和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将不良问题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使患者身体痛苦与精神压力得到减轻,为其健康的心理状况提供保障,以此达到突出的护理效果[8]。

因而,在血液透析的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突出。

猜你喜欢

预见性导管血流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