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诗思 医者大爱 情暖万家

2019-10-13兰军廖群严妍玥

华人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女医生医学生女士

兰军 廖群严 妍玥

人物简介

余诗思女士,现任家怡康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国际女医师协会副会长(西太平洋区),香港女医生协会创会及现任会长。毕业於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学医学院内外科。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公共卫生科硕士学位,澳大利亚医务行政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社会医学)及香港医务行政学院院士。历任新南威尔士州Campbelltown医院、Fairfield医院副院长,香港联合医院副院长,香港东华三院冯尧敬医院行政总监,麦理浩复康院行政总监及东华医院行政总监,曾任香港医务委员会教育及评审委员会委员,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荣誉勳章。

有人说,心中有大爱,人生亦有大修为。

香港女医生协会创会会长、家怡康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余诗思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心有大爱的傑出女性。心牵家人、想为香港医疗事业出一份力的她,从澳大利亚回到香港,为香港多家医院兢兢业业工作了二十多年,成绩突出,並且创办了香港女医生协会,在服务领域发光发热。而今,退而不休的她,心裏装着老年人,成立家怡康,希望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继续贡献力量。

选择重新开始 冀为香港医疗事业出份力

1989年,身在海外的余诗思女士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回香港发展。她1983年毕业於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学医学院内外科,先後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公共卫生科硕士、澳大利亚医务行政学院院士。彼时,她已在澳大利亚生活了14年,並担任Fairfield医院副院长,前途无限。而选择回香港,意味着要放棄一切,重新开始。

出任香港联合医院副院长,负责医院旧院重建项目,这是余诗思女士回到香港後的第一份工作。香港医院管理局正式成立後,她又到总部任职了两年多。这些工作不仅让她对香港的医疗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她更清楚香港社会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

之後东华三院冯尧敬医院独立出来,她受聘担任其第一任行政总监,全身心地参与医院体制建设,一步步地夯实基础,立志在医院做出成绩:“我是1993年1月1日上任的,那时香港已经呈现出老龄化的特点,但是不止玛丽医院没有老人专科,甚至整个港岛西都没有。所以我们想在冯尧敬医院,把老人专科中心做起来。”

“条件苦”这是她上任後最直接的感受——正式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将五楼护士宿舍的一个空房间收拾出来就成了她的办公室;四月份的香港已很潮湿闷热,因为没有空调,所以经常忙得满头大汗是她的常态……苦虽苦,但这並没有打击她工作的热情,而今回想起来,卻是一份特别的回忆。此後,她还历任麦理浩复康院行政总监及东华医院行政总监,曾任香港医务委员会教育及评审委员会委员。余诗思女士在医院奉献了二十多年,兢兢业业,成绩有目共睹。

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作为医者的仁心大爱,让她在2017年10月荣休後依然活跃,以另一种方式关爱着社会,反馈着社会,此为後话。

展现女医生风采 活出丰盛的人生

“现代女性要多方面发展,不断学习,扩阔视野,对自身、家庭、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负起一定责任,勇於承担和付出,才能活出丰盛的理想人生。”这一想法,支撑着余诗思女士去做更多事。

在香港,医生多为男性,余诗思女士回到香港後就发现了这一点:“我在澳大利亚读书时,班上差不多有一半是女生。而那个年代的香港,女医生佔比可能只有10%。”近年来,女医生的总数增长很快,佔比差不多与男医生持平。这个趋势引起了余诗思女士的关注,更触发了她的思考:应该团结起来,发挥女医生专业性、有爱心的特点,共同为女医生谋求福祉,也更好地服务弱势社群。2006年,在余诗思女士的带领下,香港女医生协会成立了。

经过十多年发展,香港女医生协会已从成立时的74名会员,增长到了现在800多名。协会下设社会服务委员会、学术及教育委员会、时事关注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等12个委员会,分管不同的工作。

社区服务工作是协会一贯坚持的,更设立慈善基金以大力支持。新来港妇女、外来女佣等,都是她们所关心的群体。余诗思女士视这为协会的责任和使命:“儘管在各個界别女性的地位已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有许多基层的、贫困的、处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同胞,需要我们去关爱,不分国籍。以外佣为例,在香港有三四十万,几十年来,她们已经带大了一代香港人,因为有她们,香港的妇女才能後顾无忧地投入事业中,做出一番成绩。所以我们不能不去关爱这些群体。”

青年工作,亦是她的重点工作之一。她指出,协会每年都会给到充足的资源,支持青年委员会的工作,例如慈善基金会支持奖学金及相关的研究;让各个专科的主任为学生讲课,解疑答惑;开办培训班予医学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每个专科……2018年,协会组织医学生前往深圳参观高新科技基地,参观了华大基因、深圳幹细胞库等,还与当地医学生举行联谊活动。今後,余诗思女士希望在大湾区青年医学生交流方面再多做一点,例如带学生到内地医院实习等。

余诗思女士提及,香港女医生协会在成立之初便抱以“面向世界”的姿态,组织交流活动,加强与海内外的联繫,拓宽眼界。协会还与广东省女医生协会、深圳市女医生协会联繫密切,深入大湾区交流。与此同时,大湾区女医生协会大联盟正计划筹建中,协会亦大力支持。

此外,香港女医生协会还是国际女医生协会成员,她本人更担任国际女医师协会副会长(西太平洋区)。她介绍说,今年恰逢国际女医生协会成立100周年,协会将组织代表团参加庆典活动,“讲好‘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好故事,展示医学生、专业女性的风采”。

关注老龄化 提供长者医护服务

2017年10月,余诗思女士迎来了退休的日子,但这仅仅代表着她在医院领域工作的结束,而她在另一领域的工作才刚刚开启。

“大健康”“老龄化”这些都是时下热门话题之一。在医院20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余诗思女士看到,长期疾病、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照顾老年群体方面存在很大欠缺。

很早以前,她心中便有个想法,开办一家机构,提供医护及相关服务,帮助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回家”。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家怡康有限公司就这样应运而生了。2017年10月31日,当她办好退休的交接工作,次日就马不停蹄地奔忙,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完成了找办公室、装修、团队组建等工作,“家怡康有限公司”正式营业。

二十多年的积累,余诗思女士不仅专业扎实,且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这也便於她整合资源,提供相关服务。一方面,可为有需要的家庭介绍护工、保健员、起居照顾人员或私家护士等;另一方面,也开培训班,让专业人士对客户家人或者佣人进行护理培训,以便病患在家中能得到专业照顾。而成立之初,家怡康就明确自己的定位,为中高产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並为此设计了定制服务:在上门了解客户情况後,公司专业人士会从营养、精神等各个方面作出评估,而具体培训则细緻到每餐饮食、每个动作等。

从公立医院院长华丽转身为私营公司的领导人,余诗思女士坦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以往是病人自发地找医院,而且体制内很规范,各方面有完善的配套,加上自身經验丰富,做起来驾轻就熟。而如今,经营一家公司则需自己了解市场、顾客需要和准确的服务定位。“一切从零开始,事事亲力亲为,因而我每天都在学习新事物,每天都在创新,挑战自己的能力。”不过,很显然,她享受这种改变。

侧记

让人意外的是,余诗思女士还是一名“运动健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一天,她报名参加了“毅行者”活动,筹集善款,助力公益。因而她也被称为“跟香港政府一起起跑”的人,每次远足100公里,十年从未放棄。担任香港医学会会董时,她创办了女子龙舟队,並且是成员之一,参加了西贡龙舟赛。她还曾练习举重,参加过香港本地以及亚洲赛事,项目为女子48.5公斤卧推举。此外,她还多次参加全马(42公里)、半马(21公里)比赛,每次都跑完了全程。

这些“另一面”也让人看到了一个更全面的余诗思女士,让人心生钦佩。在她这裏,事业、服务、家庭、运动、文艺爱好等各方面被安排得有条不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在她看来,生活就是一个大蛋糕,每个人都是那个切蛋糕的人,怎麽分配时间取决於个人。或许这就是她富有热情、乐观开朗、越活越年轻的秘诀,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

猜你喜欢

女医生医学生女士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女医生演义
丝绸博物馆“女医生”:20余年巧手缝补曾修复慈禧龙袍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全年目录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近代革命话语中的“女医生”
无腿女村医『行走』乡村十五年
Guy Laroche“女士腕表”演绎现代百样风情