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矫治策略

2019-10-16洪涛

江西教育C 2019年7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心理健康

洪涛

摘要:影响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因素主要有客观性因素和主观性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无法改变,有的则可以积极加以干预、改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致力于改善外部家庭、学校、班级等育人环境,而且要将行之有效的心育、心辅、心疗方法引入其中,助推学生的心理调节,让学生突破自我。只有家校携手共育,才能从根本上矫治弱势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弱势群体    心理健康    矫治策略

弱势群体是一个丰富而开放的概念,既指“一类身处社会边缘的脆弱群体,也指此时此地处于不利境地的群体”。常态、狭义的弱势群体特指那些诸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等显性弱势的一类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扶持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弱势群体子女的生存样态,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剖析

弱势群体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生活窘迫或家庭成员残缺、关照缺失、情感沙化等问题,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诸如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自闭心理、抑郁心理、攻击性心理、退缩心理、偏执心理甚至精神分裂等等。种种心理问题,造成了弱势群体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性格缺陷、消极生活态度等,个别的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对弱势群体的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问题成因等进行深度剖析,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严峻课题。

(一)客观性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影响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因素包括客观性因素和主观性因素。从客观性因素视角分析,心理健康问题既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一个生理性问题。社会性问题是外部条件,生理性问题是内部根据。

一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指弱势群体子女从其母系或父系等方面延续下来的心理性、精神性、气质性等问题。现代精神病学研究表明,父母中有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其子女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数十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患精神性疾病,子女的患病概率更高。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对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当首先予以重视。

二是家庭因素。遗传因素导致的心理疾病带有明显的器质性倾向,而家庭因素导致的心理疾病则往往比较隐蔽。部分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能奋发图强,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直面家庭的弱势因素,而产生一些消极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许多弱势群体家庭,对学生教育是简单、粗暴的,动辄棍棒,由此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等。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父母双方感情不和等因素影响,内心留有阴影,从小便形成一种“玩世不恭”心态,或走向另一极端,形成孤僻、自卑甚至自闭心理。

三是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形成的一种“大气候”。在商品化的社会,许多弱势群体子女染上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心理,他们往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做家务,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导致这部分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等媒介之中。另一些则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留守学生),他们不缺少金钱支撑,但却缺乏亲子的情感交流、互动,因而容易产生这样一些心理问题,如娇惯、依赖、嫉妒和懒散心理等。

(二)主观性因素

弱势群体的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既有不可抗拒性质的客观性因素,也有这些学生自身的主观性因素。相对于客观性因素,主观性因素更为顽固、隐蔽。研究表明,弱势群体子女的自我认知往往是肤浅的、片面的。

一是片面的自我认知。我们在对弱势群体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时做过一个“我是谁”的心理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往往局限在自我角色(如我是儿子、女儿、学生等)、自我性别、自我外貌、自我爱好等。很少有学生能描述自我的理想、自我的信念、自我的性格、自我的价值观等。这样的自我认知,说明学生的心理往往是比较脆弱的。

二是敏感的自我防御。弱势群体子女往往关注外在的、他人的评价。许多学生,往往不能直面家庭状况、家庭背景。当被问及家庭状况、背景等问题时,许多学生表现出主动的回避、掩饰。比如在学校启动社会救助系统对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助时,一些弱势群体家庭子女都羞于“拿补助”。这表明,弱势群体子女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怜悯、同情,而是别人的尊重,在乎的是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表明,学生的心理是扭曲的、不健康的。

三是起伏的两极情绪。弱势群体子女的情绪波动一般都比较大,在如愿、顺利时往往比较激奋,而当遇到挫折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疏导、引导,容易陷入一种悲观状态。对弱势群体子女的负性情绪,教师要积极关注,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疏导。

二、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矫治

由于弱势群体的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客观性因素,又有主观性因素,因此,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就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对弱势群体的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改善外部的家庭、学校、班级等育人环境,还可以引入积极的心理健康疗法,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突破自我,实现自我的心理调节。只有家校携手、家校共育,才能从根本上矫治弱势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一)营造积极的心育环境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于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环境问题,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问题,也是软件问题。信任的、融洽的环境,能让学生袒露内心,而防范的、冲突的环境,只会让学生更加封闭自我,从而“蜗居”于自我的内心世界。从根本上说,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

一是与家庭牵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触点。如果家庭教育與学校教育存在矛盾、冲突,就会产生“5+2=0”的教育尴尬。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有效、创新地指导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开展“走帮扶”活动,将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带入弱势群体家庭,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培训”“家长讲座”“家育讲坛”等活动,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育人思维,助推家教品质的提升,从而实现家校沟通、家校共育。

二是和学校谋划。对弱势群体的子女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校整体联动。在学校的整体谋划下,创设良好的心育氛围。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摇篮”,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港湾”。对弱势群体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者要多出点子、谋路子。比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心理治疗室”等等。以学校为单位,让部分教师成长为“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心理咨询师”等等。可以针对弱势群体,设定“亲情电话室”“家校联系卡”等。

三是在班级打造。班级是对弱势群体的子女进行心育的“微环境”。不仅要打造硬件环境,还要塑造软环境,包括良好的班风。通过班级环境的打造,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关注学生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正能量,缩短师生、生生主体间的“心距”,让弱势群体子女好的行为得到鼓励、情感得到理解、人格得到尊重,从而让他们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潜质。

(二)引入积极的心辅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性的学科。在对弱势群体子女进行心育过程中,可以引入积极的心育方法,对他们进行团体性或个体性的心理辅导。对弱势群体子女进行心辅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认知,更要采用一定的心育、心辅、心疗方法,主要包括“音乐療法”“叙事疗法”“心理剧疗法”“暗示疗法”“自我疗法”等。

一是“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与临床医学、应用心理学结合的一门边缘性科学。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演奏歌曲等来释放压抑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歌词,讲解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性游戏等。音乐疗法有助于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消除自我意识障碍,治疗抑郁、自卑等心理疾病。

二是“心理剧”疗法。“心理剧”疗法,是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等手段,去再现当事人现实生活场景及心路历程,重现当事人彼时彼地的心理活动与冲突,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感受,从而达到矫治心理的目的。“心理剧”疗法是一种“走心”的心育方法,通过移情、共情、心理投射等手段,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三是“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疏导方法。通过聆听学生倾诉,与学生对话、交流、访谈等,释放学生心理情绪压力。在学生叙事过程中,让学生看到希望,发现自己的期待、需求,从而找到减除压力的正确方式。通过叙事,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我,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并将这种认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参与式叙事、互动式叙事、体验式叙事,温暖学生。

弱势群体的子女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因而需要特殊的关注。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可以借助心育环境、心辅方法,而且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微信、QQ群等),借助一定的活动载体(如社团活动等),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矫治。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和学生“交心”,让心育课程走入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存在注入价值感、意义感,从而有效矫治学生的心理。

参考文献:

[1]蒋玉东.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11(04).

[2]李映迪.守望的距离——关注学生的心理[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10).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盱城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关注弱势群体 追求和谐课堂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