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江县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2019-10-16杨秋菊彭婷婷秦滔李宜芳梁正其

水产养殖 2019年10期
关键词:轮虫印江种类

杨秋菊,彭婷婷,秦滔,李宜芳,梁正其

(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 铜仁 554300)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主峰西麓,东邻江口、松桃县,西毗思南、德江县,南接石阡县,北邻沿河县。地处东经 108°17′52″~48′18″,北纬 27°35′19″~28°20′32″,地域面积 1 967 km2,是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黔东北凹陷地带,境内地形切割较大,河网密布,其水生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是研究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类群功能的理想场所。

浮游动物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动物。在水体中其种类组成复杂,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高等多细胞动物的脊索动物,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水生生物[1]。其中,有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等,它们作为次级生产力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浮游动物对环境污染极为敏感,是河流、湖泊水质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因而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备受关注[2-3]。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及细菌碎屑等为食,又是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关键作用[4]。水体中浮游动物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丰度和分布[5]。它们对不同水体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能力的不同[6],分析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7],能对水体的环境做出一个优劣判断[8]。随着我国工农业化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等排入河流中,且养殖水体需要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因此,治理水污染已经变成我国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该文通过对印江县主要水域的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印江县主要水域浮游动物组成情况,为今后在印江县开展相关资源保护工作积累本底资料,同时也为今后印江县涉水工程环境评价提供素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点设置和时间

按照湖泊调查规范,根据印江县主要水域特点,选取了11个采样区,分别为印江河、厂沟水库、龙河水库、湄沱水库、七百渡水库、石梁沟水库、石万水库、坨寨水库(沙子坝)、桅杆水库、新寨陈家沟水库和洋溪河。每个采样区3个采样点,共设置了33个采样点。采样区地理位置情况见表1。

表1 印江县采样区地理位置情况

1.2 浮游动物采集、计数方法

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生物网(孔径64μm)采集,在水深0~0.5 m水层以5 m/s的速度左右拖拉3~5 min,然后装入采样瓶用5%福尔马林固定,带回实验室在20×1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类;原生动物及轮虫定量样品用2 000 mL有机玻璃瓶采水器在水域上层(离水面1 m)、中层(离水面2 m)、下层(离水面3 m)采样,分别采取各层水2 000 mL,倒入桶内混匀,取出其中1 000 mL,加入5%的福尔马林及鲁哥氏碘液固定,带回实验室后,静置沉淀24 h后浓缩至50 mL供镜检。然后摇匀取出水样,取出0.1 mL样品,利用浮游动物分析框在20×10倍光学显微镜下全片计数原生动物密度(平行3次);取出1 mL浓缩样品至1 mL计数框,在10×10倍显微镜下全片计数轮虫密度(平行3次)。枝角类和桡足类定量样品用同样方法采集,混合后经13号浮游动物过滤网过滤后用5%福尔马林固定,浓缩后再10×10倍显微镜下全部计数。浮游动物分类鉴定均依照《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9]和《中国淡水生物图谱》[10-12]。

1.3 数据数据及分析

1.3.1 数据处理

(1)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指数计算[13]

密度计算公式:N=(Vs×n)/(V×Va)

式中,N为1 L水中浮游动物的个数(ind./L)即为密度,V为采样体积L,Vs为样品浓缩体积mL,Va为计数体积mL。

浮游动物生物量是湿重,即为密度乘以该动物的平均湿重。

(2)浮游动物优势种计算[14]

式中,fi为第i个种在各样方中出现的频率,N为所有种类的总个体数(ind./L),Ni为第i种的个体数。当Y大于或等于0.02时定为优势种。

(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计算[14-16]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H=-∑ Pi lnPi;

Margalef指数(d):

d=(S-1)/lnN;

Pielou均匀度指数(J):

J=H/Iog(S)。

式中,Ni为第i种的个体数,Pi=ni/N,ni为第i种个体数,N为所有种类的总个体数(ind./L),S为浮游动物种数。

1.3.2 数据分析

将记录的原始数据用 Microsoft Excel和SPSS 22.0进行统计和制图。

2 结果

2.1 种类

该调查结果显示,浮游动物34种,隶属于7目15科22属,具体名录见表2。其中轮虫类16种,桡足类13种,原生动物3种,枝角类2种。浮游动物中轮虫类比例最大,其次是桡足类,原生动物、枝角类较少。

表2 印江县浮游动物名录

2.2 密度

经调查,印江县主要调查水域的浮游动物密度见表3,其平均密度为72.82 ind./L。其中,原生动物的平均密度为8.54 ind./L,轮虫类的平均密度为45.53 ind./L,枝角类的平均密度为5.85 ind./L,桡足类的平均密度为12.90 ind./L。

表3 印江县浮游动物密度 ind./L

2.3 生物量

印江县浮游动物生物量(表4)为0.5912 mg/L,其中,原生动物的生物量为0.0008 mg/L,轮虫类的生物量为0.068 mg/L,桡足类的生物量为0.4936 mg/L,枝角类的生物量为0.028 mg/L,桡足类比重最大,占总的83.49%。

表4 印江县浮游动物生物量 ×10-3 mg/L

2.4 多样性指数

Shannon多样性指数值印江河和洋溪河较高,表明其水质状况较好。综合该研究的水质评价结果,除石万水库有暂养网箱进行饲养外,导致水体水质较差,属于重污染外,印江县其他调查水域为β-中污染或贫营养水平(表5)。

表5 印江县调查水域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及水质情况

2.5 优势种变化

通过该研究,印江县浮游动物优势种有10种,其中,轮虫类的有剪形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3种;桡足类的针刺拟哲水蚤、右突新镖水蚤、瘦尾胸刺水蚤、如愿真剑水蚤、近邻剑水蚤5种;原生动物1种;枝角类1种。

3 讨论

该研究共检出印江县主要水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最多,桡足类次之,群落结构表现为中型浮游动物种类数在总种数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数量组成上,轮虫类丰度最多,桡足类次之,枝角类的最少。印江县主要水域浮游动物种类相对丰富,但各采样点的种类均较少,且在空间分布上没有规律特征,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明显,优势度大于0.02的优势种就有10种。

由于该次调查处于夏季,调查水域为河流和水库,又处于涨水期,水流动性较大,且有些水库已经开始在进行养殖鲢鳙鱼,而浮游动物是鱼类最优质的生物饵料,是鱼类捕食量最高的季节,也所以可能会出现浮游动物类群减少的情况。所以浮游动物在种类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这仅是摸底调查,后期该团队还会做进一步调查,为丰富印江县主要水域浮游动物种类的基础资料,为以后养殖业提供基础数据。

猜你喜欢

轮虫印江种类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温度对不同种类臂尾轮虫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温度对不同轮虫种群增长与繁殖的影响
镜头像差的种类
书法为媒 打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