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2019-10-16周英

人民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一对一终端资源

周英

互联网时代,将新媒体、新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

近年来,我校开展“‘一对一的数字学习环境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研究。“—对一”的数字学习环境是使用无线网络技术将若干数字化移动终端互联而成的一个网络环境,每个学生都配备可以自由支配的移动终端设备。

我们思考并探索:如何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媒体网络学习工具,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产生自主学习动力,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不同学科教师根据教学情况,选择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去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为了保护学生视力,我们把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严格控制在教学总时长的30%以内。

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力参差不齐,但在很多课堂上,教学目标是统一的,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视作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常常习惯为全体学生准备和提供划一的学习资源,统一的学习内容和步骤,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

“一对一”的数字学习环境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

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在一节归类识字课上,教师请学生根据自身识字速度,确定自己在5分钟内准备认识多少个生字;“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关汉字,学生首先筛选出自己认识的汉字,并利用不同的方式,对剩下的“生字”进行学习和注音。5分钟后对自己的既定识字目标进行反馈。这样既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又让每一个学生在此学习环节有明显的学习增量,长期坚持还能让学生学会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并感受到目标达成的喜悦。

为学生在一堂课上提供不同层次、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学习终端也大有可为。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出一个主题要学习的几方面内容,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再利用学习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通过学习空间或互动题板将自己的思考、见解进行表达。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便参与到不同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既是学习资源使用者,也可以是学习资源创造者。“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我们鼓励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加丰富的符合儿童认知需求的学习资源,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我们发现,学生所创造的资源更容易让同龄人接受和理解,也更加多元和丰富。如小学数学《平行和旋转》一课,教师让学生利用学习终端搜集物体运动的视频和图片,课堂上再将这些来自生活的素材分类研究,学生主动发现并提炼出平行和旋转的特征。此时,每一个学生都既是学习资源的贡献者,也是学习资源的分享者。同时,资源被收录在平台上、空间里,既能在课堂上使用,又能促发孩子课后反复学习的兴趣。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现在,很多教师开始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热闹了,但有时效果并不是很好。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活动学生”而不是真正的“学生活动”,导致成为一种形式化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更多是为了佐证教师的讲解,而非解决学生自身真实的问题。此时,教师忽略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学习任务是否是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是不是学生真正关心的,学生有没有来自心灵深处的困惑和问题,对同一主题有没有认知矛盾冲突等。

怎么解决?能不能在学习活动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水平、共同话题等,发现并善用可产生合作学习的契机,让学生自主建构学习团队,通过自组织让每个学生在团队中充分展示自己,以促发学生思考?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中,初读课文后,学生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牛很可怕,一种认为鹅很可怕。教师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个人终端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终端进行自由分组。持相同观点的孩子在空间内形成一组,通过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在文本中寻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字、词、句的深度理解),发表到自己组内的空间里,为接下来在班级层面的双方讨论提供大量素材。学生认为,这样的小组合作需求来自于自己,每个人都全力以赴、主动学习、贡献智慧,学习真正发生了,群智学习的优势得以真正体现。

研究表明,学习者有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三种不同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表达方式才是最好的。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指定学生采用统一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如通过朗读课文进行学习理解;通过画线段图来进行数学题分析,等等。一个看似简单且管用的要求背后却反映出学生学习的主导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

為了引导学生在同一堂课上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用新的信息技术做改革的“脚手架”。在学习环节上,我们主张学生可以采用网络搜索、看视频、实物观察、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等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网络+终端”为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支撑,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新技术融入课堂也给了学生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在学习一首古诗后,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将它表现出来。于是,有的学生朗诵、有的编调吟诵、有的唱成儿歌、有的画画、有的表演,个人终端成了照相机、录音机、摄影机,记录下精彩的时刻,多种感官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让整首诗活起来、动起来、美起来,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富有个性化表现力。

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过程性评价应该是多维的,既有师对生的评价,也有生生之间的评价。其中,生生之间的评价具有同伴教育的意义。但现实是,学生问无效评价较多:有的评价流于形式,没有推进对问题的讨论,没有对学习思考方式提出良好的建议;有的渴望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让每个学生充分表达。

利用“一对一”数字环境,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堂课上,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上传到学习平台,由于学生完成速度有差异,先完成的学生就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借鉴,同时可以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点赞”,表示认同;有的学生提出建议,“如果能总结—下就更好,画示意图更便捷,应该标出数据、加点文字说明”;还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想想你的单位‘1是什么”?“—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立体交往互动在同一时空发生了。课后,教师、学生、家长还可以进入空间进一步学习、理解和点评,从而形成一个学习型社区。

未来已来。面对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我们的课堂不应该再有时空局限,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生动、个性化地自主学习,课堂才会更开放,思维才会更活跃,生命才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

责任编辑 李帆

猜你喜欢

一对一终端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完美终端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