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9-10-16董金刚

学周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将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7-001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07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复杂。首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信息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不良信息正在影响着高等政治教育,对学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没有一个严格的筛选和监管的机制,致使很多积极健康、促进思想进步的信息很容易被各种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所覆盖,最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职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学生掌握的信息很有可能会超多于思想政治教师,这让教师在教学中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具备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能力,对于网络上复杂的信息要做出正确的筛选。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互联网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伦理性挑战。互联网时代在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技术的同时,对我们的隐私和自由也造成了难以避免的威胁,淘宝、唯品会等软件记录着人们的购物习惯,而百度、谷歌等记录着人们的浏览习惯,同时,微信、微博等记录着人们的交际情况。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数据作为載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与此同时,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临伦理上的挑战。在对大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时,大学生的隐私将会面临多方的威胁,如果大学生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引导大学生。大部分高校都会建有自己专属的网站,但是要是想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有效的去引导大学生,那么就必须让网站更加的具有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进而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应该共同学习互联网技术,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建立网络的能力,使得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1]。高校在建立网站时需要借鉴优秀网站的建立经验,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设计新颖的网站界面,在网站中加强互动性,随时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建议进行反馈,通过灵活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此外,高校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用网络上的数据信息。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系统,大学生只有正确的对所需信息进行处理,才能将信息为己所用,而不是被信息牵着走。大学生需要对网络上的信息性质有清晰的认识,避免过分接触不良信息,让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影响。

2.强化网络规范管理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便捷,但是,信息的复杂性也造成了很多的伦理性、法律性的问题。高校网站的顺利运行需要校内外多个部门进行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努力[2]。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站不断地被完善。高校网站离不开外部力量的监督和内部人员的严格管理,不管是利用行政手段,还是对技术进行创新,只有进行严格缜密的管理,才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高校要在源头上去控制信息的传播,对信息进行筛选。其次,大学生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渗透法治理念的力度,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3.利用网络开放论坛塑造大学生。互联网中的各种类型的论坛可以让大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能够很好地体现广大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和思维走向,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利用论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学会利用理性思维去评价一个事物,客观分析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教师与学生能站在同一高度去交流和讨论,对此,教师应该更加真诚地去和学生进行沟通,积极在论坛中发言,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能拥有更健康的思想,进而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将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明确“成人”的重要性。同时,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意识,提升对数据处理的技能,加强力度去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运用能力,避免大学生过分接触不良信息,对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温春林.“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优化[J].才智,2018(36):38.

[2]刘诚儒,郭炫棋,曹凯铭,等.探究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J].时代报告,2018(22):60.

[3]孙薇.“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5):203.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董金刚(1974.9— ),男,汉族,河北沧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