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形钛棒系统内固定与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疗效研究

2019-10-16刘金峰李世臻郭新安

颈腰痛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峡部棘突断端

刘金峰,李世臻,郭新安

(莱芜钢铁集体有限公司医院,山东 济南 271100)

腰椎峡部裂是脊柱损伤中的常见类型,指两侧或一侧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间峡部骨裂。峡部位于椎弓根、椎板和关节突的交界处,在维持脊柱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我院近年对腰椎峡部裂患者采取U形钛棒系统内固定与峡部植骨治疗,在获得良好内固定的同时,骨折愈合率较高,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30例单纯性腰椎峡部裂患者,均有高强度运动或劳作史,表现为腰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男23例,女7例;年龄19~49岁,平均(33.23±4.34)岁;双侧26例,单侧4例;峡部裂部位:L33例,L49例,L518例,合并Ⅰ度滑脱5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以患椎为中心做纵行切口5 cm,逐层打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剥离椎旁组织,直至病患椎棘突、上下关节突、椎板完全显露。患者峡部裂探查后确认置入螺钉位置与方向,在两侧椎弓根置入2枚规格适宜的万向螺钉。对峡部裂隙间纤维增生及瘢痕组织进行仔细清除,采用咬除钳进行峡部断端硬化骨质咬除,直至断面有轻微渗血,取适量自体髂骨,修剪成骨粒并植入峡部断端。植骨注意将大块及细碎松质骨分布置于峡部断端底层与表层;断端加压适度,防止松质骨受挤突入椎管引起神经压迫。再取合适长度的U型钉棒1枚,根据患者患椎情况弯曲,于患椎棘突下置入,头侧适当提拉加压峡部断端,确保峡部裂椎棘突下缘、U形钛棒贴合紧密,防止术后腰部过伸活动是下位棘突上缘与钛棒下缘碰撞。随后拧入螺钉尾端螺帽固定,明确固定牢固,给予温生理盐水冲洗,随后在峡部表面植入适量细碎松质骨粒。逐层缝合并行常规引流,术毕。患者卧床1周,期间可开展床上康复,1周后可在支具辅助下下地活动,支具佩戴不低于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1周、6个月、24个月评价功能症状指标,ODI指数[1]:包括疼痛、单项功能以及个人综合三个维度共10个指标,每项共计5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ODI指数=实际分数/50分×100%;VAS评分[2]:视觉模拟卡尺上标注11个刻度,“0”刻度为无疼痛,“10”刻度为无法忍受的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90.47±15.50)min,平均失血量(186.62±23.86)ml,住院时间(10.32±2.01)d。患者术后1周、6个月、24个月ODI指数、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术后6月、24月显著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植骨骨性融合,无感染、慢性疼痛、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典型病例见图1。

表1 3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手术前后功能、症状指标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术后1周比较bP<0.05

图1 患者,男,27岁,腰椎峡部裂,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疼痛反复且加重,予以手术治疗。(a)-(b):侧位X线片及CT检查显示L5椎体双侧峡部断裂,合并Ⅰ度滑脱;(c)-(d):术后X线片显示内固定稳固无松动

3 讨论

患者腰椎峡部裂后保守治疗不佳,则缺损部位被软骨、纤维组织、骨组织填充,逐渐发展成慢性不愈合,并伴随疼痛症状。峡部裂隙间清理、修补以及单椎固定是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本研究排除合并神经损伤、滑脱严重及腰椎失稳患者,仅给予内固定与峡部植骨治疗。既往报道中,横突-棘突钢丝捆绑法需暴露横突并捆绑,创伤大,操作繁琐,易伤及神经根,且钢丝易断裂[2];早期报道的V形钛棒节段内固定手术优良率较低。本研究所用U形钛棒系统内固定实质上是Altaf等[3]对Gillet方法的改良,该研究报道U形钛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疼痛缓解率超过90%,峡部骨性愈合率超过80%。本研究ODI指数、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可能与该研究早期仅对缺损部位软骨、纤维组织、骨组织进行清理,未做峡部断端植骨有关。

本研究U形钛棒能够以棘突作为支点进行双侧峡部加压,加压力量对称,不侵占峡部需植骨区域,清除峡部裂隙间纤维增生及瘢痕组织后能更充分地进行自体髂骨植骨。在万向螺钉、U形钛棒固定加压的基础上进行峡部植骨,能促进骨折端愈合。孙鲁琨等[4]报道U形钛棒固定范围仅局限于患病节段,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避免了相邻节段退变。该方案手术操作视野位于关节突后方与棘突下方,位置较浅且易于操作;同时切口较短,降低了局部软组织损伤。本手术选择的连接钛棒、椎弓根螺钉等均较为常见,学习曲线短,手术操作简单;同时术后随访显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安全有效。

本手术需注意以下几点:(1)U形钛棒尽量接近上位棘突下缘,防止下位棘突与钛棒下缘发生撞击;(2)加压力度适中,防止上位棘突骨折[5];(3)对于棘突先天性发育不良者,不建议采用该固定方法[6]。综上所述,U形钛棒系统内固定与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内固定稳固,腰椎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峡部棘突断端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超声在儿童尺桡骨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搓腰
——壮肾
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