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妥珠单抗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2019-10-15黄勇彭勇崔建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单抗靶向肺癌

黄勇 彭勇 崔建华

410600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 宁乡

近年来,我国临床中肺癌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肺癌也是全部肿瘤疾病中病死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疾病,对于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中的主要类型,在所有肺癌中占比约为80%,并且有研究中发现57%左右的患者在进行初诊时已经发生了肺癌转移[1],并且有20%~60%的肺癌患者发生了脑转移。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无法透过患者血脑屏障,而通过全脑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也仅可达3~6 个月。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脑转移检出率显著提升,同时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更加广泛与合理,全脑放疗结合靶向治疗为广大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旨在分析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尼妥珠单抗同步放疗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0 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3~86 岁,平均(67.4±1.3)岁;鳞癌17例,腺癌1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 例;年龄51~88 岁,平均(68.2±1.5)岁;鳞癌19 例,腺癌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单纯采取放疗方案,患者进行头部放疗过程中采取两侧野的对穿照射治疗,对眼部进行遮挡保护,并进行常规分割,每周治疗5 次,3 Gy/f,共计治疗10~12 次,总量为30~36 Gy,患者完成全脑放疗之后还需进行部分局部病灶的三维适形放疗,同时局部加量到54~60 Gy。观察组患者由放疗开始第3 天运用尼妥珠单抗进行治疗,即尼妥珠单抗注射液(2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混合后行静脉滴注,患者的滴注时间须超过1 h,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6 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甘露醇等进行支持治疗。

评估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肿瘤疗效判定标准:①完全缓解(CR):患者靶病灶完全消失,且未出现新的病灶,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且维持时间≥4周。②部分缓解(PR):患者靶病灶的最大直径之和较治疗前减少超过30%,且维持时间≥4 周。③稳定(SD):即患者靶病灶的最大直径之和较治疗前减少,但未达到30%。④进展(PD):患者靶病灶的最大直径之和较治疗前增加>20%,或者出现了新的病灶。以CR+PR 计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以CR+PR+SD 计算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肝功能受损、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结 果

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0.00%,疾病控制率为90.00% , 高 于 对 照 组 的36.67% 和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肝功能受损、皮疹、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属于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类肺癌组织类型,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化疗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途径,然而患者进行常规化疗期间总生存期仅7~9 个月,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30%~45%,因而亟待探寻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2]。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分子靶向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RF)治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受到了广泛关注,也被称为肿瘤患者治疗的飞跃。药物西妥昔单抗是EGRF 拮抗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取得了广泛应用,然而部分患者在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由于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重度皮疹情况而被迫停药[3]。尼妥珠单抗则属于新型抗EGRF 抗体,该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同时具有高选择性以及人源化程度高等一系列特点,尼妥珠单抗能够特异性地对肿瘤细胞EGRF 以及内源性配体相结合形成阻断作用,因此可实现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有效阻断,可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形成抑制作用,有助于提高肿瘤细胞在放化疗过程中的敏感度[4-5],现阶段尼妥珠单抗也被临床中广泛地应用在鼻咽癌、结肠癌以及头颈部癌患者治疗中,并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阶段关于尼妥珠单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从结果来看,观察组在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采取尼妥珠单抗治疗该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从安全性方面来看,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肝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和骨髓抑制均≤Ⅲ度,且能够耐受,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这也提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来说采取尼妥珠单抗同步放疗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采取尼妥珠单抗同步放疗的方案效果理想,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单抗靶向肺癌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